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化学 >> 九年级上学期 >>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复习试卷 >> 正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查询化九年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究竟花儿为什么会异彩纷呈呢?这个名歌里的词儿来引起我们的探索可以让我们产生许多的联想。

在牵牛花盛开的季节里,你可以做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先准备好两碗清水;在一碗清水中滴一些食用的醋;在另一碗中溶解一些家用的石碱。然后,摘取一朵红色的喇叭花,把它放入溶有石碱的溶液中,红色的花朵一会儿却变成了蓝色的。在把这朵蓝色的喇叭花拿出来用清水洗一下,浸到放有醋的溶液中,蓝色的花朵又恢复了原来的红色。

有人曾经分析调查了四千余种花的颜色,发现在这数千种花色中,最主要的颜色不过红、橙、黄、绿、蓝、紫和白色等基本色形。其中大多数花的颜色是在红、紫、蓝之间变化着,另外的一部分花色是在黄、橙、红之间变化。花色大多在两三种相近的花色之间变化,说明了并不是花本身含有数千种不同的物质,才使它们颜色各异,而是有一些基本相同的物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植物的花中都含有一种物质叫花青素。花青素是有机物苯和苯吡喃形成的复杂的化合物。它的颜色会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当花的细胞液呈碱性时,花青素使花显颜色,随着碱性程度的微妙变化,花的颜色也会相应改变;当呈中性时,花显示紫色;呈酸性时,花显红色。这也就是上面我们喇叭花实验的原理。不同品种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花细胞液酸碱度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花也显示了万紫千红。但如果花中不含有花青素,花就呈现出洁白的颜色。如白色的菊花,当它盛开的时候是纯白色的,而当它快凋谢的时候却呈现淡红色,这就表明这时花中产生了微量的花青素。添色木芙蓉则更为奇特,清晨是花容纯洁的芙蓉仙子,中午微染淡红就成了淡妆临风的西子了,而到下午则成了艳红娇羞的处子。一日而三变,愈变愈美,也是相同的道理。

还有的花色彩在黄、橙、红之间变换,那是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起作用。胡萝卜素是由于人们在一八三一年第一次从胡萝卜里提取出来而得名。纯的胡萝卜素是红色的、美丽的晶体。其实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在杏子和它的花朵里都含有它,甚至在动物的乳及脂肪里也含有这种色素,但它在胡萝卜中含量更多。

关于花朵变色的奥秘,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搞清。如果完全弄清了花朵颜色的秘密,人们就会培育出更多更美的色彩更绚丽的花来供人们欣赏。

蔬菜试酸碱

你知道红椰菜也能试出酸碱度吗?

蔬菜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当中含有叶绿素。其实,蔬果呈现不同的颜色也是因为它们含有不同的色素;红椰菜便是其中的一种。红椰菜除了可供食用外,它的色素对酸碱度也非常敏感。只要用热水作为溶剂把红椰菜的色素提炼出来,它的色素便会在不同的酸碱值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通用指示剂不多让。

表:红椰菜的色素在不同酸碱值所显示的颜色

酸碱值

颜色

1

深红

2~3

紫红

4~6

浅红

7~9

10

绿

11

黄绿

12~14

不过,化学家通常会使用甲基橙、石蕊或酚酞来测试溶液的酸碱值,因为这些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值下会有明显的转变,在滴定时很容易便可以找到终点。这些指示剂在不同酸碱值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表:酸碱度指示剂

酸碱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甲基橙

石蕊

酚酞

透明

浅粉红

 

 

 

 

 

 

 

 

 

 

 

 

 

 

 

 

 

 

 

人体的pH值缓冲体系

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值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值变化。在生物体中的三种主要缓冲体系是蛋白质、碳酸氢盐和磷酸盐(见下表),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表:人体的主要缓冲体系

系统

解离反应

pKa

蛋白质

HPr=H+ + Pr

7.4

碳酸氢盐

H2CO3= H+ + HCO3

6.1

磷酸盐

H2PO42= H+ + HPO42

7.2

人体血浆里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H2CO3= H+ + HCO3

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可知:

pH= pKa + lgHCO3/H2CO3

血浆的pH值决定于碳酸氢盐与碳酸的比例,而不是决定于它们的绝对浓度。任何使pH值改变的趋势都可以被缓冲,并通过调节这个比例而得到校正。如在正常代谢反应中形成的大量的酸与碳酸氢盐形成难解离的碳酸,有效地除掉了游离的氢离子。碳酸中的CO2又能通过肺部排除,从而稳定了血浆的pH值。肾脏通过调节尿中酸或碱的排泄,也在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所以人尿的pH值的正常变化范围是从4.8~7.5

细胞外液通常是弱碱性的,pH值为7.4,而许多动物胞浆的平均pH值约为6.8,在37℃时是中性的。几乎可以肯定,细胞器的pH值不是6.8,而且大多数细胞膜表面的pH值要低于6.8,这是由于带负电荷的细胞表面吸收H+的缘故。

人的血液能清楚地说明pH值调控的重要性。血液的pH值必须保持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人才能存活,健康人血浆pH值的变化范围就更窄了,正常人的血液pH值在7.35~7.45的范围内,当pH低于7.35时会发生酸中毒,pH低于7.0会发生严重酸中毒昏迷致死;血液的pH高于7.45会发生碱中毒,pH高于7.8就会发生严重碱中毒导致的手足抽搐致死的严重后果。

血液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体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血液中存在着多种缓冲对:

血浆中:NaHCO3/ H2CO3Na ~ 蛋白质/H ~ 蛋白质,Na2HPO4/ NaH2PO4其中

HCO3/ H2CO3缓冲对在血液中浓度最高,缓冲能力最强,对维持血液正常pH的作用最重要。在血液或细胞中,H2CO3主要以CO2形式存在,与HCO3存在以下平衡:

在正常血浆中,〔HCO3〕︰〔CO2= 201

pH=6.1+lg20/1=7.4

人体各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主要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运输作用,被迅速运到肺部排出,故几乎不影响血浆的pH,当产生比CO2酸性更强的酸(如磷酸、硫酸、乙酸等)时,血液中HCO3/ CO2缓冲对便发挥缓冲作用,其中HCO3可与代谢产生或外合产生CO2H2O。增加的CO2大部分从肺部排出或通过血浆中蛋白质缓冲对和与之作用,,使〔CO2〕降低;减少的HCO3可通过肾脏进行调节而得到补充,从而使

HCO3〕,〔CO2〕和〔HCO3/CO2〕都恢复正常。当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进入血液时,血液中的H3O+便立即与它结合生成水。H3O+的消耗有H2CO3的解离来补充,结果也使血液的pH 保持稳定。

 

不会融化的霜花

取两块擦得很干净的玻璃片,其中的一块略小。剪一小块薄锌片放在较大的玻璃片的中央,在离这块锌片不远的地方滴一滴浓度为1%的硝酸银溶液,然后轻轻地把两块玻璃片压在一起。注意:最好使那硝酸银溶液滴在小的玻璃片的片角。这时,硝酸银溶液就会慢慢地在两块玻璃片的中间扩散开来,而与锌片相接触,于是锌置换硝酸银中银离子的反应就开始了。由于溶液很稀,又很少,所以反应进行得很慢,霜花的“出生”也就不容易了。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玻璃片上终于“结出”了薄薄的霜花。晶莹透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跟在严冬季节玻璃窗上的霜花一模一样。

 

波义耳研究酸、碱的故事

酸、碱、盐是古代人们早已知道的。醋酸可以说是古代人知道最早的酸。一般食醋中的含量不过4-5%。古时的人常认为果汁中含有的酸都是醋酸,其实各种果汁所含的酸是不同的。食盐、硝、明矾、绿矾、锅灰等物质也是古代人们知道的。如15世纪德国炼金术家费来丁(Valentine,B.)提出物质是由汞、硫、盐三种元素组成的观点,其中就有盐。关于酸、碱、盐的系统研究,则是17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开始的。他发现酸碱指示剂,对酸、碱进行了识别和分类,使人们形成了酸和碱的统一概念。

  有一天,波义耳的园丁把一篮美丽的紫罗兰送到书房里,当他欣赏紫罗兰的鲜艳和芳香后,随手摘了一束向实验室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沉思着,现在实验室里可能正在蒸馏矾类(重金属的硫酸盐)制取矾油(浓硫酸),不知道进行得怎样了?走到实验室把门推开,只见缕缕浓烟不断地从蒸馏器流到玻璃接受器。象往常一样他每天照例要检查实验人员的工作,这时候顺手把紫罗兰放在桌上,然后去倾注硫酸。一下子刺激性的硫酸蒸汽从瓶口冒出,很快漫延到桌子的周围。蒸馏完毕后,他拿起紫罗兰准备回到书房。这时他发现紫罗兰也在微微冒烟,因为酸沫溅在上面去了。他想应该把这些酸沫洗掉否则紫罗兰会遭到腐蚀,于是把花放在水盆里浸洗,自己坐在窗前。过了一会儿发现盆子中出现奇迹!这些紫罗兰竟然变成了红色。波义耳把书本扔到一边,立刻拿起花篮回到实验室。要求实验员准备几个杯子,在每个杯子中装一种酸并注入一些水,然后他把紫罗兰分成若干小束分别放入各种酸溶液中。他静静地注意观察着,发现花朵的紫蓝色逐渐变成浅红色,过了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了。

  波义耳认为这种现象十分有意义,他根据许多种已知酸使紫罗兰变成红色的事、实,概括出这样的规律:不仅盐酸、硫酸能使紫罗兰变成红色,其它的所有酸也同样可以把紫罗兰从蓝色转变成红色,其它的所有酸也同样可以把紫罗兰从蓝色转变成红色。他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以后只需要把紫罗兰的花瓣放进一种溶液中能轻而易举地确定它是是不酸性。他们用水或酒精分别制取紫罗兰的不浸液或酒精浸液作为检查酸的溶液,比直接用紫罗兰花朵方便得多。

  科学研究往往有这样一类现象,由一种事物或理论的发现,而引起了对其它事物或理论的发现。波义耳研究各种酸对紫罗兰的作用,从而联想到,紫罗兰对碱溶液是不是也有某种特殊的反应呢?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有色植物,比紫罗兰的效果更好呢?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用实验室来回答。不畏疲劳、善于深思的波义耳为了寻求科学真理,进一步研究了有关鉴别酸、碱溶液的方法。他发现不仅紫罗兰、玫瑰花等或它们的浸液可以鉴别酸、碱溶液,其它不少的药、地衣、有色树皮和植物的根都具有区别酸、碱溶液的作用。其中以石蕊的效果最后,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他们不仅把石蕊制成浸液,而且用浸液把纸浸透、烤干,制成石蕊纸。

  波义耳还指出,酸除了具有酸味、能使指示剂变色外,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溶剂;碱除了能使指示剂变色外,具有滑腻感和除垢的性质,它能溶解油类和硫磺,还具有与酸对抗和破坏酸的能力。波义耳驳斥了当时流行的一种酸碱论,即德国化学家塔亨尼乌斯(Tachenius,1620-1690)等人的观点,他们简化生命过程的化学现象,把生命机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归结为酸碱反应,因此他们认为所有的物质不是酸就是碱。波义耳指出,物质可以分为三类:除了酸碱外,还有盐。波义耳的观点虽然也不很全面,却较其它的分类方法合理得多。

  他把能区别酸、碱的这些药剂,称为酸碱指示剂,用石蕊制成的纸,称为石蕊试纸。把这种纸片放进被检验的溶液中,只要纸片改变了颜色,就能证明这种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的。不仅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区分出酸、碱,而且根据变色的程度可以粗略地反映出酸、碱的程度。

皮蛋制作中的化学

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叶、水和植物灰(含有氧化钙、氧化钾)。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水制成料液(或料泥)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钙,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

把蛋浸入料液(或包入料泥)中,这些离子渗入蛋壳内。蛋白中的蛋白质在氢氧根的作用下开始“凝固”与水形成胶冻,同时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红茶中的鞣质都促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也使蛋黄凝固和收缩。蛋白质在氢氧根离子的作用下还会逐步分解成多种氨基酸,氨基酸进一步分解出氢、氨和微量的硫化氢等,加上渗入的咸味、茶香味使皮蛋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分解出来的氨基酸与渗入的碱反应生成的氨基酸盐,在蛋黄表面或蛋白中结晶出来,形成一朵朵美丽的“松花”。

    含硫较高的蛋黄蛋白质在氢氧根离子的作用下,分解成多种氨基酸的同时产生了硫氢基和二硫基与蛋黄中的色素和蛋内的各种金属离子结合,使蛋黄出现了墨绿、绿、茶色、暗绿、橙红等颜色,加上外层蛋白的红褐色(或黑褐色)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色层皮蛋,所以皮蛋又叫彩蛋。

 

 

油条与化学

油条是我国传统的大众化食品之一,它不仅价格低廉,而且香脆可口,老少皆宜。

油条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古代的油条叫做“寒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一首关于寒具的诗中是这样描写油条的形状和制作过程的:“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这首诗把油条描绘得何等形象化啊!可当你们吃到香脆可口的油条时,是否想到油条制作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呢?

先来看看油条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发面,即用鲜酵母或老面(酵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使膨胀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黄、又香的油条。

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

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同时,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从上面的反应中,我们也许会耽心,在油条时不是剩下了氢氧化钠吗?含有如此强碱的油条,吃起来怎能可口呢?然而其巧妙之处也就在这里。当面团里出现游离的氢氧化钠时,原料中的明矾就立即跟它发生了反应,使游离的氢氧化钠经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凝胶液或干燥凝胶,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因此,有的中医处方中谈到:油条对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疗效。

 酸雨的黑色幽默


泡菜

  酸雨酸化了土壤以后,进一步也酸化了地下水。德国、波兰和前捷克交界的黑三角地区(当地先以森林,后以森林被酸雨破坏而著名)的一位家庭主妇,在接待日本客人奉茶时说:"我们这个地区只有几口井的井水可供饮用。我们自己也常开玩笑说,只要用井水泡蔬菜,就能够做出很好的泡菜(酯腋菜)来。
染发
  酸化的地下水还腐蚀自来水管。瑞典南部马克郡的西里那村,有一户人家三个孩子的头发都从金黄色变成了绿色。这就是使马克郡出名的"绿头发"事件。原因是他们把井中的汲水管由锌管换成了铜管,而pH小于5.6的水对铜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铜绿。所以这户人家的浴室和洗漱台都已被染成铜绿色。这种溶有铜或锌离子的水还能使婴幼儿发生原因不明的腹泻。马克郡的幼儿园发生过的集体"食物中毒"也是这个原因(大约半数的瑞典人都是把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英国的兰克夏,水龙头里曾放出含有因水管腐蚀而造成大量铁锈的浊水。酸雨甚至使输水管道因腐蚀而破裂。1985年圣诞节前4天,英国约克夏直径1米的输水管破裂,备用的也都不能使用,使20万人一度处于断水的恐慌之中。
慢车
  波兰的托卡维兹因酸雨腐蚀铁轨,火车每小时开不到40公里,而且还显得相当危险。
泰姬陵变色
  大理石含钙特多,因此最怕酸雨侵蚀。例如,有两座高157米尖塔的著名德国科隆大教堂,石壁表面已腐蚀得凹凸不平,“酸筋”累累。通向人口处的天使和玛丽亚石像剥蚀得已经难以恢复。其中的砂岩(更易腐蚀)石雕近15年间甚至腐蚀掉了10个厘米。已经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印度泰姬陵,由于大气污染和酸雨的腐蚀,大理石失去光泽,乳白色逐渐泛黄,有的变成了锈色。
国子监遭殃
  我国北京国子监街孔庙内的“进士题名碑林”(198)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上面共镑刻了元、明、清三代51624名中第进土的姓名、籍贯和名次,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许多石碑表面因大气污染和酸雨出现了严重腐蚀剥落现象,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石碑已变得面目皆非。据管理人员介绍,这些石碑主要是最近3年中损坏得比较厉害,所以第198块进士题名碑距今虽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但它的毁损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其他石碑。实际上,北京其他石质文物,例如,大钟寺的钟刻、故宫汉白玉栏杆和石刻,以及卢沟的石狮等,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腐蚀或剥落现象。
自由女神化妆
  酸雨同样也腐蚀金属文物古迹。例如,著名的美国纽约港自由女神像,钢筋混凝土外包的薄铜片因酸雨而变得疏松,一触即掉(而在1932年检查时还是完好的),因此不得不进行大修(已于1986年女神像建立100周年时修复完毕)。意大利威尼斯圣玛丽教堂正面上部阳台上的四匹青铜马曾被拿破仑掠到过巴黎,后来完壁归赵。近来却因酸雨损坏严重无法很好修复,只得移到室内,在原处用复制品代替。世界上类似情况还有许多。荷兰中部尤特莱希特大寺院中,有一套组合音韵钟,是在17世纪铸造的名钟。300年来人们一直十分喜欢听它的声音。可是近30年来钟的音程出了毛病,音色也逐渐变得不洪亮。因为钟是用80%的铜制的,由于敲钟时反复震动铜锈逐渐剥落,酸雨腐蚀已经进入到钟的内部。
酸雨袭击南极
  令人震惊的是,南极也观测到了酸雨,而且是比较强的酸雨。例如,我国南极长城19984月曾先后8次观测到酸雨,其中最低pH值只有4.45长城站的铁质房屋和塔台被锈蚀得成层剥落,有的不得不进行更新。为了减缓腐蚀,每年要刷2-3次油漆。
洞穿珍贵彩色玻璃
  在欧洲,镶有中世纪古老彩色玻璃的教堂等建筑超过10万栋。这些彩色玻璃弥足珍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卸下来疏散开,多数安然无恙。可是却和其他古建筑一样,不能躲过酸雨的侵袭。这些彩色玻璃逐渐失去神秘的光泽,变褐,有的甚至完全褪色。仔细观察玻璃表面,有无数细小的洞。酸雨在小洞中继续和钾、钠、钙发生反应(钙是中世纪生产的玻璃中才有的)。例如和钙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石膏。酸雨从内部损害了玻璃。
遭劫
  带有酸性的细小粉尘(干沉降)进入室内,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开始侵蚀图书馆中的古老藏书。纸张氧化成茶色,纸质变差以至毁损。大英图书馆20-30年代的藏书的皮封面也遭到硫酸侵害,好像浮着红锈似地正在变色。壁情况也是如此。所幸8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洲治理大气污染加速,所有各种腐蚀和损害的速度又明显缓和下来了。油画腐蚀现象的恐怖症也在收藏家中间扩大开来。白色或透明结晶的粒子,不仅在画的表面,而且在布的背后,像粉一样的喷出。过一段时间,这些粒子还会深入油彩层,使含化学颜料的油漆全部损坏。而不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则没有这种现象。可见污染大气和干性沉降的危害之大。
酸雨冰溜溜
  建筑物中出现“酸雨冰溜溜”,又是酸雨危害的一件“新事物”。混凝土因酸雨而溶解,然后在下滴过程中水分蒸发而硫酸钙等固体成分留了下来,形成类似石灰岩溶洞中的“石钟乳”。而下滴到地面上的硫酸钙留下来则形成“石笋”。之所以叫“冰溜溜”,是因为这种“石钟乳”很像冬季中从屋檐上流下来的冷水,在流动过程中逐渐结冰,形成下垂的“冰溜溜”。日本许多城市立交下和建筑物中都有这种酸雨冰溜溜。它使建筑物松散不牢固,甚至成为危险建筑物。关于酸雨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美国联邦环保局1985年曾有一个估计,在17个州共造成的损失高达5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大楼损伤加速,涂料装饰很快剥落和窗框腐蚀此外因旅游减收带来的损失也有20亿美元。

 

波尔多液的故事       

硫酸铜和石灰水的混和物,化学上称为"波尔多液",它是一种有名的杀菌剂,能防治果树、水稻、棉花、马铃薯、烟、白菜、黄瓜等不同植物的病菌。亲爱的读者,你知道波尔多液是怎样发明的吗?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1882年秋天,法国人米拉德氏在法国波尔多城附近发现各处葡萄树都受到病菌的侵害,只有公路两旁的几行葡萄树依然果实累累,没有遭到什么危害。他感到很奇怪,就去请教管理这些葡萄树的园工。原来园工把白色的石灰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分别撒到路旁的葡萄树上,让它们在葡萄叶上留下白色的蓝色的痕迹,使过路人看了以为是喷撒过了毒药,从而打消可能偷食葡萄的念头。
  经过园工的启发,米拉德氏进行反复试验与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几乎对所有植物病菌均有效力的杀菌剂。为了纪念在波尔多城所得到的启发,米拉德氏就把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比例1:1:100制成的溶液叫做“波尔多液”。

 食盐是人体健康的秘方

盐分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人体中缺少了盐分,人就会头晕、全身乏力、不思遗失,长期下去就会引发许多疾病,毛发变白。

为什么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呢?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

大约在二百年前人们为了改进酿酒的方法,在一个圆玻璃筒里盛满酒精,然后在玻璃筒的下端,用动物的膀胱膜紧紧地封住。当这个玻璃筒的下端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不久便发现膀胱膜自动鼓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人体的血液中都含有食盐成分。细胞膜就是半透膜,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溶液跟细胞外的血浆液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人在输液的时候,进入血浆的食盐水,也须维持一定的浓度即0.9%。如果生理盐水过稀或用错了蒸馏水。那么输液后。血浆的浓度就会变稀。引起血细胞的膨胀,甚至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如果生理盐水过浓,那么,血细胞的水会向外渗透。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大面积烧伤引起血浆严重脱水时,那就要用低于0.9%的生理盐水输液;如果病人因失钠过多而引起血浆里水分增多时,就要相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盐水的浓度,例如在医院里,配制的眼药水。在游泳时,在海水里睁眼不会感到疼,而在淡水里时却会感到难受。我们在腌肉时一般用浓盐水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失去水分的肉容易保存,

食盐除了对人体有着奇妙功能外,还有许多神秘的力量。

例如在亚洲的西部,约旦河流域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内陆海,在它的四周寸草不生,湖内连一条鱼和一根水都没有。直到近代,人们才发现,原来死海的盐度高达25%,这是由于长期干旱、湖面下降使盐浓度不断变高形成的。今天,这里成了旅游区,许多游人向往着到此海里一游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化九年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试卷
    初三二调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试题(十二)(第…
    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试题(十一)(第…
    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试题(十)(第十…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试题(八)(第八…
    常州市北环中学初三化学月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二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七)(第七…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六)(第六…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五)(第五…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四)(第四…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三)(第三…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选萃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一)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化学系列练习卷(一)上海教育…
    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学”专…
    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试题(九)(第九…
    乐山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九)期末测…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期月考试题(10--11单元…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一次月考试题
    初三级化学期中测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和常用口诀
    《元素化合物》的专题练习 浙教版
    全国初中化学复赛试题
    乐山市2005年初中会考化学试题
    沐川县九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沐川县九年级阶段性教育质量检测
    初三一调化学试题
    初三二调化学试题4
    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初三二调化学试题2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乐山市高中招生化学试题高中阶段教育…
    乐山市高中招生化学试题
    初三二调化学试题3
    乐山市2006年初中会考化学试题
    《绪言1》当堂训练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
    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二)第二单…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选萃
    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试题
    浅议化学教学语言
    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毕业学…
    化学故事
    化学故事2
    化学故事3
    化学故事4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中考化学试卷(新课程卷)
    中考化学模拟题
    中考化学生活信息题大收集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题(二)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中考试化学试题3
    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题
    中考化学样卷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中考化学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期期中检测题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
    溶液奥秘 湘教版
    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实验区使用)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中考文化考试化学试卷(模拟三)
    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中考化学的开放性试题
    初三第一次月考试化学试卷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复习
    下期化学月考试卷
    中考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上海科技出…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酸 碱 盐》测试题
    中考科研测试化学试题
    《空气》当堂训练
    上海教育出版社1-2章阶段性测试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上海教育版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上海教育版
    《氧气性质》当堂训练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测试题
    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题鲁教版
    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二)
    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
    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四)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
    初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宣城六中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上海教育…
    中考化学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上学期期末调考九年级化学试题
    《水、氢》单元测试
    中考化学命题热点试题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试题 上海教育版
    初三毕业班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第二章教学…
    课外阅读──化学故事
    化学故事
    九年化学上册期中评价试题 上海教育出…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