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 朱文玲 【教材分析】 这首词写于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初。当时红军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夹击的困难境地。全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抱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读这首词,应着重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和深刻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学习课文前要对“诗词”的有关知识预习、了解。 2、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在领悟、品评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新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无不与以课文为载体的情感体验有关。设计好授课的导语、结语以及授课的过渡语,对于调动学生体验感受、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诵读、领悟、品评、鉴赏。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同学们同意这种观点吗?(生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诗人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 教学设想: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抗日战争前夜。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的最前线。渡河前,恰逢大雪。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毛泽东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以“雪”为题的壮丽诗篇。请听课文录音。 (放课文背景简介VCD、大屏幕。) 三、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四、课文内容学习 1、请欣赏课文朗诵(微机、大屏幕、课件)。 2、上阕: ⑴ 课文前三句诗人用哪两个词点出了北国风光的特征?修饰限制“冰封、雪飘”的是哪两个词?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怎样理解?在古诗文中,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现的写法叫什么?试举以前学过的课文中“互文”的例子? ⑵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诗人能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也是站在哪里往下看?文中表示看的词是哪个词?这个词一直控制到哪句?对,共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望”就是一个领字。 ⑶ 哪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七句?他读得好在哪里?谁读得比他更好?谁听出她读时给哪些词加了重音?谁能说说这些字加重音的原因?“舞和驰”把山和原写活了,这是什么写法?举个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子? ⑷ “望”是领字,读时应稍顿,后边几句应带有“喜悦、赞美”之情去读,“欲与天公试比高”应读得有豪情、有气魄,请齐读这七句。 ⑸ 诗人并没有满足于对眼前雪景的描写,而是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的景色,谁读一读?“晴日”一词有几层含义?说一说这三句的深刻含义? ⑹ 词的上阕以写什么为主?俗语说“景即是情”,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⑺ 一场普通的雪,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一篇优美的文字,是诗人眼前的景格外美吗?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⑴ 语文的学习贵在积累,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旧的知识,努力让新旧知识浑然一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⑵ 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中领悟诗的内容,在品评诗句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下阕: ⑴ 试分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⑵ 引出的下文中有一个表示感情的词是谁?“惜”一直控制到哪句?共七句,“惜”也是一个领字。读这七句应带有什么感情?生读。 ⑶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哪些人?谁能介绍一下? 这些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所谓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为什么诗人用了一个“惜”字?用文中的话回答。“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武功尚可,文学才华就差些了,成吉思汗更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在诗人心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齐读文章最后三句。 ⑷ 句中的“风流人物”指谁?这三句话有什么什么含义?谁才是诗人心中真正的英雄? ⑸ 下阕的表达方式主要以什么为主?通过议论赞美了谁? ⑹ 齐读课文。 教学设想: 在上阕学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下阕,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五、扩展积累 投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诵读。并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雪”的文章或诗文,课后交流。 教学设想: 培养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巩固知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沁园春·雪,毛泽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