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红楼梦》学案

玉的小厮,取名都具有轻佻、浮浪意味,宝玉的性格形成与这些小厮的影响有关。
杂役——焦大、赖二、鲍二、来兴、来旺等。
4、其他人名、地名、物名含义
甄士隐——真事隐去。  贾雨村——假语村言。  霍起——“祸起”萧墙。
封  肃——风    俗 。 秦可卿——情可亲。    秦钟——情种。
大荒山——虚幻的境界,寓“荒唐”之意。  无稽崖——“无稽”是无稽之谈,无可查考之意。
青梗峰——寓“情根”之意。千红一窟——“窟”者,“哭”也。万艳同杯——“杯”者,“悲”也。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这一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贾府。对贾府第一次作正面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同时在情节上让宝黛相会。迎、探、惜三姊妹和凤姐、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初步展示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也初步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和她在贾府中所处的地位。
本节中有些必须背诵的重要段落——
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迎春)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惜春)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又曰: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贾宝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这一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贾雨村判案一事引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把贾府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心来写,使其更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提醒读者四大家族的“荣”、“损”是这部小说的根。《红楼梦》的后文就是围绕这条根展开的。写出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在情节上由薛蟠的案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此回是全书主要人物命运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画页、判词以及副册、又副册的页及判词,又通过仙女演唱红楼梦十二曲,警幻仙姑和宝玉的对话及饮仙茶仙酒等,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中主要女性人物的命运和发展结局交代出来。它体现了作者安排人物,结构情节的总体设计和构思,具有提示全书内容的重要作用。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等基本上交代明白,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附录1:警幻仙子赋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珮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盻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仍行。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比美人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远惭西子,近愧王嫱。生于孰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附录2:《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副册、又副册判词
判    词    内    容所 咏 人 物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  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  人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  菱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薛宝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  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  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  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  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  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巧  姐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  纨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注:人名下有划横线者为“金陵十二钗”之数。

附录3:《红楼梦》十二曲及评点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首曲以“情种”(暗指宝玉)自居的口吻,概括这组套曲的创作缘起,含蓄地表达了宝玉伤怀的感情。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以宝玉的口气咏唱他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此曲以第三人称咏唱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预示了林黛玉将泪尽夭亡的悲惨命运。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此曲以元春的口吻咏叹富贵荣华之变幻无常,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并预示元春之死将导致贾府的破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此曲以探春的口气咏叹自己被迫远嫁,与父母兄弟骨肉分离的悲苦心情。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此曲写史湘云的身世、性格和不幸遭遇。曲名暗示她的欢乐之中早酒孕育了悲哀,刚嫁得个“才貌仙郎”又迅速离去。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此曲咏叹妙玉的性格及其悲剧。揭示造成妙玉悲剧的社会根源。尽管她高洁脱俗,最终似白玉陷入污泥,屈从枯骨。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写迎春的悲剧,误嫁中山狼,受尽作践而死。
〔虚花悟〕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红楼梦》学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春风
    出师表
    白毛女(节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海燕
    《筏子》(北师大版)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夏之绝句》教案
    长城谣
    我们家的男子汉
    包身工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少年情怀都是诗
    享受生活
    鹤群
    《水浒》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兰亭集序
    雷雨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地下森林断想》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与朱元思书》讲义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洲际导弹自述
    岳阳楼记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你一定会听见的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多一些宽容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日出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白杨礼赞
    黄山记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陋室铭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长江(北师大版)
    孔乙己
    家庭女教师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峡·江水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庄周买水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