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赋》16
|
sp;
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乐”字 ●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七月既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有句说法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吟明月之诗为了赞美月亮,而月亮也因此而感动——“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是苏轼他们歌咏出来的。 ——月在古诗文中常与“思”有关,可引发感悟。 ——《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姣好容貌和悠闲体态,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客人的洞箫声。 ●箫声如何?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是啊,让人不禁一洒同情之泪。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慕”是“爱慕”的意思吗?如果是,那么它的感情基调与哀怨、哭泣等是否矛盾? ——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言之成理!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箫声起,悲意生。哀怨,思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无痕迹,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3、第三段中生发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发的?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那么,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议论,怎样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呢? ——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人生渺小而短暂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 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那么这种感情与豪放风格是否矛盾?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吗?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然后根据提示背诵。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一叶扁舟、沧海一粟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4、第四段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人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 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大家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对于苏轼这样的观点,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应如何看待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我认为听任自然是尊重客观规律,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我们也难免要受挫折,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就无法显示自己的才干。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看最适用于现在的为官者,否则今人真不如古人了。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很好。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是同学们学习古文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5、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后面的“杯盘狼籍”不破坏了文中的美感吗? ——这是反衬,用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这里的酒是不是用来消愁之酒? ——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愉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像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再借助提示背诵。 屏示: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全班齐读。
【课堂小结】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得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作品分析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赤壁赋》16,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赤壁赋15 |
下一篇文章: 《赤壁赋》教学设计1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