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
|
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但若过度地放纵以至于学生滑出轨道,那就同父母的溺爱没有区别了,此刻的包容就成了阻碍学生踏上光明前途的巨石,成了全心全意地付出而得不到丝毫回报的“好心人”。 生活需要包容,因为人无完人。但我们不能包容那些将要蛀蚀我们灵魂的、哪怕是细小的微虫。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隐藏在身体一角,到了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早已经繁殖聚集,招兵买马,武装十足地向你全身发起最致命的一击! 包容是一把双刃剑,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能力拓展训练 训练1:(2004年河南省) 我找回了_____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训练2:(2004年湛江市)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 训练3:(2004年云南省) 生活中既有探索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又有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总之,充满着酸甜苦辣。请以“___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训练4:(2004年绍兴市) 亲爱的同学,当你还在牙牙学语时,你的小脑瓜里已装满了小问号,它们会一个个冒出来:天为什么这么蓝?草为什么这么绿?冬天里小狗没有衣服会冷吗?……你也就在这一个个的问号中渐渐地长大。 问号里有困惑,也有发现;问号里有泪水,也有笑声。 问号把人类从荒蛮带向文明,问号把人类从陆地带向蓝天,带进太空…… 请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我成长的伙伴”、“?让我有了一个新发现”、“?的启示”等等。 训练5:(2004年江西省)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训练6:(2004年宁德省)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成功,每一次的进步,都是生命的闪光。这些成功与进步是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的夸奖分不开的。现在请你以“ 夸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前要在横线上填写下恰当的词,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当然,你也可以以“夸奖”为话题,自拟题目,畅所欲言,但自拟的题目中必须含有“夸奖”两字。 训练7:(2004年莱西市)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指定了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是下列10部名著:《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芙蓉镇》、《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请从上面书目中任意选择一部,填入“我读《 》”中的横线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然后以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成任何文体,比如: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记叙自己跟读这部书有关的故事,可以用读后感的形式谈自己读这部书后的感想,可以用评论的形式对这部书的主题或人物或情节进行品评,等等。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如果上面的10部书你都没有读过,选择你读过的其它一部课外书也可以。 训练8:(2004年随州市)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情和景。如养育我们的父母,谆谆教诲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祥和安宁的生活、自然、学习环境,有时候,意外、磨难、不幸因激发了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可以说,懂得感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也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素质。请你以《_________感谢》或者《感谢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训练9:(2004年大连市) 讲给_________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训练10:(2004年十堰市) 深藏在心底的___________ 3.话题作文 写作目标搜索 掌握话题作文的一般写法。 写作方法点击 话题作文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直接命题式 这种形式最为简洁明快,开门见山直接亮出题目。如: (2004年北京朝阳区)以“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04年深圳南山区)以“校外生活”为话题作文。 (2005年山东省青岛市)以“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5年广西河池市)“风景”一词,辞书解释为:[1]风光,景色;[2]风采,风度。请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写诗不少于30行,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导语提示式 这种形式往往需要铺叙一段激发考生写作欲望的话,提示考生写作的大致方向和范围,然后再把话题引出来。如: (2004年天津市)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身体的变化,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 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索。 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 谅解,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滋润受伤的心灵;谅解,是一抹温暖的阳光,能融化凝结在心中的坚冰。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谅解,需要真诚地沟通;谅解,需要坦然地忘却;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谅解是人生交往的一门艺术,它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迁就、退让。 请以“谅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3.材料引出式 这种形式往往提供了一些材料,材料可以是一则,也可以是几则,然后再由材料引出话题。如: (2004•辽宁)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精神的领地,苦心经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思想感情积极向上。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2005年甘肃省兰州市)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体验,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经验。 体验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它有赖于生命的真实的经历。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欢乐有痛苦,有成功有失败,但不论结果如何,这些体验都给我们以启示,都在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写。(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4.图文配合式 这种形式往往配以图画和提示语,可直观、形象地引发出写作话题。如:
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 1.审题要准。话题作文虽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并不是说不要审题。特别是近两年来,为了防止猜题、押题,命题人员在不断变换话题作文的设计形式,限制性的话题作文明显增多。例如: 2.拟题要妙。话题作文的拟题形式主要有两种:话题入题和话题不入题。拟题的基本原则是大题小做,虚题实写,开口要小,切入要快。常见的几种拟题方法详后。 3.选材要新。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同学抱怨生活太平凡,可供选择的材料太少。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材料的眼睛。 4.立意要深。自古文章意为高,人云亦云最不妙。考生要 5.角度要巧。 6.语言要美。 经典妙题回放 回放1: (2004年常州市)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活水,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片是死水,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鸟儿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7 |
下一篇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