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W >> 蔚蓝的王国 >> 正文

 

浅谈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形象——巴扎罗夫

浅谈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形象——巴扎罗夫
——陌上花开
小说《父与子》写于农奴制改革法令颁布前后。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的思想斗争。屠格涅夫敏锐地反映了这一社会历史变革时期的尖锐斗争,他证明平民知识分子已经以巨大的力量出现于历史舞台,小说的基本主题是代表不同阶级的两代人的更换问题。作者在“父”与“子”的矛盾中,真实反映了六十年代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民主主义分子。与之相对,帕维尔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即父辈。两者彼此仇视,仇视表现在衣着、行为举止、秉性、感情及思想意识层次。这些对立把巴扎罗夫的形象鲜明的体现出来。例如:
巴扎罗夫初见帕维尔•基尔萨诺夫便为他那“妄自尊大、拿腔拿调、绔绔习气”,“目空一切的架势”和贵族仪容而表示反感,他以几乎是放肆的口吻去凌辱基尔萨诺夫:“老古董!”
“人在农村,可你看他那副穿戴!而他那指甲,那指甲呀,值得拿去展览!”而后者 “贵族的秉性难于容忍巴扎罗夫的放肆”,骂“这个医生的儿子,不单没有一点儿对长者的敬畏,甚至答话有气无力,心不在焉,傲慢而粗暴” 在争辩中帕维尔•基尔萨诺夫把自己说成是个热爱进步的自由派人士,他肯定“真正的贵族”——“英国贵族”,“贵族给予了英国自由并支持着这种自由”。可是巴扎罗夫不屑一顾:“这种老调我们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巴扎罗夫对基尔萨诺夫自由主义式的爱民观点和改革,关于宪法、议会的美丽词句嗤之以鼻,他自己准备投入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他为自己订下值得“巨人”去做的任务,他要求积极的社会变革:“改造好社会,病根也就清除干净了。”
可以说屠格涅夫是个深沉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历史的重大客观事件置于视界之内,把再现生活作为无可推卸的责职,去塑造符合时代的典型。《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可说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民主启蒙时期否定精神的一个很有特性的表达者:“我们认为有利,我们便据此行动……现时最有用的是否定,因此我们也去否定。”巴扎罗夫反映了进步的民主知识分子的想法。屠格涅夫塑造的巴扎罗夫形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作者捕捉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生活中主要的先进思想萌动,他看到了否定派即虚无主义者“对人民的需要更为敏感”(作者语),他们的心曲与人民有互通之处。巴扎罗夫反驳帕维尔•基尔萨诺夫:“您不赞成我的选择,但谁对您说我选择的道路是一时心血来潮,而不是您一再鼓吹的人民精神所感召的呢?”“我祖父种过地,您去问你们的任何一个农民,看他首先认作同胞的是您还是我。”书中形容巴扎罗夫“仆人对他几乎都有好感,尽管有时要挨他的取笑,他们觉得这人不是老爷,而是自己人”;“他有一种使下人信赖的特殊本领,虽则从不迁就他们,说话的口气也是懒懒的”。所有这些素质,都为作者所肯定,所珍视。
但作者笔下的巴扎罗夫缺乏完整的社会思想体系,他“否定一切”,但在建设方面,据巴扎罗夫的话说,“不是我们的事。首先要把地面打扫干净。”他无疑带有左倾无政府主义极端性。在作者笔下,虚无主义者有着对一切进行无情地破坏的自发性,他们想法片面,老是怒气冲冲,脸色阴沉。屠格涅夫描写巴扎罗夫这个人物的严峻外貌是:说话粗鲁,语气傲慢,避开“浪漫主义”的即一切诗情意的属于心灵感受的东西。巴扎罗夫不屈从任何权威,不把任何准则当作信仰,即使这准则是多么受到尊重。
另一方面,作者又赞赏巴扎罗夫代表的“子辈”即虚无主义者的刚毅,反封建的锐气,却并不赞赏子辈对美的冷漠,对文学艺术的观点,尤其对待浪漫主义激情、对待人的内心感情方面的态度。为历史所需的巴扎罗夫的否定一旦进入人的感情领域,它就变得虚而不实,从而也导致了巴扎罗夫的自我矛盾。按书中所说,巴扎罗夫“非常喜欢女性,喜欢女性美”,但“他把骑士式感情当作一种残疾,一种病症”,他在女性身上首先看重的是“窈窕的身段”,与她们交往中想的是“愉悦”。可是巴扎罗夫破坏了自己的理论,真心实意爱上安娜•奥金左娃了,他发现自己身上就有为他原先所敌视的、与虚无主义者观点相悖的浪漫主义,而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释。“在和安娜•奥金左娃谈话的时候,他用较之以前更为冷淡和轻蔑的态度对待一切浪漫倾向,可当他独自一人时,一想起自己就有这种浪漫倾向不由脑火。”巴扎罗夫把否定推到极限时,他的行为和感情反过来破坏了他的虚无主义,与旧的社会制度搏斗必不可少并行之有效的否定,结果与人的感情和秉性不能适应。当此情况下巴扎罗夫的“浪漫主义”个性开始显示了正面的人的自然属性而不再屈从他的虚无主义了。
但是,他那虚无主义却又企图制止、支配他的感情流向,于是两者的矛盾斗争导致了巴扎罗夫的个人悲剧。书中说道:“他本可以轻易地平息血液的骚动,但他体内孕育着某种新的东西,对此他从未允许存在过并曾有意地把它克制过,他的自傲曾坚决反对过。”他用尽一切力量来压制自身的天性;结果如何呢?情场失败后他戏剧性地承受着单恋的痛苦和委屈,失去了内心的平衡,心灵的欢愉和工作的情绪。“工作的狂热劲儿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苦苦的寂寞感,心绪不宁,他一举一动都显得那样疲惫,甚至他行走时也不再是迈着那种坚实的、勇往直前的步子。”巴扎罗夫说他自己在糟蹋自己并非出之偶然,因为他曾嘲笑过帕维尔•基尔萨诺夫,曾嘲笑过他的爱情悲剧,然而他现在轮到自己感受爱情悲剧带来的伤痛。
巴扎罗夫的心灵危机也表现在哲学的和社会的悲观主义中。他和阿尔卡季躺在干垛旁出声想道:“我所占有的这一小块地方比起广大空间来是如此地狭小,而那广大空间里没有我,也与我无关;我得以度过的这个时段在永恒面前是如此地渺小,而我到不了永恒,永恒中没有我……可就在这题原子中,在这数学的一个点上,血液却在循环,脑子却在工作,有所希冀……”人与自然不是相悖的对立关系,但在巴扎罗夫看来却是两种绝然相反的力量。他在确认人的精神力量的同时,不得不为自己依附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自然而哀伤。巴扎罗夫从哲学上的悲观主义,从他与自然界的心理隔阂,滋生出他对后代人命运的冷漠。 “举个例,”巴扎罗夫对阿尔卡季说,“今天你走过村长菲利浦家他那白白的、漂亮小屋的时候说,如果俄罗斯最后一个农民也能住上这样的小屋,那时俄罗斯就达到完善的地步了,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促使它实现……但我憎恨诸如菲利浦或西多尔这样的最后一个农民。干吗我要为他们拼死卖力,他连谢也不说一声?……即使对我说声谢,又值得了多少?他住上了白白的漂亮小屋,我则将老朽入木,往后又怎样呢?”
不过,在小说《父与子》中,个人主义者与大自然隔阂而产生的悲观,由屠格涅夫缝补了,承作者之力,在大自然面前的人的失落感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弥合。巴扎罗夫过早地夭折,死于即将发生大变革的社会的门槛上,屠格涅夫在小说结尾处描写了荒芜的乡村公墓,巴扎罗夫年迈父母无法消解的痛苦之后,接着以强劲的抒情表示了他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坚定信念:“难道他们(指年迈的父母——译者)的祈祷、他们洒下的泪水是没有结果的吗?难道爱,神圣的、真挚的爱并非万能?哦,不!掩埋在墓中的不管是颗多么热烈的、有罪的、抗争的心,墓上的鲜花依然用它纯洁无邪的眼睛向我们悠闲地张望,它们不只是向我们述说‘冷漠’的大自然有它伟大的安宁,它们还谈及永远的和解和那无穷尽的生命……”自然生命有其多样性和无穷性,这是永恒的规律,屠格涅夫以此作为活泼、乐观的结尾,让悲剧得到升华。在这里,由不可避免的矛盾引起的悲剧,因认识到世界是个辩证地发展着的过程,因触摸到强劲的、饱满的自然生命整体及它内部的和谐性,从而得到了化解。
  
  
参考书目:
《世界文学简史》 李明滨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学》 董秀菊编著 大众文艺出版社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蔚蓝的王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浅谈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形象——巴扎罗夫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关于<蔚蓝的王国>上的破折号
    《伟人细胞》课堂实录
    《蔚蓝的王国》说课稿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4
    整体感知 细读语言 美梦永存——《蔚…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课题: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教案
    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七年级-《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课堂实录)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学反思
    《蔚蓝的王国》课堂同步练习
    《蔚蓝的王国》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学…
    《蔚蓝的王国》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
    ——《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教学实录
    反思《蔚蓝的王国》的课堂教学
    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浅文深教《七颗钻石》
    蔚蓝的王国·知识点精析
    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鉴赏品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问题探究
    《蔚蓝的王国》 教学设计
    《南宋杰出女词人——李清照》课堂实…
    暑期一题七文优秀作业展评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意图
    《蔚蓝的王国》非线性教学设计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一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蔚蓝的王国》同…
    蔚蓝的王国
    蔚蓝的王国
    走进文本,还原语文本色----教学诊断…
    语文阅读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三个意…
    在屠格涅夫的精神家园里留连
    语文教师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追求语文教育路上的别样风景
    中学生必读散文(十三) 轻轻地走与轻…
    灵动的语文课堂:生成性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例谈
    《蔚蓝的王国》教学详案
    《蔚蓝的王国》《七颗钻石》《天上的…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蔚…
    名人名言/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为一份“柏拉图之恋”献出一…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诞辰
    浅谈屠格涅夫的诗学——文学本质探析
    干干净净的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的爱情
    屠格涅夫
    深文浅教《蔚蓝的王国》
    屠格涅夫家的姑娘们
    屠格涅夫名言警句
    屠格涅夫和他的童年生活
    屠格涅夫的法兰西岁月
    蔚蓝的王国
    伊•谢•屠格涅夫生平著作…
    屠格涅夫精品集:戴灰眼睛的人——俄…
    谈骨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