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九年级第一学期 >> 作品分析教案 >> 正文

 

《向青春举杯》第一板块教案试卷


《向青春举杯》第一板块教案试卷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一、板块教学要求:
(一)板块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青春的理解,意识到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 
2.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理解并说出这组诗的主要意象和思想感情。 
3.选择这组诗中对自己最有启发的诗句,能够对内容或表达技巧加以点评。 
4.尝试总结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能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写一首诗抒发自己的青春情怀。
(二)板块内容
本板块共分为三个专题,即“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
二、专题教学要求(吟诵青春)
(一)   专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对诗歌的理解,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2.学生能够了解诗歌写作的语言特点;部分学生尝试过诗歌写作实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借助记录要点等方式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积极主动地在讨论时交流、表达。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选择并至少阅读了一本课外读物。 
(二)专题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能够说出自己的生涯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3、学生知道朗读的特点,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专题内容简介
《沁园春•长沙》
全词上阕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国家命运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致青年公民》
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学》上。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诗人怀着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献上了这首气势磅礴诗篇,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祖国的山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是一篇预言性的诗歌力作,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之中,人们为命运哀叹之时,诗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可谓沉郁中的光辉命题。  
《六月,我们看海去》
诗歌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它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让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的青春和生命的渴望。 
(四)课时安排
共5课时。其中《沁园春•长沙》2课时,《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各1课时。
 
《沁园春•长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分组协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词的常识、词作的背景,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2、通过诵读、领会、分析和鉴赏,理解诗词中景中寓情、情中言志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朗渎体悟,理清思路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革命情怀、战斗豪情,感受革命壮志、乐观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教学程序】
一、 走近“大师”。
(一)走进作者: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一生著述很多,他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著名的论文有《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别了,司徒雷登》;创作了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入选中学课本的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
(二)走进时代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的革命形势,而革命究竟应该有谁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二、走进文本
(一)   一读——整体感知
1.朗读或放教学录音:要求学生听清生字字音和朗读的语气及感情,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 注音:沁( )橘(  )舸(  )怅()寥廓( )(  )峥嵘( )( )遒(  )遏 ( ) 
 2). 理解下列词语: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怅寥廓、苍茫、沉浮、峥嵘、稠、风华、挥斥方遒、激扬文字
2.指导朗渎,体悟情感
创设情境:在座各位都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入景、入境、入情,能读出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怀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明确:心系天下、博大恢弘的豪情壮志。
3.感知文本,理清思路
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明确:  立 看 怅 问 忆 
2). 学习了这首诗,你认为哪些词有统领作用?
明确:一个“看”字,总领下面七句。
“恰”字,统领至“当年万户侯”。
3).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明确:上阕侧重写壮景,下阕侧重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
4.小结:这首词通过望秋景忆青年时代的斗争生活,表现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抒发了年轻的毛泽东急流勇进,立志改造中国的豪情壮志。 
(二)二读——关键突破
1. “看”字描绘了怎样一幅秋景图?
明确: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从江边遥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都染上了红色;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许多船只争着在水上行驶。雄鹰展翅搏击长空,迅猛矫健;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2.“恰”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明确: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这里指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好友)正当年轻,风采才华正当旺盛;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着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写作慷慨激昂的文章,把当时的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一般。 
3.上阕最后一个疑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个“怅”字,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一个“问”字,则引发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盛衰荣辱应该由谁来主宰这一问题的追问,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4.下阕最后一个是疑问句吗?有什么作用?
明确:下阕最后一句不是疑问句。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
5.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国家命运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三)三读——咀嚼鉴赏
1.在这首词上下阕中我们看到了哪些生动可感的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表述出来。
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与被词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万类”的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是暗比。 
3.你品味到的作者笔下的秋景图与你以往所见诗歌中的秋景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词一扫过去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对壮丽山河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出了词人强烈的革命精神。
4.诗歌语言的特点是凝练而表现力丰富,请选取你认为具有这种特点的字、词简要赏析。
明确:词在语言运用上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以“万”言山之多,以“遍”写红之广,“击”字形象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则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5.学了这首词,你能概括一下这首词“景中寓情、情中言志”的特点吗?
明确: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三、初试牛刀
【基础过关】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A.橘子()百舸()寥廓()
B.方遒()浪遏()苍茫()
C.峥嵘()挥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作品分析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向青春举杯》第一板块教案试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10
    江南的冬景教案3
    《前方》教案2
    《前方》教案4
    《前方》教案3
    《前方》教案5
    《前方》教案7
    《前方》教案6
    《前方》教案8
    赤壁赋》教学设计19
    《前方》教案11
    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方》教案1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7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2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3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5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5
    《赤壁赋》教案5
    《赤壁赋》6
    《前方》教案9
    《赤壁赋》教案20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赤壁赋》简案11
    《赤壁赋》12
    赤壁赋14
    赤壁赋13
    赤壁赋15
    《赤壁赋》16
    《赤壁赋》教学设计17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1
    〈赤壁赋》9
    《沁园春•长沙》5
    赤壁赋8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22
    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05(小结)教案
    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05(小结)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小结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赤壁赋18
    江南的冬景教案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8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0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9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4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5
    赤壁赋7
    《最后的常春藤叶》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5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江南的冬景教案5
    江南的冬景教案7
    江南的冬景教案6
    江南的冬景教案8
    江南的冬景教案8
    祝福
    《最后的常春藤叶》
    《前方》教案1
    《江南的冬景》教案1
    《相信未来》1
    《白杨礼赞》简案
    沙田山居
    我的母亲
    雨霖铃
    拣麦穗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向青春举杯”专…
    《沁园春.长沙》4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向青春举杯》…
    《沁园春.长沙》4
    江南的冬景教案4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5
    沁园春•长沙
    《我与地坛》的风格
    《相信未来》3
    相信未来(2)
    《相信未来》4
    想北平
    《相信未来》5
    始得西山宴游记
    《相信未来》6
    《前方》教案10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醉翁亭记
    満井游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孟子二章
    岳阳楼记
    越巫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林黛玉进贾府
    盲人看
    赤壁赋2
    《赤壁赋》教案3
    赤壁赋2
    综合学习: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宴子使楚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综合性学习: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赤壁赋2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南园》
    周庄水韵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6
    《老王》说课稿
    最后一课
    《鲁迅自传》
    梦游天姥吟留别
    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圣经》与《希…
    《希腊神话》
    古希腊戏剧
    《六月我们看海去》
    《赤壁赋》教案1
    《阿房宫赋》
    萌  芽
    边城
    《呱……呱》
    《最后的常春藤叶》
    荷塘月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练习
    金岳霖先生
    京口北固亭怀古
    发问的精神
    <<蜡烛
    我与地坛
    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吟诵…
    念奴娇.赤壁怀古
    《鸟啼》
    图片两组
    《听听那冷雨》
    图片两组
    《听听那冷雨》
    亡人逸事
    综合性学习: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甜甜的泥土
    《行道树》教学设计
    六国论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威尼斯商人
    爱莲说
    黎明的通知
    《谈骨气》《想和做》《哨子》
    安妮日记(节选)
    我与地坛
    菜园小记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隆中对》简案
    《出师表》简案
    《墨池记》简案
    上枢密韩太尉书
    曹刿论战
    《送东阳马生序》简案
    《陌上桑》简案
    麦琪的礼物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怀疑与学问
    麦琪的礼物
    论求知
    散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芦花荡》教学设计教案
    短文两篇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教学实…
    我与地坛
    《鱼我所欲也》简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