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再见了,亲人 >> 正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

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以使学生对抗美援朝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教学时,可让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作好铺垫。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⑴ 抓住“亲人”,理解课文:

     上课伊始,可从题目入手,请学生谈一谈对“亲人”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为什么要称为“亲人”。细读课文,进一步思考,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在引导学生理解“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时,可让学生先根据课文说一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如,大娘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不顾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她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救出侦察员老王,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大嫂为了让志愿军吃到蔬菜,跑到前沿阵地去挖野菜,被敌人的炮弹炸伤,成了残废。之后,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例如,大娘冒着炮火送打糕,大嫂到前沿阵地挖野菜,固然说明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说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条件是多么艰苦,常常空着肚子打仗,常常连蔬菜也吃不上。再如,大娘为抢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在救侦察员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讲的虽然是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的代价,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志愿军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可能。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付出的代价,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亲情、真情、深情,而且还能够体会到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战斗、流血牺牲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⑵ 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进行。要让学生先谈一谈哪些段落或语句最令自己感动,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读一读令自己感动的段落或语句,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情怀,对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难舍难分,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之情,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必要的时候,教师可示范朗读。

   ⑶ 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在学生准确地理解和体会到课文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后,可设问:想一想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内的同学们,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公布“新发现”。

     学生汇报交流时,能说一点说一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重点是指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前3个自然段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每段都是以请求的语句开头,以反问的语句结尾,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祈使句、反问句这样的术语不必给学生讲,只需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这些句、段,将祈使句、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些句式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还可引导学生注意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直接抒情的写法。

   ⑷ 大胆想象,学习表达:

     课文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在依依惜别之时,在志愿军战士追述往事的时候,朝鲜人民一定也会回忆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讲述起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然后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气描写送别的场面。

     在学生完成仿写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写的内容穿插在课文中,与相关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赏评;还可以从学生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话别的内容中分别挑选出一篇较好的,与课文组合起来,分角色再读一读。

  3、课文中抒发强烈感情的语句,应引导学生抄一抄,掌握句式。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以丰富语言积累。课下还可以安排学生阅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4、教学生字时,应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教师可对个别生字的学习进行指导。本课的生字中,“谊”读 yì,要注意读准字音。“嫂”字右上半部分是“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竖”要通到下边,与下边的“又”相接。“噩”字笔较多,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要注意疏密匀称,将字写美观。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再见了,亲人,魏巍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激发感情──《…
    《再见了,亲人》分段段意
    《再见了,亲人》写作特点
    《再见了,亲人》难句剖析
    《再见了,亲人》学点聚焦
    《再见了,亲人》学法提示
    《再见了,亲人》句子解析
    《再见了,亲人》学习指导
    《再见了,亲人》中心思想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近义词反义词
    《再见了,亲人》内容分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词语解释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
    以读激情,以情悟文──黄艳碧老师《…
    做了一回“东施”──《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再见了,亲人》课文导学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①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再见了,亲人》电子课本
    《再见了,亲人》教学杂谈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再见了,亲人》片断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赔茶壶
    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由苦及乐──我教《再见了,亲人》
    新“东施效颦”──《再见了,亲人》…
    我教“雪中送炭”──《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再见了,亲人》教材插图
    《再见了,亲人》助读
    《再见了,亲人》课文简说
    《再见了,亲人》词句解析
    《再见了,亲人》学习目标
    《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
    《再见了,亲人》综合资料
    《再见了,亲人》参考图片
    《再见了,亲人》课文题解
    毛泽东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再见了,亲人》阅读提示
    《再见了,亲人》重点问题解析
    《再见了,亲人》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新探
     《再见了亲人》续篇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再见了,亲人》快乐练习:写字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②
    反差中的震撼──《再见了,亲人》的…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梦读《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引读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后记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分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有感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案例反思
    《再见了,亲人》词句教学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课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片段教学
    《再见了,亲人》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再见了,亲人》教后记
    《再见了,亲人》导入语设计
    《再见了,亲人》的抒情方式
    谈《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中主题的体现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