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俭以养德


张磊
                 
教学目标
    1.学习立论和驳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理解设问、反问在论证中的作用。
    3.从道德品质的高度,理解提倡俭朴的重要;青年一代应继承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教学要求
    1.讲一点时代背景
    2.用“重点法”和“比照法”教读课文立论部分
       (重点法——通过抓重点来阅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是明确重点,第二步是理解重点,第三步是扩展重点。
         比照法——通过比较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不同事物的本质区别以读懂文章的阅读方法。)
    3.结合“理解·分析”第三题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立论和驳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了解设问和反问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
         设问句是在并无疑问的地方,故意用疑问句式表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非也!”这正是抓住读者心理能产生的疑问,用设问提出,更为适合读者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
        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方式和加重语气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句比陈述句不但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如:“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在生活中,不是屡见不鲜吗?”用反问句来摆事实,不但事实显得确凿无疑;而且能发人深省。)

教学难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引出的?
     (“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用这样一句具有普遍性、貌似有理的话作为开头,引出错误论点,很自然,又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接着用利导的口吻,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并不是赞成“吝啬”,适当的、有节制的消费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无节制的信手乱花,则有悖于节约精神。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让人心服口服。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提出“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顺理成章。然后引用诸葛亮名著“俭以养德’,点明题旨,从道德品质的高度生发出中心论点: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文章的第一部分就这样一步一步巧妙地引入正题,写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使人不知不觉地同作者一起进入了对论题的讨论。)
    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从“精力”、“影响”、“后果”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3.本文为什么采用间接反驳方法?怎样将驳论与立论紧密结合起来的?
      (采用间接反驳,这是因为“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的错误论调实质是对节俭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明白节俭与思想品德的关系。要纠正这种错误思想,不宜采用直接反驳的方法,而宜采用间接反驳的方法,从正面讲清“俭以养德”的道理,使持有偏见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认识节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4.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摆事实,讲道理,事理结合紧密,相辅相成。
       文中既列举了确凿的事实材料,又援引理论作论据。且对所举事实材料所蕴含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事与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阐述“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这个分论点时,既从人的脑子的容量是有限的,考虑生活多了,就不能过多地考虑工作和学习这一客观规律说理,又举鲁迅在生活上处处俭朴,而对革命、对青年却十分大方、慷慨的具体事例。并分析了鲁迅为什么这样做:这不是鲁迅穿不起,更不是鲁迅吝啬,而是鲁迅深深懂得“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的道理。又如第  11段,作者先从理论上阐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己的劳动所得”这条防线是会被贪欲攻破的,甚至会因此堕落为罪犯。然后文章以“三反”、“五反”中出现的这种事例加以验证。整篇文章都是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事例典型,说理中肯,论证十分有力。
     (2)详略得当,叙事简洁。
       文章的难点和重点是节俭和道德品质的关系问题,所以作者对这一问题用大量的篇幅说理论证。而对我国的经济基础(一穷二白)决定我们必须节俭的道理,因为较好理解,作者只是点到为止,不作详论。议论文中以事实作论据,叙事必须清楚,否则读者就会莫名其妙。但是,如果读者对所用事实材料较熟悉(如鲁迅、高尔基、列宁等),也可以只点出而不作详细介绍。说话、写文章要看客观对象,根据读者来决定叙事的详略。文中谈到在“三反”、“五反”中揭发出来的事实,因当时大家尚记忆犹新,所以一语带过。这样既节省笔墨,又使文章简洁。
    (3)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是对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进行评议的文章。在评议中,作者采用间接反驳的方法,将驳论与立论结合起来,证明了“俭以养德”观点的正确性,达到了反驳的目的。
        本文为什么采用驳论与立论结合的方法呢?这要看批驳对象的具体情况。本文的“敌论”是:“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对劳动者当然有权利自由支配其劳动所得,但上述说法表明了对节俭、节约的反感,说明一些人还不能正确认识节俭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节俭问题涉及到人的思想品质,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上述说法代表了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生活或工作习惯。因此,要纠正此种说法,指出其隐藏的不良倾向,不宜采用直接批驳的方法,而应该加强正面说理,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使执此种说法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心悦诚服,放弃该说,最终达到驳倒“敌论”的目的。作者又是如何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呢?在摆出“敌论”后,先对“节俭”这个概念作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明我们所提倡的节俭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作者指出,节俭不是吝啬,也不是不要“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而是反对“无节制地信手乱花”。这样,节俭的意思就搞清楚了,某些人可能存在的误解就消除了。由于先肯定了劳动者要求改善生活的合理愿望,把“节俭”与其他消费需求作了必要的区分,并对“有悻于节约精神”的倾向或行为作了批评,使议论一开始就合情合理,便于读者接受。然后,作者着重从正面论说,提出“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和“俭以养德”的主张,认为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也“牵联到思想品质”,概括地说明了节俭的意义与必要性。这样,文章通过正面立论来间接反驳,将驳论和立论紧密结合,正面之理讲保讲透了,也就达到了反驳的目的了。
        其次,文章在正面立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证明“俭以养德”的正确性:第一个方面先从人的“精力”角度论说,指出人的精力有限,过多地讲吃穿用等问题会分散工作、劳动、学习的精力,会养成拖拉懒散的作风,并以鲁迅为例,从而证明人们应“俭以养德”,第二个方面则从人的“影响”角度论说,指出在生活上过分突出,会造成“脱离群众”及浪费的风气,并以列宁为例,证明应注意“俭以养德”。第三个方面又从俭奢关系角度指出奢易俭难问题,警告人们不要“被自己的贪欲所攻破”,并以“三反五反”的例子证明“俭以养德”的正确性,作者这样论证“俭以养德”的正确,实际上也是针对“敌论”而说的,作者力图通过用立论来完成驳论的任务,这就又把驳论与立论紧密联系起来了。)
    (4)循循善诱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热情、亲切,像一个朋友在规劝和启发你,因此,语言上的特点便是循循善诱。作者是怎样循循善诱的呢?一是态度诚恳、亲切,时刻为读者着想。如分析三种不同的消费情形,肯定合乎人情的、有节制的物质要求,反对无节制的信手乱花习气等。二是有条不紊地议论与分析,使用了“之一”“之二”“之三”等词语。三是作者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文中多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以设问为例:“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不是。”
       上例中的设问,如果改成“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谈”,可能会导致读者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你的主张简直就是故作惊人之谈;此处用设问,意在抓住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心理。
        再以反问为例:“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发现过吗?”
       上例运用了反问,不仅指明了事实,而且强调了事实,使事实显得格外确凿无疑,让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意在为胡花乱用者敲警钟。
    5.&n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实录及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俭以养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过万重山漫想
    阅读课教案
    皇帝的新装
    海滨仲夏夜
    羚羊木雕
    济南的冬天
    背影
    十三岁的际遇
    我儿子一家
    木兰诗(已制成课件)
    《论语》(已制成课件)
    父子情
    初一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短文两篇、散步…
    咬文嚼字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
    高一新教材第三单元
    [当代散文]杜鹃枝上杜鹃啼
    有的人
    短文三则
    老杨同志
    过万重山漫想
    风景谈
    致橡树
    一剪梅(论坛精华帖)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班会课)(论坛精华帖…
    石钟山记
    俭以养德
    滕王阁序
    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上)
    我与地坛
    高一语文 --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学…
    语文论文 新课文《杜鹃枝上杜鹃啼》解…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案(教…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
    读《伊索寓言》
    米洛斯的维纳斯
    写出事件的波澜
    高一新教材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和学法指…
    阅读课教案
    《论求知》说课稿
    褒禅山记
    胡同文化
    风景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坛精华…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风景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坛精华…
    风景谈(论坛精华帖)
    黄鹂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杜 鹃 枝 上 杜 鹃 啼 (教案)
    阿房宫赋
    师说
    滕王阁序
    谏太宗十思疏
    写出景物的特征
    想象作文说课稿
    与朱元思书(论坛精华帖)
    花的话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病梅馆记
    空间和时间旅行
    孔雀东南飞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导学”设计的…
    杜鹃枝上杜鹃啼
    再别康桥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七根火柴
    “友邦惊诧”论
    记一辆纺车
    理想的阶梯
    故乡
    松鼠
    《再别康桥》
    畏俱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怀疑与学问
    《我的空中楼阁》教法指要
    古代诗词五首
    《物种起源》导言
    马说
    梅岭三章
    从三到万
    寓言三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的老师
    为学
    《杜鹃枝上杜鹃啼》说课稿
    周总理,你在哪里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神奇的极光
    空间和时间的旅行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为了忘却的记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中心谢)
    故都的秋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六…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五…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四…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三…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十四章 杜鹃枝上杜鹃啼
    高一语文 --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学…
    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备课指导
    改造我们的学习

    杜 鹃 枝 上 杜 鹃 啼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二…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杜鹃枝上杜鹃啼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杜鹃枝上杜鹃啼
    从两处细节探寻《杜鹃枝上杜鹃啼》的…
    杜鹃枝上杜鹃啼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