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毛女》选场
|
了她,后又逼得喜儿逃进深山,过着“鬼”似的生活。最后,描写在党的领导下家乡解放了,打倒了地主阶级,农民获得了翻身,喜儿也由“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歌剧通过这一传奇性故事,深刻地表现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喜儿、杨白劳以及恶霸地主黄世仁、狗腿子穆仁智等的艺术形象。剧作的基调是现实主义的。又因情节的传奇色彩,对人民群众愿望和理想的强烈表现,使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延安“鲁艺”集体创作的《白毛女》,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编剧,马可、张鲁等作曲。
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峰县人,现代诗人、剧作家。1940年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到延安之前就开始写作诗歌和散文。1945年,与丁毅执笔写成歌剧《白毛女》。全国解放后,创作了诗歌《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粉碎“四人帮”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丁毅,剧作家。1921年生,山东济南人,原名顾康。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后进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43年创作了多部秧歌剧,1945年与贺敬之执笔写成《白毛女》。解放后,曾任总政文工团歌舞团团长,总政文工团副团长等职。解放后创作的作品有《董存瑞》(与丁洪等合作)、《打击侵略者》(与宋之的、魏巍合作)等。
(三)关于《白毛女》的创作、演出及其艺术成就。
歌剧《白毛女》,是根据40年代初流传于河北省阜平一带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创作的。贺敬之在《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194年3月刀日,张家口)和贺敬之、马可在《白毛女·前言》(1950年6月,北京)等文中介绍说:
1940年,在晋察冀边区河北西北部某地传出一个故事,叫做“白毛仙姑”。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靠山的某村庄,八路军解放后的几年来,工作一向很难开展,因为该村村民及村干部都有很深的迷信思想,而且据说该村的确是有“白毛仙姑”的出现,说是一身白,常常在夜间出来。她在村头的奶奶庙寄居,曾向村人命今: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一定要给她上供。……区干部决定到奶奶庙捉鬼。一次深夜追寻到一山洞,“白毛仙七古”痛哭失声,倾吐了一切:
……九年前(抗战尚未爆发,八路军未到此之前)村中有一恶霸地主,无恶不作。某一老佃农,有个十七、八岁孤女,聪明美丽,被地主看上了,借讨租为名,逼死老农,抢走其女。该女到了地主家被地主奸污,身怀有孕。地主厌弃了她,续娶新人,阴谋害死该女。有一善良的老妈子得知此信,在深夜中把她放走。她逃出地主家,来到一个山洞住下,生了小孩。她背负着仇恨、辛酸,在山洞里生活了几年。由于在山洞里少吃没穿,不见阳光,不吃盐,全身发白。因去偷奶奶庙里的供品,被村人信为“白毛仙姑”。抗战爆发,八路军解放了这儿。区干部把“白毛仙姑”救出山洞,她又开始真正过人的生活。
这个故事是老百姓口头创作的,是经过了不知多少人的口,不断地修正、充实、加工,才成为这样一个完整的东西。……在晋察冀的文艺工作者,曾有不少人把它写成小说、话本、报告等。1944年,这故事流传到陕甘宁边区的延安。
……这是一个优秀的民间新传奇,它借一个佃农女儿的悲惨身世,一方面集中地表现了封建黑暗的旧中国和它统治下的农民的痛苦生活,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解放区)的光明,在这里的农民得到了翻身。也即说: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戏剧《白毛女》,便是采取了这故事的中心思想,把它作为剧本的主题。……认识与表现这一主题是经过了一个不算太短的过程。才开始,曾有人觉得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神怪”的故事,另有人说倒可以作为一个“破除迷信”的题材来写。而后来,仔细研究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神怪”故事,同时也不把它作一个“破除迷信”的题材来处理,而是抓取了它更积极的意义——表现不同社会的对照,表现人民的翻身。
(2)剧本创作及排演,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从1945年1月至4月),不断地尝试,不断修改。
1945年5月,《白毛女》在延安开始公演。第一场的观众是中共七大的全体代表。毛泽东、周思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出席观看。第二天,中央办公厅传达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三点意见:第一,这个戏是非常适合时宜的;第二,黄世仁应该枪毙;第三,艺术上是成功的。这给全体创作和演出人员以极大的鼓舞。该剧在延安演出30多场,受到热烈的欢迎。以后又在张家口等地演出。由于《白毛女》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它成了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它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和教育作用。
剧作在演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修改。最初喜儿形象曾较多保留了旧思想的痕迹,如对黄世仁曾一度抱有幻想,后来剔除了这一不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情节,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完整美好。又如1946年往张家口演出时,增添了赵老汉讲述红军故事的情节,把农民的反抗与党的影响联系起来。使人物的活动环境更具典型性,全剧的时代特色更加鲜明。剧作以后又增加了大春、大锁痛打穆仁智和大春投奔红军,当地解放后,大春回到家乡开展反霸斗争等情节。这些修改,使喜儿的反抗性有了充分的时代和环境根据。剧本1946年在张家口、1947年在东北、1949年在北京,作过几次较大的修改。
(3)《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在群众艺术实践和秧歌剧的基础上,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代戏曲和西洋歌剧,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音乐上,《白毛女》采取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刻画喜儿性格的音乐主题主要来自河北民歌《青阳传》和《小白菜》。在表现上,《白毛女》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在语言上,《白毛女》的对白是提炼过的大众化的口语。歌词的语言,深刻、凝练,是诗的语言,音韵和谐,押韵上口。大量使用比兴手法和对偶、排比、比喻等修饰方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全剧的故事梗概和课文的故事情节。
歌剧《白毛女》,共五幕十六场(原先为六幕,后来删掉了表现喜儿在山洞里的生活的第四幕,由六幕改为五幕)。全剧反映的是全国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冬至红军北上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1937年秋和1938年春,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的故事,地主黄世仁和佃户杨白劳、喜儿的矛盾冲突是主线。第一幕共四场,描写地主黄世仁在1935年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喜儿。第二幕,写黄世仁抢走了喜儿,又把她奸污了。喜儿悲愤之极想自尽,被黄家老妈子救下。第三幕,距第二幕七个月后。黄世仁当上了团总又娶亲,他糟蹋了喜儿后又要把她卖给人贩子。张二婶得知后偷偷放喜儿逃出黄家,住在山洞中。第四幕,三年后的1937年冬,成了“鬼”的喜儿在奶奶庙与仇人黄世仁狭路相逢;当了八路军的王大春随部队打回杨格村。第五幕。1938年春天,杨格村已成为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民翻身解放了,喜儿获救走出山洞把冤伸。
课文节选的是歌剧第一幕的第一、二场。第一场,写1935年冬的除夕夜,天降大雪,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盼爹爹回家来过年;杨白劳还不起地主的租子和高利贷,在外躲帐躲了七天后于除夕夜担着豆腐担子悄悄回到家。他称回二斤面,绘女儿扯了二尺红头绳,准备与相依为命的女儿欢欢喜喜过个年。就在这时,地主帐房穆仁智来逼债,硬逼杨白劳到黄世仁家去一趟。第二场,写杨白劳跟穆仁智来到地主家,地主黄世仁借逼债逼杨白劳在女儿的卖身文契上按了手印。杨白劳悲愤欲绝,踉跄往家走。课文后的剧情是:第三场写杨白劳倒在路上,被杨的老友佃户赵老汉搀回家。杨白劳在深夜喜儿睡着后,在村上一连串的鞭炮声中,喝点豆腐的卤水自尽了。第四场,写年初一在鞭炮声中喜儿惊醒,发现爹爹死在门外雪地上。不一会,穆仁智带人把喜儿抢走了。
这第一幕是全剧戏剧冲突的开端。
(五)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会的字词,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玉茭(jiāo)子面 舀(yǎo水)和(huó)面 踉(liàng)跄(qiàng) 赚(zhuàn)钱 羞涩(sè) 诓(kuāng) 剔(tì) 漱(shù)口 泥坯(pī) 屯(tún) 兜(dōu)着 声色俱(jù)厉(lì) 愣(lèng)住
(六)检查课前预习中的“读附录《谈谈戏剧文学》思考问题”,形成以下板书:
(七)根据板书,结合课文,理解剧本的两个组成部分。
1.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舞台提示(“人物表”在节选时已删节)。
明确:
时间1925年冬。除夕。
地点河北省某县杨格村。
布景 村前平原,村后大山。天降大雪。
服装 (杨白劳)披着盖豆腐的布。
道具(喜儿的)红头绳;(穆仁智的)红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和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白毛女》选场,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古诗词曲五首 |
下一篇文章: 孟子二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