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M >> 马说 >> 正文

 

《马说》教学实录及教后记

马说》教学实录及教后记   吉林省白山市八道奖区第九中学 陈 平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刚才我在外面跟大家聊天,发现我们班有一些同学是属马的,是不是?有多少同学呀?(一些学生举手)我觉得我和这些同学格外地有缘份。因为我大老远地赶到这儿来,讲的是《马说》,正好,又有一些同学属马。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马的话题,特别是关于千里马的话题。现在我就把课文读一读,读的过程中,请大家为课文正音,读完后看能不能回答,千里马有怎样的特征?

  (师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千里马有怎样的特征?

  生:千里马跑得非常快。

  师:非常好。抓住了最本质的特征。千里马日行千里,一定还有别的特征。

  生:千里马吃得多。

  师:千里马吃得多。有特异的功能必然就有特殊的要求。吃得有多多?大家一起用课文的话说。

  生(齐):一食或尽粟一石。

  师:是呀。一食或尽粟一石。那个“粟”就是粮食,一顿饭就要吃一石粮食。一石是多少?我查了字典,一石等于十斗。那么一斗是多少呢?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一合等于多少呢?我就继续查。一合等于十分之一升。(笑声)你们满意了吗?不满意?那么在这儿我就卖个关子,大家下去后继续查,看看我国古代计量单位,一合到底是多少?这是老师布置的一个小任务。好了,千里马是如此神骏,而且又食量惊人,让我们非常神往,很想见见千里马。但这篇文章却给我们讲述了千里马的种种遭遇。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

  (生举手)

  师:第一个举手的是男同学。

  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师: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第一个给出答案的是男同学。我们今天在课堂上男女生竞赛正式启动,我给男同学先上一颗星。我还想问一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祗”是什么意思?

  生:只是。

  师:很好。“祗”和现在的“只”是一样的意思,只是字形不同。现在谁帮我解释一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是什么意思?(生举手)又是男同学先举手。

  生:只好屈辱地呆在养马的人的手里。

  师:很好的解释。“奴隶人”就是下人、养马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千里马的本领,所以千里马就只好屈辱地呆在他们的手里。还有其它的遭遇吗?

  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师:你能不能给我们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虽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骏美的外貌表现不出来。

  师:很好。刚才他有一个字字音读得不准,大家听出来没有?

  生:见(xiàn)。

  师:见(xiàn),女同学反应很快。“见”读表现的现,是个通假字。(板书:见)也给女同学加一颗星。还有别的遭遇吗?

  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师:你也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

  生:驾驶它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按照它的食量来喂养它,它叫的时候也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师:好,请坐。喂马的人偏偏是一些不理解马的人。刚刚大家听到她的解释有一点点小问题。发现了吗?“策”是什么意思呀?(板书:策)驾驶呀?我们驾驶一匹马呀?合适吗?(生议论)大声说,是马鞭还是鞭打?是鞭打。“策”在这篇文章里有两个意思。“策之不以其道”的“策”是鞭打,我们往下看,还有一句,“执策而临之”的“策”是马鞭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来总结一下千里马到底有哪些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生就这样庸碌地度过了,没有施展才华。吃不饱,力气不足,没有办法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且它遇到的都是不了解它的人。全文都覆盖着千里马的种种遭遇。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对千里马遭遇的血泪控诉。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会感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呀?

  生:同情。

  师:同情千里马是不是?现在我们就读一读这篇文章好吗?让们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也传递给听课的老师,让老师们也能通过大家的朗读为千里马掬一把同情之泪吧。看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诵读魅力。

  (生朗读课文)

  师:非常好!特别是最后一段,那句“呜呼“,那种感慨读得非常好。我还请同学们注意第二段。第二段中有多少个”不”呀,一连串否定的排比句写出了千里马的种种不如意。我们就带着这种情感把第二段再朗读一次。

  (生朗读第二段)

  师:非常好。我现在想问一问,有没有没懂的字请提出来。有没有?没有吗?那老师就问你们了。准备好应对了。“一食或”“或”的意思是什么?(板书:或)

  生:“或”的意思是有时。

  师:很好,是有时。我们现在的“或”意思是“或者”,“或许”。再考大家一个,“是马也”“是”是什么意思?(板书:是)

  生:是“虽然”的意思。

  师:“是”是“虽然”的意思,同意吗?

  生:是“这样”的意思。

  师: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现在说“我是中学生”就不是这样的意思了。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我还想问一下,“食马者”“食”是什么意思?(板书:食)

  生:饲养的意思。

  师:食是个通假字,它的意思是“饲养“。那么“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食”呢?

  生:一顿。

  师:吃一顿。一食就是吃一顿,因为古代没有量词,这儿的“顿”是我们加上的。很好,我现在发现大家已经掌握了这里面的许多重点的词。我非常满意。如果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只是认为它原原本本地呈现了千里马的不幸的遭遇,那它就没有那么深刻,没有那么受人喜爱,我们的阅读也只是浮在表面上,没有贴近作者的心灵。我想深入地问一个问题,千里马有种种不幸遭遇,那么到底谁应当为它负责呢?

  生:奴隶人。

  师:奴隶人。好,能不能多说两句,为什么奴隶人该为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呢?

  生: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把千里马当常马看待。还嫌它们吃得多,认为它们不是一匹好马。

  师:还有没有别的细节,这些奴隶人还怎么对待千里马?

  生:还用鞭子鞭打它。

  师:还有吗?奴隶人对千里马除了没有让它吃饱,还用鞭子抽打它,还有别的吗?

  生:他与千里马没有心灵的交流。

  师:多好的句子呀!与千里马没有心灵的交流。多好的回答!文中有哪一句话写到了这一点?

  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师:是呀,千里马身体上受摧残,精神又得不到交流的机会,所以千里马又可怜又孤独寂寞。那么这样的食马者,我们对他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憎恨。

  生:鄙视。

  师:还有吗?

  生:还有嘲讽。

  师:体会得非常好。我想作者也会是这种心情。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这些心情、这些情绪,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把这些不满、嘲讽的情绪流露在我们的朗读中。现在我们放声地、自由地读第三自然段。现在开始。

  (生读第三段)

  师:好,读完了,谁愿意把你们的朗诵表演给大家,谁愿意试试?认为我最能体现这种情绪,最能读出来,我最想读给大家听,谁来试试?

  (一男生读第三段)

  师:给点掌声鼓励一下。(生鼓掌)读出了愤懑。还有谁再来试,能和他处理得不一样,用另一种方式也能读出来?好,这回有女生来挑战了。

  (一女生读第三段)

  师:很好。男同学和女同学读得都非常好。我们注意到没有,这一段前面三句是什么句式?

  生:排比句。

  师:是排比句。作者用排比句式来强化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我们要把排比句的那种气势读出来。接下来大家看一看“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是什么口气?你想想那个食马者就站在千里马的旁边,这时候他的那个自以为是的情态就露出来了。但是作者接着说:“其真无马邪?”这个问号要读出味道来。这个问号表明作者反对天下无马的说法,是不是?最后得出的结论落在“其真不知马也”。我们一起来把第三自然读一次。策之不以其道,一──二──

  (生齐读第三段)

  师:非常好。我们用一分钟把这一段背下来,谁背好了就举手。

  (生背书,陆续举手)

  师:请一位同学试着为大家背一遍,谁有这个勇气?

  (一男生背)

  师:非常好,越背越自信了。要给男孩子加一颗星,女孩子有吗?还有谁愿意背吗?

  (又一男生背)

  师:非常好。女孩子们加油呀。希望下一个环节女孩子要多举手呀。好了,这个食马者要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还有人要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吗?

  生:认识马的人。

  师:认识马的人我们都叫他们什么呀?

  生:伯乐。

  师:伯乐为什么要对千里马负责呀?

  生:因为他没有认出千里马。

  师:因为他没有发现,很多千里马被埋没了,是不是?那么作者对伯乐是一种什么情感啊?因为伯乐在这个世上太少了,作者多么渴望世上多一些伯乐呀!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伯乐作用的强调?这么多同学举手,来,一起说。

  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大家注意了,“然后”这个词和今天的“然后”有一些区别,(板书:然后)“然后”在这里是“这以后”的意思,世上先有伯乐,这以后才有了千里马。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作者对伯乐作用的肯定。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想一想,世上先有伯乐再有千里马,你同意吗?我想调查一下,同意的同学请举手。(部分同学举手)那么不举手的同学就是不同意了。好,想一想,用什么理由怎样来说服对方。我们请这两大组中所有同意作者观点的同学和另两大组中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同学进行一场辩论,看看谁能取胜。同意的一派先发言。

  生:因为没有伯乐就不能发现千里马的才能,千里马就会在奴隶人手中受到残害。

  师:是呀。没有伯乐就没有发现啊。

  生:我觉得先有千里马才会有伯乐,没有千里马,你伯乐发现什么呢?这里说了这么多千里马,韩愈知道它们是千里马,是否是因为有了伯乐的发现呢?

  师:你说的关键的一句话是──没有千里马,伯乐发现什么呀?非常好的句子。还有人反驳吗?或者这一边同学继续陈述观点,看哪一边同学可以获胜啊。

  生: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会被不认识马的人粗暴地对待,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好好地利用它。

  师:没有好好利用它,好,请坐。

  生:因为千里马如果没有落入人的手中,它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照样可以成为千里马。(众笑)

  师:我觉得下面的老师很喜欢你的回答,它自己生活,它也是千里马啊,是不是?

  生:可是千里马自由地生活,肯定有一天会被人逮住,如果没有伯乐的话,它成为千里马是不可能的。(众鼓掌)

  师:她说话多精炼啊!千里马有一种依赖惰性。说得多好,连对手都为她鼓掌呢。

  生:如果那是一匹千里马的话,也不需要伯乐的发现,因为一块金子总会发光的。(众笑、鼓掌)

  师:我现在宣布,这场辨论到这里暂停,我不能说停止。因为辩论还没有结束,双方论点都很充分。我们在这儿是针锋相对的辩论,可是韩愈却在那儿斩钉截铁地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你们要联系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要善于运用各方面的信息。

  生:因为没有伯乐,千里就会和常马一样看待,就不能享受千里马的待遇,就不能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所以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你倒戈投降了?(笑声)他这是赞同韩愈的观点是不是?我是想问究竟是什么使韩愈毫不怀疑自己的观点?谁能联系我们的材料来说一说?请。

  生:因为韩愈曾几次请宰相提拔自己,但宰相都没有提拔,韩愈就觉得自己是千里马没有被发现。

  师:很好。很多人就是因为自己有切身遭遇,写出的文章才真切动人,是不是?他格外有体会,所以他呼唤伯乐。我们再想想,还有谁要为千里马的遭遇负责吗?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说,如果我们同学现在学习成绩不够好,那么谁来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成绩负责呀?老师没有重视我,家长没有提供好的环境?──

  生(齐):自己。

  师:还有千里马自己。千里马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呢?你觉得它该怎么做呢?

  生:千里马要经常表现自己的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千里马。

  师:非常好!千里马一定要表现,而不是像文章说得那样──“才美不外见”。是不是?所以我们说,千里马自己也要为自己这样的遭遇负责。这么多角色都要为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伯乐太少了,太罕见了,食马者、驭马者不懂得它,而千里马自身又“才美不外见”,是不是?我觉得我们现在才算读懂了这篇文章,领会了作者的真正意图。读完之后我们归结一下,这篇文章名义上是在写马,其实是在写人。马中的精品是千里马(板书:马──千里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书: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丰富的情感和意图。(板书:寓意寄情)现在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这篇文章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虽然它的语句很朴素,显得其貌不扬,但是它自有它的动人之处,它很美,它美在哪里呢?它美在节奏是那么地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它美在这里面有丰富的情感,而这情感可能往往只寄寓在一个字里面,是那么地深沉含蓄;它美在说的是马,意思却是指人,那种需要我们意会的一种感觉。我很希望和你们分享这份美感,由衷地希望你们也喜欢这篇文章。我们想,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其实也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同意是吧?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韩愈的无限委屈,有感觉吗?有人说,这篇文章就是韩愈把这种怀才不遇的情感流露在这篇文章中了,大家能不能和韩愈贴心地说两句话,你想对韩愈说点什么呢?在进教室之前,我送给大家的小礼物是每人一张白纸,现在我希望大家把这份礼物回馈给我,写几句送给韩愈的话,开始。谁写好了就举手给我看。看谁写得话最贴心,看谁文思敏捷,看谁写得最有文采。谁将是最快完成的人呢?

  (生书写,师巡视,生陆续举手)

  师:我们先把这位男生的观点展示给大家看。(投影)“纵使统治者不识人才,你也可以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努力吧!”(鼓掌)听到了吗?老师们都在为你们鼓掌呢,你们是最棒的。这位女同学简直是写了一首诗,“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总会被发掘,时间因人而异,人生总会有精彩,耐心等待,伯乐随后就到!”(笑声、掌声)非常好,继续,还有谁?还有谁愿意把你写的给大家看,哦,真了不起!“天生我材必有用”,谁的句子?

  生:李白

  师:李白的句子。“不必气馁,终有一天,有人会发现你的才能,了解你的无奈。”这话说得多贴心啊!(笑声)我感觉到我很想继续看你们写的文字,你们写得是那么恳切,你们的心地是那么地善良,你们是如此地善解人意。我想千载之下,以千里马自居的韩愈一定会为遇到了你们这样的伯乐、这样的知音而倍感快慰,来宽慰他在他那个朝代所没有拥有的一份理解。我也写了几句话,和你们的角度不大一样。“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吗?谁是谁的上帝?(掌声)如果我们把人生成败的裁度权仅仅放在伯乐一人身上,那么伯乐会不会因为拥有了特权而枉断优劣?”(掌声)非常感谢大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符合事实逻辑吗?”对照“是金子就会发光”这句刚才那位同学告诉我们的名言,我们可不可以说“是千里马终会驰骋”呢?只要你是千里马,就尽情去驰骋吧!

  我很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我不仅带给了大家一些文言实词的积累,不仅看到了大家竞赛意识的高涨,不仅和大家分享了一份美感,而且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别样的思考。用我们的目光、我们的智慧去理解这篇文章,不要盲从,不要迷信,如果这节课能带给大家这样的一些感觉,我就满足了。所以最后我想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同学们,如果你们相信你们就是千里马,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那么不要哭泣、不要埋怨,尽情地去才美外见吧,尽情地展露自己的才华吧,尽力地推销自己吧,永远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我们不一定要等待伯乐去发现,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伯乐。我们最后一起来把文章齐读一次,带着我们对文章的理解。《马说》一、二。

  (生齐读课文)

  师:非常好,我对这节课极为满意,因为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请允许我对让你们养成了这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你们的语文老师表示感谢。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马说》教后记】

  上完《马说》,步出礼堂,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忘记了自己置身赛场。我不知道各位专家会怎样评价这节课,只知道这40分钟结束在台上台下的笑声和掌声中,结束在孩子们兴奋的目光中,我情不自禁地被这些素昧平生的孩子们感染了。走进明媚的阳光里,一辆大巴正向剧场门外驶去,突然每一个车窗里都伸出了小手挤出了小脸──“老师!”“老师──再见!”“老师,我们喜欢你!”我心一热,知道我已经得到了自己最渴望的东西。

  在短暂的相聚里,我有着简单的愿望──希望孩子们不讨厌学文言文,高高兴兴地读几遍;希望他们实实在在地记住几个实词,并感觉到这些词离我们并不遥远;希望他们“读进去”,体察作者的心;希望他们“读出来”,发现课文与生活的关联。

  这些愿望,基本实现了。因为在上课之前,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和周启泰老师等其他许多老师给了我毫无保留的指点;亦师亦友的刘耀娟老师陪我精心琢磨整个教学过程;唐建新老师在深圳为我提供远程信心保障;我所在的学府中学的韩军校长和马宇鹏老师在身边帮我解决一切技术难题……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他们那么纯净,那么热情,那么好学,那么聪慧……许许多多人无私地付出努力,愿望才得以实现。

  在这节课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我至少深刻地领悟了以下两点:一是要提让学生有回答欲望的问题。要通过科学设置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提的问题若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又何愁课堂气氛不活跃呢?二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潜力。过于简单机械的教学环节会让学生昏昏欲睡,而富于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则会令课堂迸射最耀眼的火花。学生在教师别具匠心的铺垫和启发下会带给语文课堂极大的惊喜,而这份成就感也将伴随学生今后的学习历程,不断生发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节课还用它的缺失促使我反省:在课堂前半段我语音生硬、语速过快、对学生的点评用语单一、课堂气氛偏冷;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踊跃创作“给韩愈的贴心话”,我只展示了三份。学生热情高涨,显然仍有佳作,我却没有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而是抢时间把自己写的话展示出来。在课后,我深深反思,发现之所以有这些缺失,仍是一种观念一种心理在作祟,那就是教师太把自己当回事。我过分地关注了自己,所以才会紧张,才会导致语速过快,才会导致对学生的点评过于拘谨死板;我过分相信自己一定比学生高明,所以才无视学生高举的手,偏要展现自己的风采。我一向自鸣得意于自己是一个非常尊重学生的老师,而这些真实的细节暴露了我骨髓深处的不平等。

  这是我一生无数节课中的一节,我会把它留给我的思考和领悟带到我的每一节课中去,我会用自己的行动捍卫课堂上真正的师生平等。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马说,韩愈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马说》教学实录及教后记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师说》疑难解析
    浅析《师说》中的对比艺术与层递性
    《师说》写作背景
    《师说》教学建议
    韩愈的生平与创作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师说》解构
    咬文嚼字──《师说》字词纠误
    韩愈《师说》讲解
    《师说》学习指导
    站读《师说》
    《师说》中“ 之”的用法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为感时而作的师道精品──韩愈《师说…
    《师说》中的两个“师”字
    《师说》中概念的滑行
    《师说》疑难词句例解
    《师说》的比较句式
    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
    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
    育人与教书──重读《师说》
    也谈《师说》的中心论点
    触摸退之的脉动:读《师说》
    《师说》中心别议
    《师说》问题探究
    试析《师说》的中心论点及整体结构关…
    韩愈传说
    《师说》“四读”指要
    对照鲜明,立论严密──谈《师说》的…
    轻重相形,正反互用──浅议《师说》…
    读《师说》,学“合叙”
    唐宋古文运动
    《师说》多义词辨析
    胸中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师说》特殊句式
    《师说》主题思想
    《师说》生字注音
    《师说》多音字辨析
    《师说》形似字辨析
    《师说》词语解释
    《师说》通假字
    《师说》固定句式
    《师说》词语古今异义
    《师说》重点难点讲解
    《师说》难句解析
    《师说》结构分析
    《师说》写作特点
    《师说》课文题解
    《师说》解
    韩愈《师说》讲析
    《师说》词类活用
    《师说》文体知识
    《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课文分析
    《师说》电子教材
    《师说》译文
    《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
    “相机生成”:新课程教学观的灵魂─…
    《师说》写作特色
    《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反思
    《师说》教学案例
    回路转导为先──《师说》课堂教学节…
    《师说》课文导入
    《师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同步达纲练习
    《马说》同步练习
    《马说》同步轻松练习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同步达纲练习
    《马说》习题精选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建议
    《马说》课文背景知识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整体把握
    送温处士赴河南军序·鉴赏
    《马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马说》说课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说课设计
    《马说》教学杂谈
    韩愈与民间传说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电子教材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课文翻译
    《马说》研讨与练习说明
    《马说》有关资料
    《马说》作者简介
    进学解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问题研究
    《马说》教学设计
    韩愈论学习方法
    青春之语文 完美课堂的每一个板块─…
    文体知识·说
    《马说》赏析
    《马说》赏析
    韩愈文章世家和仕途沉浮
    韩愈的思想
    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初品语言,领悟真情──《马说》课文…
    韩愈散文的特点
    韩愈的散文分析
    韩愈名字的来历
    《马说》解词
    《马说》写作特色
    《马说》教学提示
    《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由《马说》论新时期师德建设
    《马说》中的“鸣之”应作何解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关于伯乐
    韩愈诗词的特点
    乱谈韩愈的“明道”
    《马说》说解
    行道和明道
    《马说》教学设计
    韩愈的散文
    《马说》素质教育新学案
    韩愈的生平与创作
    《马说》学法指引
    课文导入
    《马说》课文品析
    《马说》生字注音
    《马说》形似字辨析
    《马说》多音字辨析
    《马说》字词综合运用
    《马说》文言句式
    《马说》词类活用
    《马说》一词多义
    《马说》中的“怨气”
    《马说》中心思想
    《马说》题解
    《马说》古今异义词
    《马说》课文评点
    《马说》阅读指导
    《马说》语句特点
    《马说》课文鉴赏
    《马说》重点难点点拨
    《马说》难句解析
    《马说》疑难解析
    《马说》问题探究
    《马说》知识延伸
    《马说》教学实录及教后记
    《马说》教法提示
    韩愈的古文主张
    《马说》背景资料
    《马说》结构分析
    《马说》写法特点
    《马说》难句理解
    唐宋八大家
    咏韩愈
    《马说》问题探究
    韩愈与古文运动
    昌黎兜
    伯乐相马
    文人之雄理学的先驱者韩愈
    《马说》故事二则
    巧投激“浪”之“石”──由《马说》…
    《马说》写作特点
    唐柏双奇
    蓝田县丞厅壁记
    《列子·说符·伯乐》
    讳辨
    韩愈投书苍龙岭
    韩愈听颖师弹琴
    韩愈名句
    杂说四首
    吟诵与“马”有关的诗句
    《马说》通假字
    一文驱鳄的韩刺史
    古文中的人才观
    《马说》谋篇立意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片段欣赏
    《马说》教学案例及反思
    《马说》教学案例与反思
    《马说》教学后记
    《马说》教学反思
    《马说》教学体会
    《马说》教学过程中“悲愤”引出的动…
    《马说》课堂板块教学艺术评析
    《马说》,说谁呢?──《马说》教学…
    探究式教学初体验──《马说》课堂教…
    韩愈与民间传说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