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Q >> 沁园春·长沙 >> 正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陕西省长安市第一中学 李振民     【教学目的】   1、了解思维的一般规律和构思的一般规律。(重点)

  2、 认识宋词对唐诗的发展。(难点)

  3、 与《沁园春·雪》相比,看作者思想的成熟与发展。


【教学方法】   讨论为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沁园春”,词牌名。

  “长沙”,是本词的标题。
  二、范读

  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感受其情感与韵味。


三、讨论

  1、词上阕的陈述对象是什么?

    “橘子洲”。

  2、词人对这个陈述对象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3、通过哪些局部描绘来表现?

    大背景:“独立寒秋”。

    小背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主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总体感受是什么?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上阕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整体印象;细节描绘;总体感受。

    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承:“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下阕以抽象思维为是,那么抽象思维的一般规律又是什么?

    抽象思维的一般规律:话题;阐述;结论。

  7、下阕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从形式上讲是一个转折,从记叙转为议论,议论的话题是“峥嵘岁月”。

  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这个话题的?

    承“百侣”而来,展示老一辈革命家年青的风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酉。”

    转而称颂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热情以及胆识与魄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9、这个话题的结论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扭转乾坤,拯救民族于水火的美好愿望。

 10、以上,就上阕或下阕的内容分析,我们基本上是遵循唐诗的构思格律来分析的。那么,全词的整体构思是否与这一规律相合?

    从全词看。如果说,上阕“独立寒秋……百舸争流”是“起”,接下来的“鹰击长空……谁主沉浮?”是“承”,那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酉。”就是“转”,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则是“合”。

 11、你认为宋词对于唐诗的发展表现在哪个方面?

    宋词继承了唐诗谨严的构思格律,但走出了唐诗句法上太过整齐划一的死板。使诗歌的发展,走向整齐美与错综美的融合,从而适于表现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四、总结全文

  1、和《沁园春·雪》一样,词的上阕以描述为主,陈述的对象是“橘子洲”: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寒秋”,渲染了一种红艳艳的感动、横扫一切的气势和百折不挠的执着。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激扬着一种兴奋激动、坚毅自信的情怀,以及必胜的信念和无尽的活力。

    可以想象,诗人此时心潮澎湃,正要信心百倍地去迎接人生的挑战、社会的挑战,因此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追问,抒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情怀。

    从思路上讲,“起”“承”“转”“合”,天衣无缝;从境界上讲,“立”“看”的振奋与“怅”“问”的求索,互为映衬、相反相成。“独立寒秋”的坚毅深沉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郑重庄严又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2、下阕以议论为主,话题是“峥嵘岁月”: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陈述的对象应该是“峥嵘岁月”,不寻常、不平凡的岁月,可这四个短语告诉读者的只有一个血气方刚、才华横溢的概念,且角度、层次不明,有堆砌之嫌。不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样,不只形式整齐对仗工稳,且内容涵概全面典型,肯定否定客观公正,准确评价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历史事实,互文的修辞手法更平添了一重错落美。

    真正陈述“峥嵘岁月”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而且此时的作者也缺乏应有的豪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并未大胆抒发胸怀天下的抱负。单一个“曾记否”就远不能和“具往矣”的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相比,有种束手束脚(有话不好说,有情不能抒)的感觉。

    当然,此时的毛泽东,还和普通百姓没有质的区别,作为一个政治风云人物的气魄还在酝酿之中。而十年后的《沁园春·雪》就不只是文学创作上的成熟,历经千难万险的磨砺,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的自我塑造,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然就不同凡响。无论是“具往矣”的豪气,还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智者、仁者的风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课外思考题(任选一题,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请谈谈这句诗的内容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联系与区别。

  2、“粪土当年万户侯。”请谈谈这句诗的内容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毛泽东词二首说课稿教案
    《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赏析——《沁园春-…
    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欣赏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赏析】
    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鉴赏《采桑子·重阳》
    品读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
    《采桑子•重阳》教案
    鹤山浮云的课堂实录《采桑子重阳》(
    毛主席诗词注音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原文】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之沁园春  长沙(英文版…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德文翻译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
    沁园春 长沙 1925
    毛泽东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长…
    毛主席 采桑子 重阳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我的课堂我做主”──《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毛泽东…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独领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党的生日忆毛泽东并全韵和毛泽东《沁…
    大气磅礴,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毛泽东发表《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
    《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沁园春 雪》没有反映毛泽东的帝王思…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介…
    沁园春 雪课文研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雪》说课稿2
    《沁园春·雪》【赏析】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我是这样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片断记录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全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原文阅…
    《沁园春 雪》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 雪》说课稿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背景分析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诗歌的趣闻——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沁园春 雪说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雪》说课稿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欣赏
    毛泽东谈判期间才震山城 《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浅说毛泽东《…
    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
    《沁园春·雪》的故事——诗之毛泽东…
    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选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笑傲江湖--《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沁园春·长沙
    娄山关·忆秦娥
    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山居秋暝
    观沧海
    秋词
    诗人·领袖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
    《沁园春·长沙》教学杂谈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
    《沁园春·长沙》结构图表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我教《沁园春·长沙》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沁园春·长沙》新教材新学案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词牌与标题
    《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沁园春·长沙》知识延伸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
    《沁园春·长沙》课文导读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重点概述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写作特点
    《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
    《沁园春·长沙》诵读提示
    沁园春·雪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关于练习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2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问题研究
    《沁园春·长沙》电子教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