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Q >> 沁园春·长沙 >> 正文

 

[组图]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教案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这两首词都含有深刻的寓意,语言精练优美,但由于创作的时代不同,词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可采用一课一首的教法,引导学生诵读、赏析,在学习中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并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 

毛泽东和毛岸英 alt=毛泽东和毛岸英 hspace=0 src="/works/UploadFiles_8238/200906/20090623170315653.jpg" border=0> 毛泽东和毛岸龙

毛泽东和毛岸英

毛泽东和毛岸青


  教学步骤: 
  一、学习《沁园春•雪》 
  (一)导入新课 
  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塬,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 
  (二)整体感知,品味全词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3.上阕写北方的雪景,祖国江山有哪些可赞之景呢?“望”字领起下文,望到了什么呢?作者是怎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想象的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江山如此多娇”的? 
  4.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5.作者为什么以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为引出下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6.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梳理归纳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二、学习《卜算子•咏梅》 
  (一)由介绍词牌“卜算子”和题目“咏梅”导入。 
  (二)听范读,感知《咏梅》这首词。 
  (三)诵读、点拨、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拨分析 
  ①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梅是怎样开的?通过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梅花在冬季开得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又将会怎样呢?像《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吗?是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③此词用的是什么手法?词的意境美在哪里? 
  ④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A.疏通全词大意。 
  B.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C.两首词的相同点在哪里? 
  (a.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b.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c.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D.两首词的不同点在哪里? 
  (a.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b.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是低沉孤高的。)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运用阅读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陆游“咏梅”词与毛泽东“咏梅”词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熟读感悟 
  1.播放雪景图片,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谈感受。 
  2.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二、体悟交流 
  1.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2.师生讨论。教师作好点拨、总结,突出《沁园春•雪》一词的立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3.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三、诵读两首《卜算子•咏梅》 
  1.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2.介绍两位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他们的个性特征。 
  比较赏析《卜算子•咏梅》应注意:(1)两首词的上阕分别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形象特征?(2)下阕分别表现出梅花怎样不同的精神气质? 
  四、归纳两首词中的梅花形象,词人都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气质。 
  五、再读这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毛泽东这两首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注意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诵、背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步骤: 
  一、教师范读或放《沁园春•雪》的录音。 
  二、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 
  三、启发学生概括上下阕的大意,了解上阕与下阕的联系,结合历史背景,领悟词作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词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对表现思想主题的作用。 
  五、结合词的主题,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 
  六、由感知毛泽东诗词的不同,引入另一种风格的词《卜算子•咏梅》。 
  七、诵读、点拨、赏析 
  1.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却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拓展想象,作者赋予了梅花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4.对比赏析陆游的词,从词中所刻的梅花形象和所表现的梅花的精神品质入手。 
  5.理解背诵这两首词。 
  【资料整合平台】 
  《沁园春•雪》创作和发表的背景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后,又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雪》,高度概括了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迎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政治形势。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掩饰其阴谋,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面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军事摩擦。毛泽东高瞻远瞩,不计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在渝期间,著名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求词,于是毛泽东就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后来便发表在《新华日报》上,柳亚子也和了一首《沁园春》:“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带,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沁园春•雪》在重庆一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并教育了广大革命群众和民主进步人士,使他们认清了形势,坚定了信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组图]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毛泽东词二首说课稿教案
    《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
    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赏析——《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欣赏
    《沁园春.长沙》赏析
    《采桑子•重阳》教案
    沁园春 长沙 1925
    毛主席 采桑子 重阳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品读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德文翻译
    鹤山浮云的课堂实录《采桑子重阳》(
    毛主席诗词注音
    毛泽东诗词之沁园春  长沙(英文版…
    鉴赏《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长…
    【原文】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独领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我的课堂我做主”──《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党的生日忆毛泽东并全韵和毛泽东《沁…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大气磅礴,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毛泽东发表《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
    《沁园春 雪》没有反映毛泽东的帝王思…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介…
    沁园春 雪课文研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长沙》电子教材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赏析】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沁园春·雪》说课稿2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片断记录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全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原文阅…
    诗歌的趣闻——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说课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沁园春·长沙》关于练习
    《沁园春 雪》说课稿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背景分析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我是这样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雪》说课稿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欣赏
    毛泽东谈判期间才震山城 《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浅说毛泽东《…
    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
    《沁园春·雪》的故事——诗之毛泽东…
    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选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笑傲江湖--《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山居秋暝
    观沧海
    秋词
    诗人·领袖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杂谈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我教《沁园春·长沙》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沁园春·长沙》重点概述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新教材新学案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词牌与标题
    《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沁园春·长沙》知识延伸
    《沁园春·长沙》诵读提示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写作特点
    《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
    《沁园春·长沙》结构图表
    《沁园春·长沙》课文导读
    娄山关·忆秦娥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赏析2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问题研究
    《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