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正文

 

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想之二

有了目标,接下来就是教学构思了。关于本文的构思,想了好几种版本:

版本一:惯用的教学过程:揭题导入,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思考几个问题),重点研读(研读交流初读时的问题,结合朗读指导),体会哲理,课外延伸。

版本二:先理解题目所包涵的意义,由此引出课文最后一段,明白人生哲理。再由这个人生哲理回到那段人生经历,让学生在读悟中感受他是怎样得到这个宝贵的经验的。

版本三:揭题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自由质疑,在质疑的基础上梳理学生的问题,然后抓住一个切入口深入文本去体验,去感悟(受于永正老师《飞夺泸定》课堂实录启发)

版本四: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作指导,分别就历险和脱险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汇报探究结果,在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做适当的引导。

版本四:刚刚学习了《将相和》的人物评价,从人物评价开始,由人物评价把自己对人物的感受说出来,从而懂得人生哲理。

课堂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怎样的设计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当然前提还是我能驾驭的,否则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会被我鼓捣得一团糟。我一个一个分析各种版本的利弊,版本一似乎太老套了。我当然知道我上的课只能也只能算是一堂研讨课,但因为有了那么一个称谓,就要称呼其为示范课,既然是示范课,总得有一点可以示范的地方,所以这立马被否定了。版本二打破了全文的结构,应该说挺好的。但是,学生没有先前的感悟,没有情感的积淀,这样的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处理可能会削弱学生对这个人生意义的感悟,也就直接导致他们只是课堂内学学而已,而不知道怎么在生活中应用,这有违于我的初衷,这个也否定了。版本三我觉得很好,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文中可抓的点也不少,比如两次“啜泣”。从一个点出发,以点带面达成目标。但是这样的设计,预设的少,生成性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教师有老到的教学机智,这是我的缺陷,只好退而避之。版本四通过人物评价去感悟。要评价人物就要认识不同人物,就要进入文本。评价我就要亲历一番“我”的心理历程,这样能感受到我历险前后的巨大变化,感受我巨大的成功感,懂得文章的哲理。评价我的父亲,就能懂得父亲这种特殊的爱,父亲对我的帮助。还有从正反两方面对杰利的评价,对内德等4个小伙伴的评价,对母亲的评价。在评价中,在对比的评价中,感受父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爱,知道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伙伴们的不同表现感受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而不是嘲笑玩弄,渗透互助的教育。但这样的处理不适合于我班的实际,他们还不能客观地去评判,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较弱(这是我平时训练不够),而且这种设计表现在课堂上随意性太大,也很难组织,我也不敢尝试。

于是,再动手术,再思考,几易其稿。为了进一步加深体会,我到网上查找了莫顿·亨特的资料,结果有关他本人的资料却不多,只知道他是美国作家,再就是他成为孤胆英雄的一段简介。却让我发现这篇文章竟然是人教版的初一教材。本身已经觉得这篇文章难度太大,现在又是把初一的教材拿来给我们这班基础不大好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行吗?我想打退堂鼓。然而,前期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也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设计,想放弃重起炉灶似乎于心不忍,也不舍得忍痛割爱,而最重要的还是不想放弃我的初衷,我要让孩子们懂得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我最终定下的方案就是今天呈现给大家的。

一开始就用亨特成为孤胆英雄的那段故事导入。关于揭题,也有过其他几种设计,设计一直接揭题,直奔主题,这种设计现在比较流行,称为返璞归真吧;设计二由跟本文主旨切合的名言警句入手引出课题;设计三由生活中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获得成功的事例引出课题。几种设计比较后,我选择了故事导入。原因有:亨特成为孤胆英雄就是靠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验,通过这样的故事为课文的感悟打下伏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它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前后融会贯通。学生的很多能力都在老师的巧妙的设计中不知不觉获得的。所以,我这样设计的另一个意图是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老师让我们猜想作者,那肯定是文章的作者了,学会前后联系着分析解决问题。当然,故事的引入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整个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因为教学的容量太大,所以我把常规的初读内容都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完成,然后只安排检查环节解决主要内容和分段,至于词语的理解则在文本理解中结合。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应该也完全应该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比如字词的学习,比如分段和概括主要内容,这是六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不过不好意思的是今天那个男生两次读错了两个字,原因是我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他们正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因为一直信任他们,也就忘了跟他们强调了,由此提醒我工作要细致。

从学生概括的主要内容入手,直接进入文本的感悟,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我孤身一人缩在狭小的岩石架上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本来想设置一个类似的意境,出示一个悬崖的面,用音乐做渲染,这样会加深学生的感受,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极度恐惧之外的无助、无奈、委屈、迷茫、后悔。可惜自己是音盲,这样的音乐也不容易找到,只好作罢。

这一环节安排的目的是为后文感受人生哲理打下基础的。正因为有强烈的反差,这人生意义才感受得那么强烈,才那么牢记在心,才那么屡次使用。所以我要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亨特,去亲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真切感受我的复杂内心世界,我采用了朗读感悟的方法,在朗读中一次次感受我的复杂的情感,我的极度的恐惧。

在做好情感的铺垫之后,就转入文中的重点段——脱险,设计的意图是通过朗读感受父亲博大精深的爱,感受父亲睿智的教育方式:一开始父亲没有责备儿子不听话,而是用拉家常的方式对孩子说晚饭做好了,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让孩子紧张恐惧的心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父亲真是一位高明的心理辅导师),然后安慰“我”,“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还不断鼓励“我”,给与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好”,“很好”。在此基础上,假设如果父亲直接把我抱下来,那么我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人生呢?在对比中体验父子情深。就因为“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从父亲再转入到我,我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容易找到了“你能办得到”,“这似乎能办得到”,“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巨大的成就感”,在心理变化的过程中,和亨特一起享受这种巨大的成就感,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并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当然,以读带悟永远是语文教学不可取代的好方法,所以这理解的同时安排了朗读训练,除个别读外还安排了分角色朗读,特别要注意到我的心理变化怎样通过朗读得到表现。

理解哲理最终要他们学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所以在这里我设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你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用上和没用上这个哲理的例子,在举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后,打出一位只度过十九个短暂春秋的残疾少年吴强对此更深理解的一首诗《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没了下一步,于是就没了路……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作为全文的总结,也回应开头的导入。

设计考虑是比较周全的,愿望是美好的,只是因为能力的限制,教学机智的不足,没能实现我的全部教学意图,很感惭愧,只有不断努力了。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想之二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研讨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合作探究
    走一步,再走一步·ABC测试卷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赏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法导引
    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走一步 再走一步》课堂教学案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心理描写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永远忘不了…
    《《走一步,再走一步》词语解释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心思想、段落…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2
    《走一步,再走一步》案例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过程
    战胜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续…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案例分…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
    《走一步,再走一步》听课记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童心与天气──浅析《走一步,再走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再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新的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续…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本剧
    勇敢些,再勇敢些
    《走一步,再走一步》问题探究
    《走一步,再走一步》典型例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三得
    从《走一步,再走一步》谈后进生的教…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全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简析
    “有必要同情弱者吗”──《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反思
    缺少照应、美中不足──《走一步、再…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挑战逆境 铸造人格──《走一步,再…
    巧设主问题,激活课堂阅读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心得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电子教材
    《走一步,再走一步》整体把握
    《走一步,再走一步》问题研究
    《走一步,再走一步》研讨与练习说明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建议
    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想…
    缺乏人情味与折射独立精神──《走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后记
    我的祈祷
    九个做人好习惯
    面对挫折使你更成熟
    信念是一粒种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素质教育新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建议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作特色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背景知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要点
    《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字注音
    《走一步,再走一步》多音字辨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形近字辨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词语解释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本剧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重难点突破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心意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作特点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案例及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导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结构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走一步…
    具有语文味儿的对话最美──《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备从学生 教以特色──《走一步,再…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