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二十年》) 丙 仲尼曰:“善哉(指上段引子产之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同上) 选出理解正确的项: A. 子产认为施行宽仁之政为上,但非有德者很难行得通,不得已而求其次,就要行猛政,使民畏法而安。 B. 儒家是主张施仁政的,因此孟子、孔子都热情地称赞子产的做法。 C. 孟子不赞成子产对百姓仁爱,他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出发,认为子产不知为政之道。 D. 其实孔子与子产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面孟子也并不反对子产行仁政。 (104).表现方法比较 精选例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 文公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之,曰:“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切肉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锥贯,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炙熟而发不焦,臣之罪三也。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乙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隽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世说新语·言语》) 比较宰夫、蔡洪的论辩部分,在正确理解的项后打“√” A. 甲文是承认自己的罪过,然后提出还可能存在其它的因素,希望君王裁决时能全面考虑;乙文则针锋相对反驳对方的观点。[ ] B. 两文都是反驳,不过甲文欲擒故纵,言词委婉,乙文反唇相讥,词锋犀利。[ √ ] C. 两文使用的方法不同:甲文用反驳论证的方法,指出“宰人”与“发绕炙”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乙文用反驳论点的方法,指出对方的论点不符合事实。[ √ ] D. 两文所用的方法相同,都是以事实论证了对方论点的错误。 [ ] E. 两文所用的方法不同,甲文用反驳论点的方法,指出对方的指责不符合操作的实际情况;乙文用反驳论据的方法,指出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 [ ] F. 两文论辩都以反问作结,既发人深思,又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 G. 两文论辩虽都以反问作结,但作用不同:甲文旨在点破“发绕炙”的真正原因,乙文则是以毒攻毒的反击手段,辛辣而犀利。[ √ ] 讲析: 这类题型综合性强,难度比较高。 对表现方法进行比较的前提,是读懂内容,弄清文理,进而研究表现方法。 甲文中宰人受诬陷,他用委婉的语气予以反驳。他所说的三点:刀磨得无比锋利,切肉肉断而发不断;用锥穿肉块,却没有看见毛发在上面;用通红的炭火烧肉,肉烤熟了而毛发却没有烧焦──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说明烤肉上的毛发与自己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另有人做了手脚,“ 有疾臣者”。这是反驳论证的方法。由于他的身分,只能委婉陈词,但却表现出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所以为文公所接受,并查出真正的肇事者。 乙文中蔡洪为批驳“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的攻击,列举了一系列事实,证明珍宝、圣贤并非都出自名都大邑,指出了对方的论点违背实际,因而是茺谬的,是直接反驳论点的方法。最后借西周初年曾把一部分作乱的殷商遗民迁至洛邑加以管束的故事,用“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反唇相讥,言洛亦不乏“亡国之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弄清了上述问题,就可以判断:A项“承认自己的罪过”、“可能存在”等说法是失准的,D、E两项对反驳方法的理解是错的,F项对“得无……乎”句式的表达作用理解是不正确的。 课堂迁移训练 : 1.比较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俗云:“是间种树,晚上乘凉。”喻词也。矛于树木中求一物以实之,其惟竹乎?种树欲其成阴,非十年不可。最易活者莫如杨柳,求其荫可蔽日,亦须数年。惟竹不然,移入庭中,即成高树,能令俗人之舍,不转盼而成高士之庐。(李渔《闲情偶寄》)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才。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白居易《养竹记》) 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 两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但甲文重在说明人才的作用,乙文重在说明人才的品格。 B. 甲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养竹受益快;乙文用比喻的方法,喻人应具之禀性德操。 C. 两文都是咏物抒情,但甲文抒发的是高雅拔俗之情,乙文抒发的是高风亮节之情。 D. 甲文是咏物抒情,抒高士超然物外之情;乙文是托物言志,言志士高洁刚正之志。 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甲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jí,杀死)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下,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沈括《梦溪笔谈》) 乙 自三峡七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洄清倒影。绝多生怪怕,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A. 两文都是记叙文,甲文记叙北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乙文描写了三峡的形势和四季的景象。 B. 两文都是我国古代地理方面的说明文,甲文重在说明地球表面的沧桑巨变,乙文重在说明三峡的地形和水势。 C. 甲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据地貌特征进行分析推断,说明地球表面的沧桑巨变;乙文运用描写的手法,写出了三峡秀丽多姿的面貌。 D. 甲文是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游记,乙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两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105).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2001年高考不要求) 精选例题: 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A. 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