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再见了,亲人 >> 正文

 

毛泽东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毛泽东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50多年前发生在鸭绿江彼岸的那场战争,曾经令世界为之深深震动,也对当时刚满周岁的新中国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光阴荏苒,过去的对手不再是敌人,史学家也在重新审视这场遥远的战争。作为那场战争中中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曾就此与我的曾祖父王季范及早年同窗周世钊多次畅谈。

  “将有三把尖刀插在中国身上,不能置之不理。”

  抗美援朝究竟有无取胜把握,在当时是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解放战争刚刚结束,经济遭受了重创,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不少人对战争的前景心存疑虑。王季范和周世钊作为毛泽东的亲友,希望能就此事请教主席。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二老,针对王、周的疑虑作了分析。

  毛泽东说道:“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然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听了毛泽东一席话,周世钊频频点头,但仍是信心不足,重复提出了刚才的疑问:“是不是有胜利的把握呢?”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除装备了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外,它的武器库中还有一张令人生畏的王牌──原子弹。面对美国的核讹诈,不少人对战争的前景忧心忡忡。可毛泽东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从容地分析道:“你们都知道,我是不打无把握的仗的。这次派志愿军出国,是有人不同意的,他们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我和中央一些同志经过周详的考虑研究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胜利是有把握的。我们估计,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它的钢铁多、飞机大炮多,是它惟一的优势。但它在世界上的军事基地多,到处树敌,到处设防,兵源不足,是一短;远隔重洋,是它的第二短;为侵略而战,师出无名,士气十分低落是它的致命伤。虽有一长,不能敌这三短。我们要进行持久战,一步一步消灭它的有生力量。使它每天都有伤亡,它一天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天,一年不撤退,就打它一年,十年不撤退,就打它们十年,这样一来,它们就伤亡多,受不了,到那时,它就只好心甘情愿地进行和平解决。只要它愿意和平解决,我们就可以结束战争,我们原来是要和平的。”

  “这仗我们有把握打好,不必苏联参加,看家法宝是要留着最后用的。”

  周世钊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它不在朝鲜战场上打,而是派大军从我国海岸登陆,怎么办?”

  毛泽东说:“那它不敢。这样做,我们不怕它。并且我们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它如果向我国进攻,就会引起苏联的参与。苏联参与,不一定派兵来,它可以在几天之间用兵西向,席卷欧洲,欧洲是美国的必争之地,它们要照顾欧洲,自然也就无力入侵我国了。”

  美国的空中优势是周世钊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飞机就曾轰炸过中国边境城镇,以新中国的空军实力而言,是难以阻止美军大规模轰炸的,故此,周世钊向毛泽东发问:“假如美军用飞机滥炸我国的重要都市呢?”毛不加思索地笑答说:“它不敢,因为这同派兵登陆,同是侵略。”

  岁月飞逝。随着时空的转换,以前不少似乎是金科玉律的理论和毋容置疑的答案,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也有很多颇为权威的结论,正在社会上和学术上引起争鸣。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年抗美援朝时,中国承担了本应由苏联承担的国际义务,而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却只提供了装备和技术的支持,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吃了亏。毛泽东当年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他说:“这个仗,我们有力量、有把握打好,不必要苏联参加。你们晓得玩扑克吗?‘大鬼’、‘小鬼’是留着保底的;你们看过剑侠小说吗?看家的法宝是要留着最后用的。我看美帝侵略,一定会要彻底失败。不管它怎样挣扎,终是黔驴技穷,在中朝人民共同抗击之下,他是一定不能得逞的。”毛泽东的一番话消除了两人心中的疑问,他们带着对战争的全新看法离开了中南海。

  “光派别人的儿子去前线打仗,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朝鲜前线的战斗是空前残酷而惨烈的。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保家卫国,血染三千里江山,这其中也包括毛泽东心爱的长子毛岸英。当这个不幸消息传到周世钊的耳朵里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悲痛。作为和毛泽东相交几十年的老朋友,他知道主席一家先后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好几位亲人。现在革命刚刚胜利,正需要下一代去建设的时候,岸英却永远留在了朝鲜。白发人送黑发人,和毛泽东情同手足的周世钊,心里深深地体会到老同学那种难以言表的悲凉和伤感,在后来他和毛泽东的一次闲聊中,周向毛表达了这种想法。那是在60年代,谈话的主题是战争。在不知不觉中,话题转到了朝鲜战争和毛岸英。周世钊不无感慨地说:“岸英死得太早了,如果您不派岸英到朝鲜战场上,我看他是不会牺牲的。”

  对于周世钊的议论,毛泽东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不能这样说……岸英是为保卫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利益,为保卫我们祖国的安全而出国作战的,他是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为保卫世界和平事业而牺牲的。当时我得到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的消息后,我的内心是很难过的。因为我很喜欢岸英这个孩子。岸英牺牲以后,当时有人提议要把他的尸体运回国来安葬,我没有同意。我说岸英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保家卫国而死的,就把他安葬在朝鲜的国土上,让他显示中朝人民的友谊,让中朝人民的友谊万古常青。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到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我是党中央的主席,在那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是极力主张发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后来得到党中央的赞成,作了出兵朝鲜的决定,并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抗美援朝的伟大运动。我作为党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的儿子不派他去朝鲜,又派谁的儿子去呢?光派别人的儿子去前线打仗,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个青年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到农村进行过劳动锻炼,但却没有正式上过战场。青年人就是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要在战斗中成长。基于这些原因,我才派他到朝鲜去的。”

  时光流逝,毛泽东和王季范、周世钊几位老人均已作古。然而,这些虽是片段但却弥足珍贵的谈话,对于我们认识那场遥远的战争,不失为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再见了,亲人,魏巍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毛泽东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激发感情──《…
    《再见了,亲人》分段段意
    《再见了,亲人》写作特点
    《再见了,亲人》难句剖析
    《再见了,亲人》学点聚焦
    《再见了,亲人》学法提示
    《再见了,亲人》句子解析
    《再见了,亲人》学习指导
    《再见了,亲人》中心思想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近义词反义词
    《再见了,亲人》内容分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词语解释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
    以读激情,以情悟文──黄艳碧老师《…
    做了一回“东施”──《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再见了,亲人》课文导学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①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再见了,亲人》电子课本
    《再见了,亲人》教学杂谈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再见了,亲人》片断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参考图片
    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由苦及乐──我教《再见了,亲人》
    新“东施效颦”──《再见了,亲人》…
    我教“雪中送炭”──《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再见了,亲人》教材插图
    《再见了,亲人》助读
    《再见了,亲人》课文简说
    《再见了,亲人》词句解析
    《再见了,亲人》学习目标
    《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
    《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
    《再见了,亲人》综合资料
    《再见了,亲人》课文题解
    赔茶壶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再见了,亲人》阅读提示
    《再见了,亲人》重点问题解析
    《再见了,亲人》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新探
     《再见了亲人》续篇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再见了,亲人》快乐练习:写字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②
    反差中的震撼──《再见了,亲人》的…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梦读《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引读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后记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分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有感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案例反思
    《再见了,亲人》词句教学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课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片段教学
    《再见了,亲人》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再见了,亲人》教后记
    《再见了,亲人》导入语设计
    《再见了,亲人》的抒情方式
    谈《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中主题的体现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