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四年级第二学期 >> 课程资料教案 >> 正文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2


 【课前预习】

1.如果要你以《相信未来》为题,写一篇散文,想想,你会写什么怎么写。

2.这是一首新诗,回忆一下你还学过哪些新诗,请想想该怎样去欣赏一首新诗。

3.先把这首诗读几遍,然后琢磨一下怎么才能把这首诗读好,为什么要那样读。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用新诗来表达情感的方式,感受诗人情感的旋律。

2.学习鉴赏一首新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预设】

一  检查预习

引导学生把关注点放在表达情感的另一重要形式――新诗上来,进而让学生领略新诗在表达情感上的话语形式的独特性。

二  还原情境,走进文本

1.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史无前例的“文革”。在这个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的许多年青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1966年食指18岁。文革开始,学校停课,许多老师被批斗。他因为劝阻其他学生殴打教务主任而遭围攻,又因写诗被批斗。父亲在运动中被审查揪斗,母亲被迫将食指爱之如命的藏书焚毁,食指痛不欲生,将家中灯泡通通打碎,全家在黑暗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同年10月,参加红卫兵全国大串联……”

“‘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就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当时许多思想活跃的青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磨难。张郎郎在逃离北京时在王东白的本子上写下四个字‘相信未来’。甘恢理写下了伤感的别离诗,食指写下了他的名篇《相信未来》。邓朴方被迫害致残,郭沫若之子郭世英被迫害致死……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纷纷离开北京,1969年食指被下放到山西农村劳动。”

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食指在后来被人们称为“新诗第一人”、“中国第一诗魂”。在这样一段特殊的时代,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用青春的激情唱响执着的未来歌。


三  指导吟诵诗歌,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蕴涵在诗中的情感

1.自由朗诵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语气、语调等声音形式,感受诗人的情感

前两节要读得齐整,低缓,情感由弱到强。

第三节声音上扬,节奏加快,情感饱满坚定。

第四五节声音平缓下来,轻柔下来,情感变得冷峻。

第六七节的声音渐强,语气坚定,节奏短促有力,表达着坚定而憧憬之情。

整首诗前三节押韵,情感随音调的变化而变化,由弱到强。要注意轻读与重读。

2.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寓情感于意象的含蓄表达

请找出诗歌的意象,然后思考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可以见出诗人是一种什么情感?“蜘蛛网”“炉台”“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腐烂的皮肉”“脊骨”。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现实无情,信念不灭

3.带着这些诗歌的意象,边朗诵边想像诗人所营造的意象世界,并体悟诗人的情感

第一二节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的意象包含了诗人许多复杂的难以言明的情感,失望、悲叹、酸楚、痛苦、沧桑而不屈与坚定。

第三节诗人以奇特的意象,排浪般的手指、大海般的手掌,摇曳着曙光的笔杆,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痛苦的伤痕中挣脱出来的勇气和信念。

第四五六节由“我”这一视角转到以“她(未来)”为视角,表现了诗人超越了现实的苦痛,坚定地相信未来的不灭的信念。

第七节采用直接的呼告手法,反复用“相信”表达自己的对未来坚定信念的强烈情感。振奋人心。

四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背诵这首振奋人心的《相信未来》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诗人呼喊出相信未来的心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八年后,荒唐的“文革”终于成为历史。90年代后期,诗人的作品也在社会上得到强烈反响。

诗人的遭遇和经历值得我们同情,而他对未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也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能够战胜,因为我们有壮丽而火热的青春在,光明而灿烂的未来就将来临。


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2,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9
    《哈姆莱特》教案
    甜甜的泥土
    《崔杼弑其君》教案1
    《黑珍珠》教案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2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1
    《铸剑》教案1
    《铸剑》教学设计1
    语文版《中国当代诗二首》(我遥望,麦…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6
    《春》教案7
    《雨巷》说课稿1
    《雨巷》课堂实录1
    《雨巷》教案6
    《雨巷》教案5
    《雨巷》教案2
    《雨巷》教案1
    《西地平线上》公开课教案6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1
    《寻找理想》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乡土情结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等待散场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5
    等待散场
    《老王》教案9
    《你看这原野里》教案1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0
    《黄鹂》教案2
    《离骚》教学设计3
    《离骚》微型教案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4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5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
    《鸿门宴》说课稿2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
    读本“母语的精神”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0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
    《劝学》教学设计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前方》教案1
    《唐山大地震》教案1
    《西地平线上》教案5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0
    必修一读本《故乡的榕树》简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劝学》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师说》教案2
    《乡土情结》简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寒风吹彻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秋水》教案4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7
    《非攻》教学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发现》教案5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雨霖铃》简案2
    《奥林匹克精神》活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雨霖铃》简案2
    《江南的冬景》教案6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案3
    秋兴八首
    《五人墓碑记》教案5
    《肖邦故园》教案1
    《祖国山川颂》教案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1
    《拿来主义》教案4
    《老王》课堂实录1
    《〈激流〉总序》教案
    《安妮日记》
    《五人墓碑记》教案2
    《核舟记》教学设计
    第三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探究性阅读教学…
    《滑铁卢之战》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
    组歌
    海燕
    《爱莲说》写作指导课
    (苏教版)《离骚》教案
    21《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铁骑兵
    苏珊•安东尼
    大堰河,我的保姆
    现代诗两首
    列夫.托尔斯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铁骑兵》教学设计
    玉堂春落难逢夫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名著推荐与导读——《格列佛游记》
    19《庄暴见孟子》教案
    再塑生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
    《老王》教案10
    《老王》教案11
    《老王》教案15
    背影
    《老王》教案1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28.醉翁亭记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崂山道士》教案
    《察今》教案2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察今》教案3
    《察今》课堂实录
    《吉诃德的时代》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二
    《老王》教案15
    《泪珠与珍珠》
    《老王》教案3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案3
    《老王》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品质》《老王》教学简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品质》教案1
    你一定会听见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我的五样3
    《小桔灯》教案
    写作——编写寓言
    口语交际——推选奥运会吉祥物
    《清塘荷韵》教案2
    《落日》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16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案
    清塘荷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等待散场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六国论》教案
    《鸟啼》教案
    高三作文议论文序列化训练
    《图片两组》教案
    永久的悔
    祖国山川颂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端午的鸭蛋
    我的第一本书
    《荷塘月色》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五样》学案
    我的五样
    始得西山宴游记
    赤壁赋
    《我的五样》(苏教版高一必修)
    《炼字》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