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十九中学 夏永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时数:二课时 导入: 1、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初中学过的茅盾的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是不是就是赞颂那种极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树——白杨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者还讴歌了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北方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通过某个具体形象表现某种相似的思想感情和一种深远涵义的写作技法,我们称为——象征(以物寓情)(板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巴金写的散文《灯》也同样运用了象征手法,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细细体味其中的深意。 2 、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生于 1904年,原名李芾甘,是四川成都人。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家》、《春》、《秋》统称为“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统称为爱情三部曲。 50 年前的巴金是个什么样子呢?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将了解中年时期的巴金在民族危亡时刻心灵的呼声,感受他那载着历史重负的脉搏的跳动。 3、课题“灯”是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处在黑暗中,人们自然会想到灯。如果情况特殊,人们会更加迫切地需要灯,譬如合家欢宴,突然断电,其心情之迫切是可想而知的了。巴金写这篇文章时,也是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课本的预习提示对此有介绍。 4 、巴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呢?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怎样?(教师准备本文的时代背景材料,见教参附文) 从这些背景材料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白色恐怖环境下,作者的信念是无比坚定的,他坚信——正义的最后胜利,坚信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就不难看出,本文通过对灯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对人民抗日力量的坚定信心。既然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那么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用“高举信念的旗帜”?作者选用“灯”作标题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而“灯”这个具体的形象又是怎样把那种思想感情贯穿起来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课文分析: 1 、(学生朗读 1 — 3段)灯是全文描写的中心,那么文章一开始作者有没有直接写到灯?(明确:文章开始并没有直接写到灯,而是从噩梦中惊醒写起,感到窒闷,便到廊上呼吸寒夜的空气,文章一开始便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非常压抑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最渴望的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温暖和光明,那么下面这一段是不是由此而写到了灯呢? 2、(教师朗读第二段)这一段先写的是夜的漆黑一片,作者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来写的(比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多么浓重的夜啊!)接着写马路显现出来了,作者是怎么来写这一切的?(“浪花似的浮起来”,比喻)再写夜色逐渐减淡,分辨出山了,分辨出屋了,接着连菜园也分辨出来了。“山”比“屋”、“菜园”要远,为什么会先分辨出远处的“山”,而不是近旁的“菜园”和“屋”呢?(这种细腻而又有层次的描写,是非常符合人们骤入黑夜中视觉逐渐清楚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的是另一个具体事物——灯光的力量。所以作者在第三段便把描写对象“灯”引了出来—— 3、(教师朗读第三段)正是这平房里的灯光扫淡了黑暗的颜色,所以作者才能够逐渐看清周围的景象。这段里面,哪一个词语用得最富有表现力?(扫淡)为什么?(“扫”字,显示了灯光的力量,“秋风扫落叶”,“淡”字和“浓”相对,“淡汝浓抹总相宜”,最适合用来表现颜色。)从这个词我们能不能推知作者这时的心情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窒闷”之情开始解脱,灯光使作者感到兴奋和不平静。)作者为什么不在第一段就把灯光推出来呢?(这一段,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把讴歌对象“灯”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比一开头写灯,效果要好得多。 4 、全班学生朗读第 4 — 5 两段。 引出灯光后,作者又是怎样赞扬它的呢?第 4段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推断出灯光什么样的作用?(作者从目睹黑夜中夜行人走得极快的这件事中,推断出灯光给人以明亮,给人以温暖。)这一段中有一个词用得非常的形象,是哪一个?这个“溜”字写出了夜行人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们有过独自夜行的经历吗?我少年时也常走夜路,也比较胆小,夜晚独自回家,常常感到自后有一只手。但是只要看到灯光,心里就感到很大的安慰。前面的灯光对夜行人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周围的黑暗对夜行人又有一种压迫感,一个“溜”字,就把急欲逃离黑暗急匆匆静无声的特点表现出来了。不仅写出了夜行人的“动态”,而且写出了夜行人的“心态”。 第五段紧接前段,由对于眼前夜行人的揣摹,进而写到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作者叙述了一次在风雪夜里赶路的情景,看见的灯光大不大?“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但作者却受到鼓舞,始终前行,在这里,灯光的第二个作用是——给人指路,鼓舞人前进。作者虽然写的是生活中的经历,但却启迪人们由此进行更深入的生活哲理的控索——人生道路上在奋进,也如同雪夜行路,充满艰难困苦,有时也会迷失方向,这时我们也同样需要一盏明灯来指路…… 5 、第 6 — 8 段由对往事的追忆转回对眼前的灯的感受的抒写,请同学们迅速用两分钟的时间看一遍,并找出一句作者直接讴歌和赞颂灯光句子,是一句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和总结的句子。 第 8 段最后这个句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和总结,所以作者在第 6段就写到了:自己的生活虽有过好些大的变化,而对于灯的认识却没有变,看到灯光不会感到安慰,感到鼓舞,第 7 、 8段进一步补充和发挥,表明了作者对于灯的感情愈来愈深,进一步揭示了灯的意义。 6 、第 9段作者写到了哪里的灯光呢?——作者由眼前的灯光又联想到了海上的灯塔,接下来作者在课文写了两个外国的传说,一个是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在窗前点灯的故事,一个是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火炬照亮利安得尔的故事,这两个传说与课文的中心有什么联系?(只要有灯光,它就能给人以帮助,就能指明方向,就能驱散人们心灵的黑暗,而这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7 、(全班同学朗读 11段)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说它是中心句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它们”指代什么?(这些光)“它”指代什么?(我的心灵)“如此”指代什么?(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它”指代什么?(我的心)从这几个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我们明白这一段主要就是围绕“灯和心灵”的关系来指出灯光的普遍意义的,所以这一段的中心句应是——“光驱散了我心灵的黑暗,热促成了它的发育。” 8 、在第十二段,作者为什么还要叙述一个友人的故事呢? (作者叙述一个友人的故事,说明人间的温暖使一个求死的人改变了人生态度,指出灯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归结到赞颂灯光这个中心上来。) 9 、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