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对方能取得简便与高效? 关键在于掌握快速诊断的方法。下面分类作一简单的例析。 1、句号 主要诊断方法有二: (1)看是否一逗到底。 例如:每一个生命都伴着一份精彩,每一份精彩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当我们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时,却也不得不感受生命逝去的那份伤感和惋惜,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节奏,似《蓝色多瑙河》那样优美,又如《生命进行曲》那样凝重。 析:这里按语流实际上有三个句子,即“而”字前面为一断,“或许”前面为一断。 (2)看是否滥用句号,割裂了句子。 例如:该学校造成混乱的原因,一是管理松散,措施不到位。二是教师缺少配合,各自为战。(析:这里的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 2、问号 (1)问号一定用在疑问句后面,但前面的句子究竟是否疑问句,却有时被忽略 a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b 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两句虽均有疑问词,但因为谓语部分没有疑问语气,亦没有疑问词修饰,并非疑问句,所以都不能用问号。 (2)连续几个问句接起来,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 例如:你是喜欢跑步呢,还是喜欢打球呢,或者是喜欢游泳呢?希望给我一个确定的回答。 3、叹号:叹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二: (1)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 例如:想到这里,他所双目喷火,握紧了两只拳头! (2)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裂了句子。 例如:多优美的歌声啊!我听得陶醉过去了。 4、逗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两种情况 (1)是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 例如:不可否认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
(2)是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 例如:她心下想,这种工作,我也能干,我明天就去试试,自己行不行。 5、顿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三 (1)是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例如: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有两处不妥。玉米、小麦是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逗号;“油料”后边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2)是数字间顿号的误用, 例如: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都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这里顿号的误用,与不了解数字使用规定有关。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这时两数字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3)是在“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例如:校长带来了口信,让小吕、或者小张老师去一趟县城。 6、分号:使用常见差错有 (1)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例如:他的到来不但给王亮带来了钱物等支援;更重要的是对王亮精神上的极大鼓舞。。 (2)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比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里的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7、冒号:冒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以下几种情况 (1)冒号套用,即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比如:老师一再告诫我们:现在安全问题有三个隐患:火灾、饮食和交通。
(2)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比如:校领导向全校老师提出:目前抓学习必要“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
(3)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比如: 随着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的大喊,老支书率先走向滔滔洪水。
(4)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 比如:饮食有三忌:即一忌吃得太饱;二忌挑食;三忌饭后剧烈运动。 (5)所引的话分成前后两截,当中插进几句说明或描述时,下一组引号前要用了冒号。 比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8、引号 滥用引号,主要是词语没有特殊含义,随便加上了引号。 如:抬头一看,只见柳絮飘荡,就如漫天的“雪花”在飞舞。 9、括号 (1)其常见错误是位置不当, 如: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 (书信、日记有时被当做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 这里括号中的内容是对第一句话的注释,应在“因素”后加句号,括号后的句号应移至括号内。 (2)不该使用括号而用了括号。 如:珠宝行重质量、讲信誉,长年聘请荣获国际(FGA)、国内(GIC)珠宝鉴定师资格的专家监督商品质量。 10、破折号 常见差错首先是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其情形与冒号同。 11、省略号 常见差错是与“云云”、“等”、“之类”并用。 如:他家已基本实现“现电化”,豪华的房间中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等。 12、书名号 其使用常见差错是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甚至是建筑或单位也用书名号标示。 如:《奔腾四号》计算机、《宝马》轿车、掉销《工商管理执照》、《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等
考点4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和实词,在高考卷第一卷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第3小题,分值3分,形式多为选词填空,一般是出三个句子留三个虚词和实词的空格选项让考生选择。词语填空或选择作为一种题型在高考中屡屡出现,而且形式上总有些变化。从上海这几年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