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难懂,其理难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说明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理解文意以后,我设计了 “如果你是孔子(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当你看到两个孩子在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时,你会怎么想呢?对孔子的回答,你们怎么想?” 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敢于辨论的精神以及孔子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注重凭借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当学生学习了《两小儿辩日》后,对两小儿所持不同观点的依据是否科学产生了疑问, 教师抓住契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主题一:以冷热判断太阳远近,是否科学;主题二:以大小判断 太阳远近,是否科学。)然后指导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小组,或上网查询、或翻阅书籍、或动手实验……这个过程,有力地突破了文本中心、课堂中心,使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的创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一次次得到锻炼乃至提升。这里我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了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 语文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5、注重保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潜能的动力。而今的教学提倡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小学尤为如此,而 小学语文教学表现的更加突出。《两小儿辩日》这一文言文里有丰富的知识,有动人的故事。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讲故事、读书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三、课后拓展:
作为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掌握并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强调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动态捕捉资源,课后开展小专题研究活动。学生学习《两小儿辩日》后,对两小儿所持不同观点的依据是否科学产生了疑问,我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具体做法如下:
2、指导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小组。
3、教给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与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4、举行小专题研究成果交流会。
5、总结评价。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要营造研究性学习的人文空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