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广东省佛山市第九小学 黄艳碧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引入新课 师:课题中的“亲人”指什么人? 生:“亲人”在课文中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也就是指朝鲜人民。 师:说得对! 板书: 大娘、小金花、大嫂 师:谁说“再见了,亲人”? 生:中国人民志愿军说“再见了,亲人!” 师: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我们今天认真学习课文便会知道了,请打开书本。 留下悬念,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学课文。 二、讲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大娘、小金花、大嫂都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生:大娘在志愿军叔叔急需粮食时,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们送打糕;还丢下小孙孙,救志愿军的伤员;小金花和妈妈救志愿军的侦察员;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 师:对!讲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用小标题来概括出大娘、小金花、大嫂所做的事,然后写下来。 (请一同学出来写,其余同学在笔记本上写。) 〔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再动手,还训练其概括能力。〕 (那学生在黑板上板书: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 师:写得对!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个句子(打出幻灯片1:“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了我们花了多少心血!”)句中的“您”、“我们”在课文中指谁? 生:“您”在课文中指大娘,“我们”在课文中指志愿军。 师:对啦!哪“多少”的意思呢? 生:“多少”的意思是数不清,很多、很多。 师:好!谁能改换人称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八年来,大娘给了志愿军很多慈母般的温暖,大娘为了志愿军花了许多心血。 〔既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又为本组的作文改写训练作了准备。〕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想象,加深理解,学生思考片刻便纷纷举手。〕 生:我仿佛看见老大娘正为志愿军叔叔洗衣服,好像母亲一样关心志愿军叔叔。 生:我看见老大娘戴着老花镜正在细心地为志愿军叔叔缝补衣服。 生:我看见老大娘与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志愿军叔叔送打糕。 生:我仿佛看见老大娘正把志愿军的伤员背进防空洞。 生:我看见大娘正在给志愿军叔叔包扎伤口。 〔学生发言很热烈,老师抓住时机,用激动的语调再加以强化。〕 师:是啊!整整八年,大娘像慈爱的母亲一样,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关心志愿军,帮助志愿军,使志愿军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所以志愿军对大娘── 生:(齐讲)十分感激。 师:对!我们读这句话时,就应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这时师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因而读得很有感情。〕 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许多事,文中只列举了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打出幻灯片2:“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生: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 师:把这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师:当时,为什么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因为当时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非常需要粮食。 师:对!就在这时。(打出幻灯片3:“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 生:当时的环境十分危险。 生:当时的环境很恶劣。 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 (生齐读这句子。) 师:哪些地方应读得快些? 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为什么? 生: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 师:对!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同学们齐读句子,比刚才读得好多了。这样指导朗读,切合学生实际。〕 师:这就是慈母给自己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让学生读幻灯片3、2的句子。) 师:敌机来了,志愿军伤员有危险了,该怎么办呢?在这紧急关头,大娘怎样做? 生: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师:这也是慈母给自己儿子的爱。结果──(打出幻灯片4:“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生:(齐读这句子) 师:“唯一”的意思是什么? 生:“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师:“唯一”的亲人是指谁? 生:是指大娘的小孙孙。(齐读句子) 师:为了志愿军宁愿失去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这是什么情谊? 生:这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师:(打出幻灯片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老师范读)对“高”、“深”要读得重些,句子用反问的语气来肯定志愿军不会忘记这种情谊,我们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老师再范读) 生:(齐读句子后“开火车”读:“我们怎么会忘记?”) 〔同学们读得一个比一个好,要珍惜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的思想自然地渗入学生心中。〕 师: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现在要分别了,志愿军和大娘都是依依不舍的,尽管大娘年纪大,而且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已经几夜没合眼了,现在又赶来送行了,那志愿军应怎样呢? (让学生朗读第一段开头那个“告别”片断,体会这种深厚的情谊。) 〔老师通过导语创设情景,加上有上述感情基础,所以,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朗读中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师:请同学们看下一段课文,先默读课文,后做填空。(打出幻灯片6:“小金花的妈妈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而与敌人______。”) 生:应填“同归于尽”。 师:“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小金花妈妈与敌人一起被炸死。 师:也就是说── 生:小金花的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而牺牲了。 师:对!这件事是怎样的? 生(一学生复述这件事) 〔以事激情〕 师:妈妈牺牲了,小金花有没有哭? 生:(齐答)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生:因为她把悲痛化为仇恨,她是个刚强的孩子。 生:因为她把悲痛化为对敌人的仇恨,所以小金花没有哭。师:对!对这,课文是怎样讲的?谁来读读! (学生纷纷举手) (一女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同志们伤心地……多么刚强呀。”) 师:注意小金花的动作:“跺、抽动”应读得重些、快些,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而末尾哪句呢? 生:应读得轻些,慢点,对“刚强”读重些。 师:对!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这句子) 〔从朗读中,可看出同学们对敌人充满仇恨,读到末句时,又饱含着对小金花的赞美。〕──(收到了自然渗透的效果。) 师:现在志愿军要走了,小金花有没有哭? 生:(齐答)哭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把志愿军看成是最亲最亲的人,所以落泪了。 生:因为志愿军叔叔和小金花相处了八年,小金花与志愿军生活在一起,还把志愿军叔叔当作亲人,现在亲人要走了,所以小金花落泪了。 师:是啊!八年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共同生活,亲如一家。在战场上,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为了抗美援朝,不少志愿军叔叔在朝鲜的国土上流血牺牲,现在亲人要走了,想到这一切,小金花会不落泪吗? 生:(齐):不会。 师:现在小金花哭着前来送行,那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 生:(学生自己练习读第二段开头那个“告别”片断。) 生:(一男生表情朗读这片断。) 师:我们应像对小妹妹说话一样,亲切、自然,劝她别难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得好!现在我们来听“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这件事的课文录音。(老师放该段的课文录音,同学们专心地听。) 师:大嫂跑到哪里为志愿军叔叔挖野菜? 生:大嫂跑到前沿阵地为志愿军叔叔挖野菜。 师:你从“前沿阵地”想到了什么? 生:我从“前沿阵地”想到大嫂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叔叔挖野菜的。 生:我想到前沿阵地是个十分危险的地方。 生:前沿阵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是两军对垒的地方。 生:在前沿阵地挖野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生:我从这词体会到大嫂是不顾危险,去挖野菜的。 生:大嫂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挖野菜的。 生:大嫂挖野菜时,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 〔抓住重点词语“大做文章”,可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师:从这可看出大嫂把志愿军当成自己的亲人,关心志愿军胜过关心自己,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她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失去了双脚。 (打出幻灯片7:“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生:(一学生读这句子。) 师:“代价”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是指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脚。 师:这个反问句肯定了什么? 生:肯定了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大嫂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生: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脚,充分表达了大嫂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句子。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这句子。) 师:现在志愿军要回国了,看!大嫂背着小孩,架着双拐赶来送行了,她已经送了几十里了,仍不愿往回走。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请听第三段开头的“告别”片断的录音。 〔适时的导语加播放课文录音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生:(一学生朗读该片断,读得情真意切。) 师:(老师指着左边的板书)看,这些就是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就是这些吗? 生:不是,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课文只选取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来写。为了帮助志愿军,朝鲜人民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累得── 生:昏倒在路旁。 师:(板书:昏倒地路旁。)大娘为救志愿军的伤员,而── 生:失去小孙孙。 师:(板书:失去小孙孙)小金花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而── 生:失去了妈妈。 师:(板书: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 生:失去了双脚。 师:(板书:失去了双脚) 生:(齐读:“昏倒在路旁、失去小孙孙、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双脚。”) 〔这样的提问,这样的板书,更突出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师:(激动地问)这些都是什么代价? 生:(激动地回答)这些都是血的代价。 师: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流血牺牲,所以,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 生:(齐说)亲人! 〔点题十分适时。〕 师: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抗美援朝,也流血牺牲,所以,我们说,中朝人民的友谊── 生:是用鲜血凝成的。 〔归纳中心思想水到渠成〕 师:对!(打出幻灯片8“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生:(齐读这句子。) 师:八年来,中朝人民结下了这么深的情谊,一旦分开,大家都是依依不舍的。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分别情景:看,在站台上── 生:志愿军正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以及很多、很多朝鲜人民告别。 师:列车即将启动了── 生:志愿军叔叔正向朝鲜人民挥手告别,朝鲜人民也频频挥手致意。 师:列车开动了。 生:有许多朝鲜人民跟着列车跑,高喊:“再见!再见!”不少人站在站台上擦眼泪。 生:志愿军也激动地高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启发学生想象,缩短学生和课文所描写的情景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现在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 生:(先个别朗读,最后全班齐读) 〔在朗读时,同学们已经沉浸在那告别的情景之中,有些同学的眼里还闪着激动的泪花。〕 【点评】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文中采用典型事例和典型场面突出中心思想,多种句式交替使用的方法,使文章情感波澜起伏,是一篇进行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课文。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美援朝时代景景缺乏认识,加上句式复杂,因而对理解课文内含的丰富感情,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于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运用一般的讲读法,效果不好。黄艳碧教师根据叙事抒情的散文的特点,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即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人物之间的联系后,即以体会语言的意义和情味的方法,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情感曲线起伏跌宕,心灵不断得到净化的情感内化状态,收到教学上“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自然渗透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黄老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多读、善读、带着感情读,反复体会语句的意义和情味,做到“披文以入情”。教师注意以读激情、以情激情,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但情感目标的实现又建筑在认知目标的实现的基础上,使“知”与“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为完成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服务。 黄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知全文,认识亲人指谁?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接着便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侦察员”、“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牺牲的动人情景,扣动学生心弦,接着“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设疑触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幻灯、录音创设情思”、“品味词句激发情思”等“情思结合”“读议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对朝鲜人民付出血的代价缔结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知”与“情”,“理解”与“情感”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引起情感上的和谐共振,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强化。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知情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完成双基教学任务,实现“文道统一”,渗透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思和道德感的升华。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再见了,亲人,魏巍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
下一篇文章: 《再见了,亲人》有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