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转道,第一站就去了苏州。也许是人在旅途有着相同的心境吧,到苏州不由的使我不想起唐人张继的《枫桥夜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千百年前古人张继羁旅生涯的离愁旅思如今无时无刻不在律动着我人在旅途的心绪。姑苏城外的枫桥,三年前我曾来过,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路过苏州,匆匆忙忙地登上过枫桥,但因当时季节的差异,无以感受《枫桥夜泊》的诗韵。今年的深秋,想必是适逢其时了吧。
枫桥是杭州有名的人文景观,其始建年代不详。我知道,当年张继夜泊时的枫桥早已不复存在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枫桥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它犹如一弯新月横跨于枫江之上,交汇于大运河与古驿道,连接枫桥古镇与寒山寺。
在一个江南深秋的午后,我来到了枫桥,不巧遇到一电视拍摄组在这里进行外景拍摄,引来无数的游人住足,把枫桥的古韵挤了个荡然无存,幸好我们晚上留宿苏州,不然,又会象三年前一样,要与枫桥擦肩而过了。
枫桥
是夜,正当同事们在住处休息一天来的劳顿之时,我只身一人乘着江南的夜色来到了这里。枫江的水静静地流淌,枫桥古镇的灯火闪闪烁烁,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枫江水面上,古韵清清,江水涟涟,夜色空蒙,烟雨拂面。流连于枫桥之上,我仿佛与千百年前的诗人张继相遇于这枫江边上。长年的羁旅生涯,又适逢江南的动乱,诗人归途中夜泊枫桥,江南秋夜,桥畔孤舟,而这吴门水乡静谧幽美的夜色激起了诗人万端的感慨,顿时绵绵诗情涌驻笔端。我仿佛看到,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枫叶婆娑,渔火点点,面对这样的江南秋夜,诗人孤孓寥落,含愁难眠,系船登岸,又在万籁寂寥中听到寒山寺内传来阵阵的夜半钟声,浑厚深沉,悠扬不息。一个羁旅孤孓的身影驻足于枫桥边上,正是这夜半的寒山寺钟声的启迪,使得诗人灵感顿开,便有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也正是这姑苏城外的古刹钟声,给如今的枫桥夜景注入了不竭的历史内涵,它隽永含蓄,耐人寻味,象这枫江之水弹奏着千古的韵律,撩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引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来这里寻幽,身临其境领略诗人笔下的诗情古韵。
在风尘弥漫的时光幽谷之中,南宋的陆游来了:“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明初的高启来了:“几夜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清初的王渔洋也疯疯癫癫地来了:“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你能说,这静静流淌的枫江水,哪一滴里能不凝聚着枫桥的华章吗?而谁又能不说,当年张继的一绝使得千百年后的枫桥霜晨月夕余韵犹在呢?
伴随着这千年的风霜和思绪我在枫桥上彳亍而行,夜已经很深了,游人都已散去,兜里的手机在响,打开看到来电显示的号码,我知道这是同事们在催我回去。我没有去接,我怕惊动这枫桥的夜色,我怕自己的声音惊落古人这千古流芳的华章。我想,枫桥的美在于夜,在于江南深秋时节的夜色里。虽然我这次来不是诗人所指的“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时节,更难觅当年诗人“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韵,但我觉着这些都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今夜能来这里,能在这静静的夜色里与古人共饮枫江,神游枫桥,便也感到了稍许的满足。只是旅途的孤寂与古人一样无法的排遣,总觉那月落乌啼已是千年的风霜,而这涛声依旧却不见当初的夜晚。凝视着这姑苏城外的阑珊夜色,沐浴着这深秋时节的吴门烟雨,我想起了当年那首十分流行的老歌《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我知道,枫桥夜泊的余韵会使我今夜难眠。
十三、《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刘金 学习重点: 1、条理清晰地逐一反驳 2、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 反驳,可以驳论点,也可以驳论据、驳论证。《枫桥夜泊》是唐代张籍名诗,但前几年有人提出新的解释方法。新的解释方法是是否可靠、是否站得住脚,是要经过反复推敲的。刘金对《枫桥夜泊》的新解进行了反驳(质疑)。 一、仔细阅读课文看作者反驳了哪些“新解”? 1、反驳了“乌啼” 新解:乌啼指乌啼桥“月落乌啼”月亮向乌啼桥方向落下去了。 根据:①乌鸦的习性,日落到黎明不啼叫。 ②寒山寺西300米处有座乌啼桥 ③寒山寺住持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毁于同治年。 反驳:①乌鸦夜啼的情况不是没有,它受到惊扰也啼叫。 A、乐府中《乌夜啼》 B、乐府琴曲歌辞有《乌夜啼引》 C、唐教坊及后来的南北曲都有《乌夜啼》曲 D、曹操《短歌行》“明月星稀,乌鹊南飞” ②住持之说无史料可证,乌啼桥命名在枫桥之后。旁证: 梁祝故事流传后,出现多处祝英台读书处、梁山伯墓、梁山伯庙等等。 ③桥的位置比较低,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的印象 2、关于“江枫” 新解:“江”是江村桥;“枫”是枫桥。 反驳:①即使有两座桥,这样也不符合习惯的简称也不会 出现。 ②使用这样的简称也不合形象与意境的要求。 ③题目是“枫桥夜泊”不是“江村桥枫桥夜泊” 3、关于“愁眠” 新解:“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渔家既然掌灯,那“眠”字就无从解释了。 反驳: ①把“愁眠”解释为一座山,全诗意境就破坏无余, 索然无味了。 ②本诗抒情主体是“愁眠”的“我”,有“我”,日落、乌啼、江枫、渔火、钟声才有活力,才染上主观感情色彩,生出一种动人的意境。 ③没有史料证明那座山在唐朝时就叫“愁眠山”,可能是后起之名。 ④“愁眠山”既己著名,不可能再起一个“又名”,孤山可能在前,愁眠山可能在后。 ⑤渔家掌灯和旅客在客船上睡下并不矛盾。 附板书: 乌 啼—————江 枫——————愁 眠 论点论据 论 据 论点论据 ↑ ↖ 驳 ↗ 乌啼之桥 语言习惯 证明自己 无史可证 形象意境 反驳对方 情理不通 题诗否定 无法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探求本文的结构:总分总 先做总论,欲抑先扬,先说初觉新鲜,而且自惭。然而一转,加以质疑。提出有三点疑问这是总批①可靠性上大成问题②必要性上大成问题③效果上大成问题。这是批驳的总纲。 随后逐一批驳,有理有据,层层辩证。之后结尾加以小结,指出“新解”的害处,希望文学研究者摒弃这样的考证,这是从方法和效果上总说解之谬。 二、关于质疑 本文是质疑,对方是新解,质疑者除提出自己的论据反驳之外,还可以提出疑问,将对方一军。如你说寒山寺住持如是说,可以问他一个“为什么”“有何文献资料可证?”;又如你说“又名孤山”可以问他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在唐朝就已著名的“愁眠”之外,再起一个“孤山”的又名呢?质疑之下可以使对方,捉襟见肘。 三、课后习题处理: 煮鹤焚琴——大煞风景 四、解词: 索隐:寻找、搜寻潜伏的藏在深处的线索内容。 招徕:招揽。 望文生义:不懂某词句的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匠心独运:巧妙地心思。 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 五、布置作业。
|
|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唐)张继诗官会平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