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天天读”啊……(例句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11.有些并列的词语(也称集合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而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不再用顿号。如“甲乙丙丁”、“工农业”、“中外记者”、“听说读写”“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等。再如: (15)※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12.标题中的并列词语,中间一般不用顿号。如: (16)小政府 大市场 ——湖南省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逗号。 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例如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 ※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 、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分句内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并列,应用逗号)
2.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或句子宾语较长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例如: (3)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主语较长) (4)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冠军。(表强调) (5)你啊,真不争气。 (有语气词“啊”) (6)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宾语较长)
3.倒装的成分间(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提前或后置等), 或某些特殊成分间要用逗号。如: (7)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进,沿着前进的道路。(状语后置) (8)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状语前置) (9)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10)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菇奋郁郁的。(定语后置) (11)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12)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词) (13)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插入语) 4.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有时可与顿号互换)。 例如: (14)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15)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 (16)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三)分号。 1.几个分句并列,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的,分句间用分号。例: (1)轮船象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哪儿都去。 如果并列分句内部没有用逗号,分句之间就用逗号,可以表示语气的紧凑 (2)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为了强调也可以先用逗号再用分号。 (3)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并列的几个分句组,不论内部的结构是否一致,其间都应用分号。如: (4)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句中讲了四个方面的情况, 作者用了分号,把复杂的内容用简省的文字表述得非常清楚。) 上例中并列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这样,层次关系才会清楚。
3.有时为了使句意紧密,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 (5)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转折关系) 这两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7)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
4.有时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在表示偏正关系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8)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9)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 例(8)是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例(9)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两者都用了分号。如果两者用上逗号就很容易同前后的意思混淆,如果用上句号又会把前后的意思割断,用上分号就显得前后关系清楚了。
5.同为句内点号号的停顿有长有短: 分号停顿的大于逗号而小于句号,表并列的几个分句里至少有一个用了逗号,才能用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不能乱了秩序。例如: (10)※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例如: (11)本词典作了如下修订: 一、 加了一千个新词; 二、修改了释义不确之处; 三、补充了一些例子。
6.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例如: (10)※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7.分号用在表示偏正关系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产生歧义 。 (5)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6)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 例(7)是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例(8)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两者都用了分号。如果两者用上逗号就很容易同前后的意思混淆,如果用上句号又会把前后的意思割断,用上分号就显得前后关系清楚了。
(四)冒号。 1.不须强调的,没有用原话的(间接引用或部分引用),虽然引了原话但已作了大句子成分的,都不用冒号。 (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引了原话但,已作了大句子“唱” 的宾语成分) (2)※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都会看到月牙湾。” (间接引用不用冒号和引号,将冒号改成逗号) (3)※熊秉明喜欢小诗,李白《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 (转述的文字不能用冒号,要去掉冒号 ) (4)※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部分引用冒号要去掉) (5)※老王来不及向他解释,只说了一声:“你看吧!”就走了。 (部分引用冒号要去掉) 2.“某某说”在引文前,其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