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版九年级(下)
|
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已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
更浩瀚的海洋 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建立 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3、品味作品纯洁明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重点:理解作者对哪几种人生态度的否定。 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更浩瀚的海洋
鄙弃:悲观厌世者 轻浮乐天派 虚伪慈善家 溺于幻想者 虚无空想家 舍本求末者 我和我的心 逃避生活者 追求:纯洁、爱与美,理想境界 第一课时 一、介绍纪伯伦 二、初步阅读课文 1、配乐读课文(配《南极物语》) 2、学生自由质疑 三、思考: “我和我的心”遇到了七种人,这些人有怎样的表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1、把盐撒向大海的悲观厌世者。道具是盐,盐的味道是又咸又苦的。坐的岩石是“灰色的岩石” 2、手捧珠宝匣,往海里扔糖的人。道具是糖,糖只有甜的味道,这是一个没有体会过生活的全部味道的轻浮的乐天派。坐的岩石是“白色的岩石”。 3、捡死鱼放回大海的虚伪的慈善家。道具是死鱼,行为是“怜悯地把死鱼”放回大海。 4、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行为是在沙滩上一遍遍重复地勾画自已的想象。 5、追求虚无的空想家。道具是泡沫和一只玛瑙缸。 6、不懂得什么是真正价值的庸人。道具是一只贝壳,行为是背对大海,听一只贝壳的轻微声响当作是大海的声音。 7、为拒绝痛苦而逃离生活的懦夫。行为是把头埋在沙子里。 四、作业 字词积累
第二课时 一、进一步研习课文 可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体验反思:联系实际,针对上述若干种人生态度,发表自已的感想。 2、“我和我的心”对这些人怀着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通过对“不配”、“离开”、“无法沐浴”、“要小心”、“远远的”、“不宜”等词语听分析,“我和我的心”对这些人的情感是鄙弃和否定。 3、“我和我的心”不愿意和这些人呆在一起,所以“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其中“寻找更浩瀚的海洋”应该怎样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作品中关键句和关键语段来分析,如“要用海水小船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我一次次离去,与那种种人生态度的格格不入等等 “寻找更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纪伯伦追求的是一片真善美的净土,一种纯朴简单的生活,他曾说过:“心灵本是纯朴简单的,心灵的表现也是纯朴简单的”。 纪伯伦对爱和美也有如饥似渴般的追求。“我愿意为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我希望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和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我观察后发现,没有追求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他们不啻是行尸走肉;我倾听了,听到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在叹息,他们的叹息是那么甜美,胜过管弦合奏。” “我”是一个追求纯洁、追求爱与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4、读了这一篇文章,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 二、作业 搜集纪伯伦的经典作品进行扩展阅读。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乘着音乐的翅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能力。 3.通过创作校歌班歌,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的活动中喜爱音乐,同时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师准备 1.搜集整理一份关于音乐史、音乐流派的参考资料书目。 三、活动建议和指导 课本总共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讲述音乐的故事、聆听和解说音乐、创作校歌班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宣泄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我们设计这些活动,就是要在音乐和语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音乐,并且用语言文字去描述和发现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 1.活动一是“难忘的旋律,生动的故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回忆,向大家讲述音乐的故事。最好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老师找一首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曲子,放给大家听,然后述说自己与这首乐曲结识的故事,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对某一支曲子印象最深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有的是因为作曲家与这首曲子的故事让人难忘,有的是因为听者对这首曲子产生了共鸣,有的则是因为乐曲和听者有一段有趣的结识的故事……这次活动强调个体感受,不求讲述的故事多么深刻,多么感人肺腑,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即可。 2.活动二是“最爱的音乐,精彩的解说”,主要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曲、一个作曲家、一张光碟或者一个歌手,推荐给大家。当然,要让大家接受自己推荐的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这就必须要对这首歌曲的演唱者(作曲家或者演奏者)、作品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同时需要把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传达给大家。可以采取媒体常用的“歌曲推荐”(或者“歌手推荐”“专辑推荐”等)的方式进行。假设每个同学都是电视台音乐栏目的主持人,他要向观众推荐一支歌曲,首先把这首歌曲放给大家听,然后介绍这支歌曲的演唱者(作曲家或者演奏者),以及这首歌曲之所以值得推荐的理由,最后再放一遍歌曲,让大家重新回味一下。 3.活动三是“集体的力量,共同的心曲”,要集合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学校或班级创作校歌班歌。如果本班同学有能力,可以写词谱曲这两项活动都作了,如果谱曲太专业,可以只写歌词。创作一首符合自己学校特色或者班级特色的校歌班歌,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为班级和学校争光的荣誉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但创作出来的校歌班歌要有特色,要体现学校和班级的特点,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校风校训,然后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择词藻,确定乐曲的基调。 四、活动评价 这一个跨学科的活动,有些内容可能超出了语文的范围,因此评价的时候最好让音乐老师一同参与,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单纯就语文的角度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同学的合作态度。 2.讲故事或者推荐歌曲时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是否通畅,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说是否符合音乐的内容。 3.创作歌词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水平。 4.是否对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否在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上有了提高。 五、有关资料 1.我与音乐 (1)夜的音乐(贾慧芳) “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大凡喜欢西方古典艺术歌曲的人,一听这熟悉的旋律,就知道这是舒伯特的《小夜曲》。世上传唱的小夜曲不计其数,但我最喜欢这首。 早在20多年前,我跟山西大学艺术系的邓映易老师,学唱了这首由她译配的艺术歌曲。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听了十年的语录歌曲,乍一听这首《小夜曲》,我简直喜欢得不得了。它优美的旋律,充满诗意的歌词,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这首歌的专业性很强,频繁出现的三连音、变化音,还有中间的转调都很难掌握。所以,我经常听录音,反复地唱,也在舞台上听过许多歌唱家唱,为的是掌握一种声音技巧。但是,这首歌真正打动我,却是一位并非经过专业训练的朋友的演唱。 那是在前不久,几个朋友结伴去蓟县旅游。远离了都市的喧闹,人们仿佛也变得深沉宁静起来。山村的夜晚,是那样的美丽,树叶随着春风低语,星光和露珠在悄悄的张望,月亮忽影忽现的藏在山后,我们被笼罩在夜色里。“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这动人的旋律,从朋友那儿飘来,我先是惊讶,他居然能唱这首歌。而后,觉得此时唱这首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以前听到《小夜曲》,脑海里出现的是外国电影里一位弹着吉他的先生,站在楼下为他心爱的姑娘唱歌的画面。而此时,面对青山,头顶繁星,这歌声划破夜空,听起来是这样的真切。他的声音,自然浑厚,没有一点经过雕琢的痕迹,深沉的像是优美舒缓的大提琴声,平静的有一种令人回归田园的安静与恬淡,充满了一种人性的关照。凝神倾听这夜的音乐,轻柔、空灵;细细品味每一个感觉,飘逸、低回。舒伯特用心灵抒写的音乐,朋友用心灵把它唱了出来。这音乐,滤尽了喧哗、浮躁,让人抛弃了白昼的五光十色的一切,紧紧拥抱这宁静温馨的黑夜。我的心潮湿了,这充满魅力的夜的音乐,那么让人感动,让人情不自禁。在心灵与夜空的衔接处,思想远离了纷乱,灵魂跳起了舞蹈,仿佛神游在隐秘的梦之国…… 噢!山村的夜,多情的夜。是因为有了这美妙的《小夜曲》,像空气,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中;是因为有舒伯特走来,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 (2)永远的迪克牛仔(王继平) 如果你曾听过迪克牛仔的一些歌,我希望你能再用心的去听一次。听第一首会感到沧桑,听第二首时会觉得孤独,再继续听下去,也许就能悟到什么了。 我渐渐觉得迪克牛仔无时无刻不在,像个三十多岁的老朋友。有时会给我讲那些沧桑、沉重的爱情故事,是酒醉后的聊天,真实又伤感,他一遍遍的说着同样的感情,我丝毫不觉疲倦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语文版九年级(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语文版 九年级(上) |
下一篇文章: 岳阳楼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