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四年级第二学期 >> 课程资料教案 >> 正文

 

《图片两组》教案


 一、目标导航

1、了解图片背后的故事,明确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增强和平意识。

2、学会揣摩图片意蕴,并学习写作解说词。

 

二、相关链接

这两组图片是本专题的学习材料。语文无所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两组图片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学习时要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面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并考虑图片可能产生的作用。

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图片(1)中,要注意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已经受了伤,他无助的哭泣,背景是轰炸后的场景。图片(2)中,请注意空旷的机场上横着的拐杖,想象一下,他出征时是迈着军人步伐的,和归来形成强烈的对照。图片(3)中,要注意孩子的哭泣和父亲的悲伤表情,这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图片(4)的提示中,特别写出时间是“宁静的中午”,这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注:《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就死在这个集中营。)

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

图片(1)记录的是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理解画面上普通老百姓兴奋的神态,需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的14年的苦难,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人,无论对谁而言,14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图片(2)中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战时的德国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面左上有两位军人也在注视着这一切。

 

三、作者介绍、背景见《阳光课堂》

 

四、重点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瞬间(      )    臭名昭著(      )     溃逃(      )     

庇护(      )    悬赏(      )         纳粹(      )

2.形近字辨析组词

  撼(     )        溃(      )       匮(       )

  憾(     )        馈(      )       聩(       )

 

五、文本研习(完成《阳光课堂》内容研讨、技巧品鉴、学笔名家。)

 

六、课后活动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战争史。在浩如烟海的战争史册中,无辜的儿童、柔弱的妇女面临的是屠杀和不幸。今天当我们再次揭开历史的眼睛——历史的照片时,我们观察照片,介绍照片,解说照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妇女、儿童乃至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危害,同时来共同祈求和平,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课后请同学们寻找图片资料,了解战争中的难民问题,了解世界经济情况,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七、阅读迁移

一个强国在东方出现

(法国参议员、前部长、法兰西院士 阿兰·佩雷菲特)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望便知。为了确信这一点,只需踏上北京机场,并且回忆一下自己前几次的中国之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经更新了它那些老式的伊尔飞机,候机大厅挤满了旅客,通向北京的高速公路———我亲眼看着它在1993年施工、竣工———跑满了汽车。在北京市内,交通拥挤状况已经同巴黎或伦敦的毫无二致。仅仅15年前,北京还只有两家“国际”饭店,而今崭新的高级饭店已有50多家,数不清的摩天大楼闪闪发光。市内的主要街道上,商店的门面跟西方的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到处在施工,到处是工地的隔离栅栏,里面是高高扬起的吊车。变化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人们会相信,一个强国正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出现。

  毛泽东使中国重新赢得了独立和自豪感。而在中国人经历了“文革”的衰竭之后,邓小平使他们的首创精神得以解放,中国人的灵巧的品格则成就了其余事情。这并非什么新鲜事,早在14世纪初,亚美尼亚人赫修姆就解释过这个西方人曾经认为或依然认为的“中国奇迹”:“在做实际事情上,中国人最精巧,最灵活。人们看到,来自他们那里的东西叫人吃惊,精致异常,它使人感到,论手巧,没有任何人民比得过他们。”

  那么,今天这股生气爆发的原因在哪里呢?在国家解放之后,应当把这股生气归于经济积极性的解放,不过还应当归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天才对如何刺激竞争提出答案。在中国看来,发展是某种巧妙结合的结果。远在西方人到达前,远东所有民族就都有了悠久的政治传统、经过考验的社会制度、相当考究的文化。昨天的这份财富是明天获胜的王牌,它们的辉煌过去为它们提供了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中国同西方的几次交流没有成功:一次是清王朝高傲地拒绝了西方;第二次是1911年肤浅地灾难性地搬用西方民主……现在的这一次交流可能会成功,如果中国在这次开放和现代化中本身恢复了对自身最强连续性的忠诚,能坚持自身的优点,并汲取西方有益的东西,就一定会成功。

(前些年,西方同中国)断绝往来是屈从一种空想:强迫中国变成它应该成为的那样!戴高乐这样嘲笑过那种对于明确无误的事实持混乱看法的人:“当人们说英国是个岛,谁都觉得不对劲儿。”中国是中国人的,它很想继续如此。是的,有些人看到这个事实也觉得不对劲儿。中国人受到其自身伟大这一点的熏陶。但是,80年代以来他们了解到的是,他们只有在向现代化开放的条件下才能进步。中国化,现代化,以我看,中国的前途在于谨慎地、逐步地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按照中国的古训,要“万变不离其宗”。应当由国家来保持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团结。希望突然间建立一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属于一种有害的乌托邦。你们的知识分子也常常承认,中国幅员辽阔、人员众多,走向民主难度大,对涉江过河而言,一个有权威的政府并非多余。如同过去的千百年一样,中国能够既展示自己的国力又不试图用自己的巨大力量去影响世界各地,因为要解决其占人类1/4(注:原文如此)的人口的生计问题,它已经够忙的了!

 

1、   作者在第(1)段写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望便知。”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   第2段中“其余事情”指什么?

 

3、   分析文中词语的含义,

(1)         文中的“王牌”指什么?

 

 

(2)         两个“不对劲儿”要说明什么?

 

 

(3)         “万变不离其宗”具体指什么?

 

 

(4)         文中的“涉江过河”又指什么?

 

 

 

八、语言运用

 

仔细阅读下面这枚“国家节水节标志”,准确理解它的含义,然后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格处填写适当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图片两组》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9
    《哈姆莱特》教案
    甜甜的泥土
    《崔杼弑其君》教案1
    《黑珍珠》教案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2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1
    《铸剑》教案1
    《铸剑》教学设计1
    语文版《中国当代诗二首》(我遥望,麦…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6
    《春》教案7
    《雨巷》说课稿1
    《雨巷》课堂实录1
    《雨巷》教案6
    《雨巷》教案5
    《雨巷》教案2
    《雨巷》教案1
    《前方》教案1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1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乡土情结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等待散场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5
    等待散场
    《老王》教案9
    《你看这原野里》教案1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0
    《黄鹂》教案2
    《离骚》教学设计3
    《离骚》微型教案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4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5
    《秋水》教案4
    《鸿门宴》说课稿2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
    读本“母语的精神”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0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
    《劝学》教学设计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2
    《唐山大地震》教案1
    《西地平线上》公开课教案6
    《〈激流〉总序》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6
    必修一读本《故乡的榕树》简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劝学》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师说》教案2
    《乡土情结》简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案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7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非攻》教学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发现》教案5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雨霖铃》简案2
    《奥林匹克精神》活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西地平线上》教案5
    秋兴八首
    《五人墓碑记》教案2
    寒风吹彻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
    《五人墓碑记》教案5
    《肖邦故园》教案1
    《祖国山川颂》教案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1
    《拿来主义》教案4
    《老王》课堂实录1
    《阿房宫赋》教学案
    《雨霖铃》简案2
    端午的鸭蛋
    第三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寻找理想》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探究性阅读教学…
    《滑铁卢之战》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
    组歌
    海燕
    (苏教版)《离骚》教案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小桔灯》教案
    28.醉翁亭记
    背影
    铁骑兵
    苏珊•安东尼
    大堰河,我的保姆
    现代诗两首
    列夫.托尔斯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爱莲说》写作指导课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21《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名著推荐与导读——《格列佛游记》
    19《庄暴见孟子》教案
    再塑生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
    《老王》教案10
    《老王》教案11
    《核舟记》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老王》教案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清塘荷韵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崂山道士》教案
    《察今》教案2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察今》教案3
    《察今》课堂实录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二
    《老王》教案15
    等待散场
    《老王》教案1
    《老王》教案3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案3
    《老王》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品质》《老王》教学简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你一定会听见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我的五样3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0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写作——编写寓言
    口语交际——推选奥运会吉祥物
    《清塘荷韵》教案2
    《落日》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16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案
    玉堂春落难逢夫
    《品质》教案1
    《荷塘月色》教案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吉诃德的时代》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六国论》教案
    《鸟啼》教案
    高三作文议论文序列化训练
    永久的悔
    祖国山川颂
    《泪珠与珍珠》
    祖国山川颂
    《铁骑兵》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安妮日记》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五样》学案
    我的五样
    始得西山宴游记
    赤壁赋
    《我的五样》(苏教版高一必修)
    《炼字》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