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
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直观导入法)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出示日月的图片)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
如:《夸父逐日》《两小儿辨日》《峨眉山月歌》《春日》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现代文预习6步法)
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三个故事的名称,并说一说。
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2、文中写日月,作者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征写的?
日:发光发热 死不如生
月:冰冷 死光 寒冷寂寞
四、探讨交流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短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
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为了追求光和热…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上什么?你上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上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恒蛾奔月”的传说?
五、体验与反思
1、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2、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
六、拓展延伸
以日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七、附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 发热 冰冷 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恒娥奔月
死不如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人生的追求)
整体感 悟
|
1、 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 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 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2)、同学自读 (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4)、分组朗读全文
|
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
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
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
探讨交流
|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四、 小结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
学生思考回答课题,讨论探究合作。
|
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适时加以引导
|
作业
|
五、 延伸 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
学生习作
|
培养写作能力
|
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
教学后记
注重了学生互评为主,辅以老师点拨的评价方法,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好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
| 十二、短 文 两 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汉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语言之美,美不胜收。像“母亲的回忆”是歧义句;“不是党员的党员”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贬义的;“讲演”与“演讲”、“整整齐齐”与“齐齐整整”词序颠倒,意思相同;“好容易”与“好不容易”、“地上”与“地下”其意思是相同的等等,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不胜枚举,由错别字、用词不当引出的笑话更是令人捧腹。今天,我们就学习吕叔湘老先生的短文两篇,看老先生是如何批评报纸用词不当的。 二、学生阅读《论“基本属实”》 1、学生阅读课文粗略感知课文内容 2、点拨课文 A、“基本属实”为何加引号?强调要评论的是有据可查的语言现象。 B、内容点拨 文章首选摆出使用“基本属实”的语言材料,详细注明出处,说明所引材料属实(举出病例)。先作总的评述,从提示的矛盾可知“基本属实”的说法不对头,再查有关材料,也是详细注明出处,接下来分析“基本属实”说法的错误所在,指出作者的心理,从理论上阐述“基本”一词的用法。正确用例、错误用例对比论证,再作推论,提示这类语病普遍存在的严重性。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 举出病例:引用新闻,有凭有据 分析病因:时过境迁,记不清楚,只说有无,不提数目 作出推论:老实承认,不好意思,来个基本,打个折扣 再举事例,正反论证,语病普遍,情况严重 得出结论:“基本”基本有用,不是到处可用 C、“基本”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 ①根本,比如,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②根本的,比如,基本矛盾。 ③主要的:比如,基本条件,基本内容。 ④大体上:比如,大坝工程已基本完成。 三、练习:误用词语分析 1、马晓春1964年生,1972年随家父学习。 2、在压解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罪犯。 3、裴艳玲的《林冲夜奔》作为压轴戏安排在最后一场。 4、这种题材的作品曾经畅销一时,但时过境迁,现在已是“昨日黄花”。 “昨日黄花”用错,应用“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是成语,还有典故——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九日”指重阳节,黄花指菊花。九月九日正是菊花烂漫时,到了明日重阳已过,菊花将枯,便没有什么可以观赏的了。一般用“明日黄花”比喻过了时的事物。 四、“原则”为何加“上”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 二、课文内容点拨 1、标题中的词语加上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引号的作用是突出,旨在论述两个短语的用法。 2、举出病例原句,摆出“偃旗息鼓”误用的材料,造成种种猜测,说明成语的运用令人费解。 3、引用资料 比较辨析 ①《辞源》“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埋伏,引去。”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气氛?(无声无息,十分寂静) ②《旧唐书》“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虽偃旗息鼓,高枕有余矣。”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气氛?(没有战鼓喧闹的和平) 4、作出推论:提示了滥用成语、典故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5、提出主张:提出端正文风的主张,提倡、呼吁,但语气委婉自然,并不生硬。 6、词语解释: 偃旗息鼓: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消弱。 圆满结束:事情进行完毕,没有欠缺和漏洞,使人满意。
比较“圆满结束”与“偃旗息鼓” 前者表示事情已经进行完毕,而没有欠缺,使人满意;后者的事情根本没有进行就无声无息了。 四、引用资料的作用 权威的工具书《辞源》中的释词资料,使论证有根有据,增强了评析文章的说服力。 五、两篇短文小结 1、两文均用比较辨析,有什么好处? 《论》把“基本”一词的正确、错误用例放在一起比较辨析,能够更加鲜明有力的论证“基本属实”这种说法的错误。 《偃》作比较辨析能更加确凿可信的论证报上那个用例的错误,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方法。 2、两文含义深刻,分别作了推论,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论》由河南饭庄“基本”一词的错例,扩展到相当普遍的滥用“基本”一词的现象,提示了语病普遍存在的严重性。 《偃》由一个错例,扩展到相当普遍的爱用成语典故,故作高深的不良文风,提出了端正文风的问题,提倡说现代话,写现代文。 六、布置作业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过程和方法目标: 对比探究阅读。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难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课型及教学思路: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在写作方面要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另外,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二、文学常识: 1.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 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三、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四、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蝉》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学生探究.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 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贝壳》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3. 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五、欣赏探究: 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六、总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 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讨论,教师鼓励性引导. 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人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七、作业: 1. 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谈谈自己当如何奋斗人生,并写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2.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 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 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1. 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2. 写作: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请以"感受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 (解答这类题目必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鲜活的社会生活永远是学好语文的不竭源泉和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