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R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正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目标及制定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

 1、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编排在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内容的主题是“信息传播”,文体主要是消息和通讯。按照教材、教参和省编《新课程学习目标检测》,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

 4、学习写消息。

 5、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

 6、掌握采访技巧,能开展简单的采访活动。

具体到本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典型的新闻,又是以记叙为主。结合单元目标及本课的特点分解制定本课两课时的目标为:

第一课时:

 1、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重点)

 3、识记并能够分析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

 1、理解新闻的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以事实说话。

 2、学习新闻的语言特点:正确、简明。

 3、材料的详略、顺序安排上的特点。

 4、学写简单的新闻。

根据第一课时目标,导学设计及意图如下: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解决以下字词:

    荻  锐不可当   要塞   歼灭

   (1、朗读训练  2、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积累字词。----落实课时目标1)

 二、朗读课文,勾划圈点,抓住关键词中心句,思考怎样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表达课文内容:

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着则新闻的内容。

2、用一两句话或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这到题的设计,不要求学生书面回答。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以及和小组同学的讨论,基本能回答正确。1小题的回答照应了标题,2小题的回答应该是导语的内容,3小题的回答是主体部分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很自然的引到对新闻结构的讲解,也即为下一个问题做好了准备。)

 三、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及其作用:

   1、标题:概括(           )

   2、导语:一般是第一句话或第一节,简明地概括报道(   )

 3、主体:是新闻结构的主要部分,它对导语中以披露的新闻要素作(    )

 4、背景和结语:常暗含在主体和导语里。

(在学生回答出二题的基础上,教师自然引导到新闻的结构,并予以比较详细的讲解,是学生明白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所在位置及作用,还要强调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或缺的三部分。使学生对新闻的结构有清楚完整的了解。---落实目标3)

默读全文,用“‖”在下面的序号间隔开导语和主体部分,然后用“|”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并概括层意,完成表格: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 ⒒ ⒓ ⒔ ⒕ ⒖⒗ ⒘

             时间            地点              战况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加强默读训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及主要内容,落实目标2,为下节课进一步学习本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课时训练设计及意图: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延安新华社1947年2月  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2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军队杀害了。

在当众审讯她的时候,阎军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她说:“是!”阎军又问她:“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她回答:“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阎军又问:“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她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这时候阎军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70多岁的老人杨桂子等几个人,又威胁她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办事,就不杀你了。”这位青年女英雄坚定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问:“你真的愿意死?”英勇坚强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在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年,也是这个样子。”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慷慨就义了。

全村的父老,都记下了这个血海深仇。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好女儿。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

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   )段。

3、这则新闻的主体是:(   )段。

4、这则新闻有没有结语,如果有是什么?

(训练设计主要是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新闻的结构来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新闻结构的主要部分,学习阅读新闻,并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时导学设计及意图:

阅读全文,分析、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从文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新闻“迅速及时”的特点?问中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试分析这句话是怎么样体现新闻“实事求是”的特点的?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一特点。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和意图很明确,就是让学生结合上节课的表格,在进一步的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理解新闻的特点,从而落实目标1。)

1、这则新闻的标题,概括了所要报道的事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既交代了渡江部队的(      ),有体现出人民解放军(    )、(     )的气势。“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     )、(    )的大无畏精神。

    2、主体第3层,作者用一系列表动态的词语,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你能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吗?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分析学习新闻语言正确、简洁的特点,从而落实目标2。) 

1、本文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东”“西”的顺序报道?

    2、主体部分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3、主体第2层有一句精辟的议论,你能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吗?

    4、汤恩伯督战无效这一事例,在文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你能结合上下文作简要的分析吗?

(设计这道题的意图是: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想结合记叙文的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这四道题涉及到顺序、详略、表达方式和过度。落实目标3。)

训练设计及意图:

就你知道的社会上、学校或班里发生的事件,写一则新闻。要求:

结构清晰。

有标题、导语、主体且符合新闻的要求。

语言正确、简洁、流畅。

实事求是,不虚构不歪曲事实。

150字左右。 

(设计目的意图:落实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中学写简单新闻。前面所学的东西,最终要落实在写作上,学生如果能把学到的东西正确灵活的运用,比较好的完成这个小写作训练,那这两节课的教学的主要目标就达到了,学为所用是这个训练设计的核心。) 

交流释疑的组织:

1、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简洁明确的交代,让学生学有所本,目标明确,头脑清楚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2、要对学生做必要的方法讲解,让学生有法可依,并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

3、对新闻的结构,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知道,教师要简洁明了地给学生讲解。

4、知道学生读的方法,在认真阅读,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导学内容。

5、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尽量弄清楚自己不清楚不会的问题。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内,倾听学生的交流发言,并做必要的指导,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地方,作为下步释疑的依据。

6、学生讨论交流完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自学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体现兵教兵的,兵强兵的策略。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作精要的讲解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7、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各个环节都要尽最大努力把握好。没有认真读的要提醒他认真读,没有思考的要督促并做一些帮助,字写的认真不认真,答题有什么不规范的要纠正,没有参与讨论的要鼓励他大胆加入进去,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对学习积极的同学,组织好的小组要适时表扬,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交流的一份子,放下架子,真正融入到学生中。

8、要充分发挥各小组语文科代表的作用,自学、交流讨论、成果展示、训练的完成都要让小组长负责组织,使他成为教师教学的真正帮手。保证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并学有所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绽放我们“四步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灿烂光芒。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毛泽东词二首说课稿教案
    《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
    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欣赏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赏析——《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长…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1925
    毛主席诗词注音
    品读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主席 采桑子 重阳
    鹤山浮云的课堂实录《采桑子重阳》(
    鉴赏《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德文翻译
    毛泽东诗词之沁园春  长沙(英文版…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
    【原文】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我是这样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全文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我的课堂我做主”──《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毛泽东发表《沁园春·雪》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长沙》新教材新学案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沁园春·长沙》问题研究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关于练习
    独领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原文阅…
    《沁园春·长沙》电子教材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片断记录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
    诗歌的趣闻——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毛泽东…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课文研讨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党的生日忆毛泽东并全韵和毛泽东《沁…
    沁园春 雪
    《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 雪》没有反映毛泽东的帝王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 雪说课
    大气磅礴,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欣赏
    毛泽东谈判期间才震山城 《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浅说毛泽东《…
    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
    《沁园春·雪》的故事——诗之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教学杂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我教《沁园春·长沙》
    诗人·领袖
    秋词
    观沧海
    山居秋暝
    七律·长征
    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赏析2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赏析
    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
    笑傲江湖--《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说课稿2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诵读提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选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背景分析
    《沁园春·长沙》词牌与标题
    《沁园春·长沙》知识延伸
    《沁园春·长沙》写作特点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
    娄山关·忆秦娥
    《沁园春·长沙》课文导读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重点概述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结构图表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