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R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正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全文气势雄浑的特点,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语言洗炼、详略得当、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及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气势雄浑特点;

2、新闻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读法、提问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全文,感受它的气势,查询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问法导入。

3、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定义;四个特点;结构五部分;消息六要素)。

4、解题(气势)。

5、背景介绍。

6、课文讲读(电头、导语、气势)。

7、小结。

8、布置作业。

(按:此为备忘式要点。)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1、请同学上台给生字词注音:

荻、锐不可当、歼灭、要塞、阻塞、堵塞

2、正音、正字、正义

荻港 dí dāng

锐不可当

获得 huò dàng 当真

歼灭jiān 要塞sài

阡陌 qiān 阻塞sāi

纤维 xiān 堵塞sāi

敷衍塞责sè

(二)讲读新课

1、导入:

同学们,一个星期前我给大家朗读了关于美国9·11事件的报道,这一个多星期来,同学们一定又看了不少新闻,下面请几位同学谈一谈,这一个星期来他看过哪些新闻,看谁知道的事件最多!

(按:从近期重大新闻入手,导入简洁。)

2、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

内容真实

迅速及时

有价值

简明扼要
 

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新闻单元了,我们所说的“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新闻”泛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P165,把消息的定义划下来,通过这个“消息”的定义并结合大家所看过的新闻,大家想一想,新闻(消息)有哪几个特点?(按:实际授课还引入“街谈巷义”对比,并由学生议论、归纳)

明确:1、内容真实 2、迅速及时 3、有价值 4、简明扼要(板书)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消息的结构有五个部分,都是哪五部分呢?(学生回答)不清楚的同学请看课后练习题第二题。那消息的六要素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同时也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3、解题

现在开始讲读课文。这则消息的标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主谓句)主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谓语?(横渡长江)说明的对象?(人民解放军)数量?(百万)地点?(长江)标题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百万、横渡)这个标题准确、简炼地概括了内容,可谓“点晴之笔”或者说是整篇文章的“眼睛”。(按:提出气势提问,抓到本篇要妙。当堂学生齐声回答:横渡,百万;执教者还临场发挥,板书两行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4、电头及导语讲读(插入时代背景、朗读全文,感受全文气势、情感):

(1)下面请大家注意注释①,再看看课文的第一行“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叫“电头”,说明了消息的来源地点?(新华社)时间?(22日22时),体现了消息的什么特点?(迅速及时)

(2)大家知不知道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淮海、辽沈、平津)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歼敌一百多万,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垂死挣扎,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主席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按:此处插入时代背景,设计得好。实际授课改为提问,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末了,又引导学生用“胜利在望,势如破竹”八字归纳。)

(3)下面请一位同学充当我新华社的播音员,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对我解放军取得硕硕战果的喜悦之情和我军胜利在望、势如破竹的昂扬风貌。其他同学注意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按:朗读与文章特点“气势”结合,与情感体验结合,好。当时一生读后,全场鼓掌。)

(4)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的划分。(导语、主体)

导语:第①、②句。主体:第③句到完。

(5)导语中,哪一句话表现了参加战役的人数之多?(“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说明战线之长的是?(“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表现了攻势之凌厉的是?(“冲破敌阵”)写出了渡江范围之广的是?(“西起”“东至”)。短短两句话,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展现了文章的气势,语言简洁流炼,体现了新闻简明扼要的特点。(按:此设计最好,再谈气势,却非简单重复,而是进入分析,分析遗词造句如何表现出了气势雄浑、势如破竹。执教育还将“人数之多”“战线之长”“攻势之凌厉”“范围之广”写到黑板上,每写一句,学生齐声回答文中相应句子,真有点群情激动。)

(6)齐读导语,加深体会(按:(6)紧接(5)而来,再次感受文章的特点和用笔的要妙。当时朗读效果甚佳,教学达到一个高潮。)

5、归纳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闻的相关知识,有新闻的四个特点,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消息的六要素(集体回答),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电头和导语,了解了消息“迅速及时”和“简明扼要”两个特点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文章的雄浑气势如何体现在标题和导语中。

6、布置作业:

①把生字词注音一遍,抄五遍;②做课后练习三、四;③体会主体部分“势如破竹”“气势磅礴”的特点,以便第二课的讨论。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毛泽东词二首说课稿教案
    《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
    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欣赏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赏析——《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长…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1925
    毛主席诗词注音
    品读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主席 采桑子 重阳
    鹤山浮云的课堂实录《采桑子重阳》(
    鉴赏《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德文翻译
    毛泽东诗词之沁园春  长沙(英文版…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
    【原文】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我是这样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全文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我的课堂我做主”──《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毛泽东发表《沁园春·雪》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长沙》新教材新学案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沁园春·长沙》问题研究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关于练习
    独领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原文阅…
    《沁园春·长沙》电子教材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片断记录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
    诗歌的趣闻——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毛泽东…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课文研讨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党的生日忆毛泽东并全韵和毛泽东《沁…
    沁园春 雪
    《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 雪》没有反映毛泽东的帝王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 雪说课
    大气磅礴,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欣赏
    毛泽东谈判期间才震山城 《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浅说毛泽东《…
    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
    《沁园春·雪》的故事——诗之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教学杂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我教《沁园春·长沙》
    诗人·领袖
    秋词
    观沧海
    山居秋暝
    七律·长征
    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赏析2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赏析
    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
    笑傲江湖--《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说课稿2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诵读提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选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
    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背景分析
    《沁园春·长沙》词牌与标题
    《沁园春·长沙》知识延伸
    《沁园春·长沙》写作特点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
    娄山关·忆秦娥
    《沁园春·长沙》课文导读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重点概述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结构图表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