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初体验 ──《马说》课堂教学探究体会 安徽省池州市广德县基安私立中学 朱仕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不再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规律。必然呼唤新教材与新教法的出现,新教材所体现的是一种自主,探究式教学,这也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 什么是探究式学习?简单说,就是指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这是探究式的定义,如何让学生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其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针对语文教学,实施探究教学是我们的向往,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又经常忽视了探究式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思路,而用得较多的往往是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基本功,以及在教育当中的敏锐洞察力,实际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掌握了知识,丢掉了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探究式教学大相径庭。 新教材实施几年来,大家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很有幸我结识了探究式教学。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探究是一种涉及形成问题、观察、建立假设、分析数据、解释预测、作结论等多侧面的复杂活动,从师生所起作用程度的不同来看,可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 一、定向探究 所谓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它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的概念或原理,由学生自己发现它与具体事例的联系的探究。 下面是我在现行初二教材《马说》中的探究,采用的是定向探究。 1、导课。出示关于“马”的成语,引导学生课下多积累。在出示“伯乐相马”个成语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学生听得很有兴趣,从而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 ⑴ 韩愈简介。 ⑵ 和韩愈相关的“唐宋八大家”,并让学生总结简单的记忆方式:“三苏”、“韩柳”、曾巩、王安石。 ⑶ 和文章有关的“说”这种文体。 3、自学: ⑴ 初读感知,并出示自学目标:找出文中所有的通假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 ⑵ 精读品味,问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困难,学生答: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精读文章,分小组合作探究文章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文中“之”“而”字的用法。 ⑶ 细读感悟。自学目标:你如何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样的观点? 4、总结。对课堂涉及到的问题和后来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并拓展到现在的人才观。 这是我在《马说》这篇课文里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些偏的,或者没有意义的问题。但大部分同学都能既动脑又动手。从这堂课里面,我觉得在定向探究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⑴ 开课艺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欣赏文章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个让学生既能感兴趣,又能对理解课文起到一定作用的导课。所以在考虑这两个因素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几个有意思的成语让学生分析──“马到成功”“马马虎虎”“风马牛不相及”,最后出示和课文有关的“伯乐相马”,因为许多学生不了解这个成语,我和大家讲了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很自然的导入了课文。当然,我觉得不管是定向探究还是自由探究,一个好的导入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从人的正常心理来看,一开始就对一个事物感兴趣,必然想了解整个过程。现在有很多老师设计的导课语优美,简洁。我个人认为导入不一定要多优美的语言,关键在于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对每一课的导语都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万紫千红的花〉这篇课文里,我到化学实验室借来了实验仪器,结果大家都很感兴趣,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对初三化学的兴趣。课下许多同学来找我,我让他们亲手操作了。学生在愉快中掌握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⑵ 问题的设置艺术:因为定向探究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那么要做到有意义的探究,老师就必须精心设计对学生有引导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既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要和文章有一定联系,否则也是“风马牛不相及”,换句话说,就是要值得探究。上次看到一篇关于“洋思模式”的报道,由于他们是集体备课,一位老师因为设置一个问题而想了几天。这使我感受颇深,一个好的问题可能使课堂出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文章是“死”的,问题却是“活”的。在《马说》里面,我一直在想如何设置一个有意义探究的问题,最后在细读感悟里面,我就作者所批判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能联系课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⑶ 总结归纳艺术:总结环节是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有条有理,就给予肯定,老师可将要点写在黑板上;反之答案较偏激或与内容无关的,可从正面引导,但绝不正面否定。学生回答完以后,老师先条理化,再归纳,最后总结。这样,可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获得理解,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虽然定向探究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帮助,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以及假设,推理时,教师起着引导而不是代替的作用。换言之,开展定向探究教学时,教师不是直接施教,而是尊重学生自己的判断和创见,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进行定向探究学习时,教师并未为他们铺平学习的道路,自己仍需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自由探究 所谓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开展自由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程序,收集资料,检验假设,直到最后作出结论。 针对自由探究,我选择了初一的《马》,具体过程如下: 1、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关于马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谈谈看完后的感受。 2、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生字词,由学生解答。 3、出示自学目标:与作者一起,感受两种生存状态下马的不同命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词句画出来,写上批注。) 4、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然后归纳总结。) 5、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么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哪些不知道的?或者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都可以提出来。(学生自由提问,老师记录。对于一些非常简单的可以当场解决。提完以后,可归纳整理,最后由学生讨论完成,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老师可作适当引导。) 6、在学生的疑惑都解决了,将预先准备的两个带有总结性的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⑴ 展示“美的舞台”:一匹家马,一匹野马。比较一下谁更美? ⑵ 如果你是一匹马,你将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为什么? 7、总结。课外拓展:课下可以写一个你最熟悉的动物,但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在自由探究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因而从这一点而言,自由探究与定向探究是不同的。自由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所以当学生从事一定的定向探究,学习知道如何着手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获得某门学科的相应知识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事自由探究。 在《马》这篇课文的设计中,最后探究的两个问题是我预先设计的,这又是定向探究。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准备工作,如果在课堂上问题探究的较多,我可以不用这些问题。当然,从后来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两个问题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兴趣也非常大。从这里,我感觉定向探究和自由探究实质上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定向探究是自由探究的基础,可以说,学生没有开始的定向探究就没有后来的自由探究。自由探究是定向探究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定向探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从定向探究到自由探究,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小,学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当然,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新课程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对教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能真正的领悟探究式教学的真谛,我们必将适应未来的教学。以上是我在初次体验探究式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最后我想引用屈原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心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马说,韩愈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探究式教学初体验──《马说》课堂教学探究体会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