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石钟山记


汪官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 一个历史疑案
2、 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
学生找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苏东坡的说法吧。
3、 苏东坡的疑问
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
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
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还是让我们与苏东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 一次偶然的机会
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 苏东坡的观点
A、 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2平方公里。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苏东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 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
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 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 苏东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无论是鱼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苏东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而“叹郦元这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 附言: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9、 总结:本课的讲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语言和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学生课后反复诵读。
10、 作业,学生准备,下一节课讨论。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实录及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石钟山记,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课教案
    皇帝的新装
    海滨仲夏夜
    羚羊木雕
    济南的冬天
    背影
    十三岁的际遇
    我儿子一家
    木兰诗(已制成课件)
    《论语》(已制成课件)
    父子情
    初一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短文两篇、散步…
    我与地坛
    风景谈
    黄鹂
    杜 鹃 枝 上 杜 鹃 啼 (教案)
    [当代散文]杜鹃枝上杜鹃啼
    有的人
    短文三则
    过万重山漫想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致橡树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
    一剪梅(论坛精华帖)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班会课)(论坛精华帖…
    俭以养德
    滕王阁序
    杜鹃枝上杜鹃啼(上)
    高一语文 --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学…
    写出景物的特征
    语文论文 新课文《杜鹃枝上杜鹃啼》解…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案(教…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
    读《伊索寓言》
    米洛斯的维纳斯
    写出事件的波澜
    高一新教材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和学法指…
    高一新教材第三单元
    阅读课教案
    《论求知》说课稿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再别康桥》
    胡同文化
    风景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坛精华…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风景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坛精华…
    咬文嚼字
    与朱元思书(论坛精华帖)
    杜鹃枝上杜鹃啼
    褒禅山记
    阿房宫赋
    师说
    滕王阁序
    谏太宗十思疏
    想象作文说课稿
    风景谈(论坛精华帖)
    花的话
    老杨同志
    病梅馆记
    空间和时间旅行
    孔雀东南飞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导学”设计的…
    杜鹃枝上杜鹃啼
    再别康桥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七根火柴
    俭以养德
    “友邦惊诧”论
    记一辆纺车
    理想的阶梯
    故乡
    松鼠
    过万重山漫想
    畏俱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怀疑与学问
    《我的空中楼阁》教法指要
    古代诗词五首
    《物种起源》导言
    马说
    梅岭三章
    从三到万
    寓言三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的老师
    为学
    《杜鹃枝上杜鹃啼》说课稿
    周总理,你在哪里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神奇的极光
    空间和时间的旅行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为了忘却的记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中心谢)
    故都的秋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六…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五…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四…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三…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十四章 杜鹃枝上杜鹃啼
    高一语文 --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学…
    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备课指导
    改造我们的学习

    杜 鹃 枝 上 杜 鹃 啼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二…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杜鹃枝上杜鹃啼
    从两处细节探寻《杜鹃枝上杜鹃啼》的…
    杜鹃枝上杜鹃啼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