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长大的玩具
|
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答案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三课时 母亲 第二首诗《母亲》
1. 自由诵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朗读设计参考: 练习朗读,感知泰戈尔《母亲》的内容和感情。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2. 进一步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合作探讨: ⑴这首诗的立意和结构有什么特色?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尽快找出并把握住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感受诗歌写作的构思立意艺术。) [说明:a. 这首诗将眷恋母亲的感情融于重重的意象之中,委婉地道出离别后深切的思念。口口声声说“不记得我的母亲”,而耳畔总是回响着母亲催眠的歌调,眼前总是浮现母亲深情的眼光,早晨起来就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对母亲的难忘和思念就在一点一滴中展现出来。b.“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以相同的格式,反复吟咏,歌唱同一主题,既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加强了抒情的力量。]
3. 背诵这首诗。 (积累语言,语感和写作素材。)
研读与赏析 ⑴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a. 作者在《纸船》这首诗中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并概括这首诗歌的内容。) [提示:围绕游子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回答即可,要求不必过高,不必扯远(漂泊无依的孤独)或拔高主题(如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
b. 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要点:不灰心地把每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入海中,希望纸船带着自己的思念,“载着她的爱和悲哀”,“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进入母亲的梦境。]
c.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精妙,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在原文中勾画出来,并且写上简短的批注。 (写圈点批注是本单元训练的一个重点,应当循序渐进) [提示:如“从不肯”、“总是”、“每天”等词语中包含着执著的思念;“梦中看见”、“含着泪叠的”等包含着赤诚和深情。]
d. 这首诗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说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⑵想象交流: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尝试用一句话与作者交流。 [说明:同样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想象,内容合情合理即可。]
学法指导 一. 以读导学,在朗读中了解诗歌的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停顿、节拍、韵律和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等。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朗读中探究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朗读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朗读的方法可以灵活安排:自由朗读,朗读竞赛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设计配乐朗读,在画面背景下朗读。
二. 学习与自主解读相结合。这两首诗歌从内容、主题、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相似性,学习新诗只要贯穿朗读和品味赏析这根主线,想象诗人所处的情境,应该可以唤起我们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上的沟通。
三. 注重个性体验。诗歌本身的凝练性和跳跃性给我们留下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完全可以而且也必须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因此,读诗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当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品味诗歌的意象并大胆想象,合理推测,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四. 延伸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冰心和泰戈尔的作品都很适合我们阅读,两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创作风格、内容和语言特点有没有相似之处?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母亲》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冰心和泰戈尔的作品为何能得到普遍的关注和欣赏? 体验反思 对比阅读:
1. 默读泰戈尔《纸船》,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训练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说明:泰戈尔《纸船》充满童真童趣和新奇的遐想,表现了儿童天真的渴望和憧憬。]
2. 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语言、结构、内容、创作风格等角度比较。]
3. 你认为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有联系吗? [说明:①允许有争议,正确对待创作中的借鉴和启发;②结合中国民俗中放河灯的习俗及国外漂流瓶的故事讲解托物抒情。]
4. 背诵《纸船》。
拓展延伸 ⑴冰心和泰戈尔诗歌各自的特色。 (比较并概括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说明:结合这两首诗和收集的资料,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两人都充满天真和童心,语言都具有含蓄、深情、温馨的特点。冰心女性的诗歌柔婉、细腻,具有浪漫、新奇的想象;泰戈尔优裕的家庭和平静、温和的性情使他的诗歌具有宁静、恬然、优美的情调,生动而又新奇有味。] ⑵通过这两首现代诗歌的学习,你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有哪些认识? ⑶记忆中,母亲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试着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后记:
7、短文两篇
(一) 《蝈蝈》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阅读方法。 3. 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蝈蝈的有关资料。 2. 整体感知 《蝈蝈》是一篇构思精巧哲理性很强的散文。以一只蝈蝈的命运为线索,作者具体描写了一家三代人对待蝈蝈的不同态度。意在启发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 依据线索,可以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了爷孙两代人关心“蝈蝈买回来后为什么不叫”的事。首先,作者对蝈蝈的外形和关在笼中的神态进行了刻画。它有一件“翠绿色”的外衣,和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它在笼子里“不安地爬着”,触须“不时地”从笼中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这些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蝈蝈孤独不安和楚楚可怜的情态。为下文写三代人对蝈蝈的不同态度作了很好的铺垫。虽然只寥寥几笔,但作者的怜悯之情溢于纸上,和作者感情一致的,还有两个单纯可爱的孩子,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小男孩说,“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两颗稚嫩敏感的小小心灵,传达出来的是对蝈蝈弱小生灵的同情和怜悯。还写了白发老人对蝈蝈不叫表示奇怪和深信在某一天“它一定会叫的”!
第二部分(9-20自然段)写了一家三代人对“蝈蝈不停地叫”的不同态度。蝈蝈在无声无息中过一天。第二天,它吃了老人给的尖头红辣椒,白天没有叫,可到了晚上竟然“又清脆又响亮”地叫个不停。老人当时很有点得意:“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对自己先前的猜想感到很满意。而两个孩子更是“喜不自禁”,“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尽管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但是一家人把这叫声当成了家庭中的一部分,很快就“习以为常”了。可是在一个闷热的夜晚,孩子的父亲对蝈蝈的叫声发出了怨言。可能是他工作太忙,平时顾不上关心蝈蝈的情况;也许,他甚至不知道家里已来了一位客人——蝈蝈。直到蝈蝈的叫声吵得他不能安睡时,他才发出狠狠的埋怨声。也许他根本就无心去关注蝈蝈的叫与不叫,抑或喜怒哀乐。而两个孩子却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蝈蝈的痛苦和快乐。在猜测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时,一个说:“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另一个说:“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尽管我们不能一下子揣测出这两句话中哪一句是男孩说的,哪一句是女孩说的,但是两个天真烂漫的少年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确是昭然可见的。他们能够以己之感受去体悟蝈蝈之感受,实在是难能可贵。而老爷爷,听了儿子的牢骚和俩孙子的对话后重重地“叹息了一声”,为什么会叹息呢?可能有两个原因:①孙子和孙女的话打动了老人;②儿子的牢骚和埋怨使老人感到无奈。
第三部分(21-22自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学分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蔚蓝的王国 |
下一篇文章: 七颗钻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