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学案
|
玉的小厮,取名都具有轻佻、浮浪意味,宝玉的性格形成与这些小厮的影响有关。 杂役——焦大、赖二、鲍二、来兴、来旺等。 4、其他人名、地名、物名含义 甄士隐——真事隐去。 贾雨村——假语村言。 霍起——“祸起”萧墙。 封 肃——风 俗 。 秦可卿——情可亲。 秦钟——情种。 大荒山——虚幻的境界,寓“荒唐”之意。 无稽崖——“无稽”是无稽之谈,无可查考之意。 青梗峰——寓“情根”之意。千红一窟——“窟”者,“哭”也。万艳同杯——“杯”者,“悲”也。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这一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贾府。对贾府第一次作正面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同时在情节上让宝黛相会。迎、探、惜三姊妹和凤姐、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初步展示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也初步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和她在贾府中所处的地位。 本节中有些必须背诵的重要段落—— 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迎春)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惜春)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又曰: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贾宝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这一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贾雨村判案一事引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把贾府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心来写,使其更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提醒读者四大家族的“荣”、“损”是这部小说的根。《红楼梦》的后文就是围绕这条根展开的。写出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在情节上由薛蟠的案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此回是全书主要人物命运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画页、判词以及副册、又副册的画页及判词,又通过仙女演唱红楼梦十二曲,警幻仙姑和宝玉的对话及饮仙茶仙酒等,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中主要女性人物的命运和发展结局交代出来。它体现了作者安排人物,结构情节的总体设计和构思,具有提示全书内容的重要作用。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等基本上交代明白,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附录1:警幻仙子赋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珮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盻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仍行。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比美人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远惭西子,近愧王嫱。生于孰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附录2:《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副册、又副册判词 判 词 内 容所 咏 人 物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 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 人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 菱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薛宝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 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 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 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 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 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巧 姐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 纨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注:人名下有划横线者为“金陵十二钗”之数。
附录3:《红楼梦》十二曲及评点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首曲以“情种”(暗指宝玉)自居的口吻,概括这组套曲的创作缘起,含蓄地表达了宝玉伤怀的感情。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以宝玉的口气咏唱他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此曲以第三人称咏唱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预示了林黛玉将泪尽夭亡的悲惨命运。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此曲以元春的口吻咏叹富贵荣华之变幻无常,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并预示元春之死将导致贾府的破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此曲以探春的口气咏叹自己被迫远嫁,与父母兄弟骨肉分离的悲苦心情。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此曲写史湘云的身世、性格和不幸遭遇。曲名暗示她的欢乐之中早酒孕育了悲哀,刚嫁得个“才貌仙郎”又迅速离去。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此曲咏叹妙玉的性格及其悲剧。揭示造成妙玉悲剧的社会根源。尽管她高洁脱俗,最终似白玉陷入污泥,屈从枯骨。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写迎春的悲剧,误嫁中山狼,受尽作践而死。 〔虚花悟〕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红楼梦》学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水浒》学案 |
下一篇文章: 愚溪诗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