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俭以养德
|
bsp;找出名言警句,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即:用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说明了恬静、节俭是“修身”、“养德”必不可少的条件。恬静、节俭可以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一个人恬静、节俭,就没有私心杂念,不计名利,索取的少,消费的少,一心 为民,一心为国,他的道德也必然高尚。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即:由节俭到奢侈很容易,由奢侈到节俭就很困难。说明 节制物欲、保持节俭的重要。“俭”与“奢”在人的生理直觉上,后者确实比前者感到“舒服”、“痛快”,所以“奢易”,“俭难”。正是“由俭入奢易”,所以要节制物欲,严于律己,见 到奢侈行为不动心,不眼红,不追求,而以俭为美。正因为“由奢入俭难”,所以奢侈行为沾 不得。如果奢侈成习,一旦失去奢侈的条件,就会感到苦不堪言,甚至导致犯罪,落到身败 名裂的地步。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找出文中名言警句,理解其蕴含的意义;解词,通读课文 第3、4课时:分析课文;订正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 1. 释词:(解释词意及加点字) 吝啬: 天理: 人情: 无节制地信手乱花 故作惊人之谈: 佳肴: 岂但: 而已: 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 容量: 此其一 嗜好: 效尤: 大手大脚: 光大: 不亦宜乎: 2.文章的题目是 ;作者是 ,于 年发表。 《俭以养德》出自 。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摆事实,讲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请说说文章摆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 6.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7.文章在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地方详细,有的地方简略? 8.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是怎样呼应的? 9.文中找出设问句和反问句各一句,说说它们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10.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答: 1. 释词: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天理:天然的道理,不容怀疑的道理。 人情:人之常情,人的正常情感。 无节制地信手乱花:信,随意、放任。 故作惊人之谈:故意说出令人吃惊的话。 佳肴:好的菜肴;肴:鱼肉等荤菜。 岂但: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但”。 而已:罢了,就算了。 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我哪里是仅仅不穿棉裤就算了。 容量,通常指容积的大小或容纳的数量。 此其一:此:这,其:那。这是那第一条理由。 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效尤:学坏样子。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尤:过失。 大手大脚: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 光大:使显赫盛大。 不亦宜乎:亦,也,而且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宜:应该。 2.《俭以养德》;马铁丁,1959年。《不登堂集》 3.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可能牵联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4.这篇文章分三部分: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论点从三方面逐一进行阐述,结尾部分呼应开头,提出希望。 5.举了鲁迅一条裤子穿几十年的事实,讲了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还举了列宁“生活俭朴,没有烟酒嗜好,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关心自己,可是却仔细地注意着同志们的生活”的例子。讲了当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浪费了本来可以节省下来的国家物质财富的道理。 6.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一是从“精力”上讲,二是从“影响”上谈,三是从“后果”上说。 7.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节俭和道德品质的关系,所以作者对这一问题用了大量的篇幅说理论证,而对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决定我们必须节俭的道理,易于理解,只是点到为止。文章提到的人物鲁迅、列宁,事件“三反”、“五反”,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就写得简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使文章简洁。 8.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全文的总结,并与开头的3、4段遥相呼应,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9.两个句子:①是鲁迅连一条裤子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②由于平时胡花乱花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中曾经发现过吗? 不同点:①设问句的特点是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作用是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②反问句的特点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不作回答,答案就在问题中。作用是:多在讲清道理后,用它来加强修辞效果,提醒人们深思。 10.这篇文章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有感而发,可是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奢侈、浪费之风仍然存在,屡禁不止,以俭为耻,甚至有的人走上犯罪道路。我们应养成节俭的品德,为两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文 解题:“俭以养德”即“以俭养德”。以,用。养,修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实录及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俭以养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七根火柴 |
下一篇文章: “友邦惊诧”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