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本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篇具有浓浓人性美的文章。透过“搭石”,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在默默中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二、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进行换位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虽然和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但是孩子是热情善良的,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换位成热心的老人、年轻人等不同角色的乡亲欺侮体验,从而深入体验心情的变化,激发起学生想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的愿望。另一方面,我以自主提问、自主释疑贯穿整堂课,重点围绕“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怎么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尝试让学生在读中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入情入境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在品读中让学生在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美、真情美,在平凡中感受美、发现美、体现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我力求在浓浓的人文情怀关爱中,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心灵和情感的熏陶而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启迪。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去感受美、欣赏美、寻找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黑板前地上画踏石。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汛期”、“山洪暴发”、“脱鞋绾裤”、“联结”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乡亲们一心为别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1、质疑“搭石”,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你头脑里有什么问题跳出来?
(答案预设: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2、初读课文,初探“搭石”。
(1)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要求至少读三遍,第一遍放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第三遍默读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2)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山洪暴发 脱鞋绾裤 间隔 谴责 懒惰 俗语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伏下 联结)
通过自读,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大概了解,试着猜一猜。
顺机出示有关词句,读通句子,明白理解词语往往是前后联系。
(3)指名接读课文。
3、走近“搭石”,初解疑问。
(1)通过自读,你解决了哪个疑问?(同桌讨论)
(2)交流汇报,学习第1、5自然段。
▲“什么是搭石?”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想象画画,指名上来画——课件出示搭石图片——用叙述的语气读)
读着读着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搭石?”
(出示: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必须脱鞋绾裤。)
理解“汛期”、“山洪暴发”、“脱鞋绾裤”等词语的意思,强调“暴”的写法,师范写生跟写。
▲ “搭石有什么用?”
用“有了搭石人们 ”说话。
(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理解“联结”意思。
又产生了什么问题?(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怎么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个问题我们到下节课来细细探究。
2、指导书写,巩固学习。
裤,衣字旁
“伏”容易写漏一点。
“暴”上中下结构,注意下面的写法。师范写暴字(撇捺要舒展一点。)生书写。
“衡”“涨”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怎么样?师范写衡。(中间注意紧凑,中间下面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惰”下面的月字撇变成竖。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美好画面,品味平实语言中透露出来的人性美。
2、学习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乡亲们一心为别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回顾课文。
(1)复习词语:
出示;山洪暴发 脱鞋绾裤 间隔 谴责 懒惰 俗语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联结
(开火车读——写字中易错的字再次强调,如“暴、惰”——分男女读)
(2)各自挑选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醒:说主要内容要说清楚大概的意思,语言简洁明了。
(3)回顾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出示: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怎么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呢?)
2、深探“搭石”,悟人性美。
(1)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几块石头,却搭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搭出了浓浓的爱意,搭出了美好的情感。自由读2、3、4自然段,抓住你最感动的那道风景线,那幅画面,划划读读,想象画面去寻找答案吧!
(出示:搭石搭出了 美,搭石搭出了 情。)
(2)找出自己欣赏的那道风景,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寻找的答案。
(3)交流汇报,指导朗读。
▲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
(责任美,关爱情……)
理解“谴责”的意思:责备。
换位思考师采访;你这是多管闲事吗?
指导朗读:热心地来谴责谴责吧!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勤劳美、责任美、关爱情……)
尤其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无论……只要……一定……直到……)
换位思考,师采访学生:你既然有急事为什么还停下来呢?你能过就行,别人觉得不稳别人会搭呀,再说你年纪这么大了。
用上述句式模仿说话。
▲出示:“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协调美、和谐美、节奏美,关爱情……)
尤其从哪儿感受到那美美的节奏感,那心灵相同的和谐美?(点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如何?
请几位同学上台模仿体验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甚至可以加上“踢达,踢达”或“一二,一二”等和谐声。
齐读,读出我们这么多人齐过桥的协调美,和谐美,韵律美。
说说“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
▲出示:“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谦让美、关爱情……)
▲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敬老美、关爱情……)
指导朗读;你就是哪个热心肠的年轻人呀,让你弯下腰轻轻背起身边的老人吧!(指名读——范读——分男女读——齐读)
想象画面,再现美景:(出示:假如 ,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4)看板书你又发现什么?
是呀,这看似平凡的搭石里却包含着人间最美的人性美,包含着人间最纯、最无私、最高尚的关爱情呀!
(5)再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相信你一定有饱含更多的申请,更多的感动,更多的遐想。齐读。
3、换位“搭石”,情感蔓延。
目睹了这一幕幕感动人心的画面,聆听了一句句暖人心的话语,夜深了,人们入睡了,搭石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对话呢?写下来。
板书设计:
搭石
责任 关爱 协调 谦让 敬老 ……
人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