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Q >> 沁园春 雪 >> 正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中学 冯 敏     【教学目标】   1、体味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及作者伟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心。

  2、理解写景、抒情和议论的方法。

  3、熟读成诵。
【教学设计】

  1、安排一课时。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对写作背景略作介绍,帮助学生把握主题。

  4、强调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力求当堂能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范读曹操的《观沧海》,请学生补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登临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在给我们勾这幅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同时,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往往通过诗词来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并抒情言志。今天我们来学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毛泽东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看看他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面,又抒发了什么情怀?

  “沁园春”是这首词的词牌名,“雪”是题目。
二、简介写作背景   (面上展现文字,学生介绍。)
三、朗读

  1、个别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2、观看面,聆听配乐朗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四、赏析

  1、作者对北国风光是怎样概括描写的?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诗词是很讲究炼字炼意的,在描绘这幅冰封雪飘的面中,你揣摩一下哪两个字比较准确、形象?并讲点理由。     (“封”字显出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从地面到空中,包容一切,一静一动,静穆中又有飘舞之态。)

  3、毛泽东登高远眺,透过皑皑白雪视通万里,他具体望到了哪些雄伟的景物?

    (展现长城、黄河、山脉、高原面,明确毛泽东选取长城、黄河、山脉、高原反映北国风貌,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4、齐读毛泽东具体描写这些景观的诗句,推敲一下哪些字很传神、富有表现力?并简作点评。(分组讨论后请代表回答。)

    (“望”:似乎让我们看到一位充满豪兴的诗人的身影。“内外”、“上下”:地域广阔。“惟余”:强化白茫茫的景色,气象雄浑。“顿失”:变化之速,寒威之烈。“莽莽”、“滔滔”:叠音,音响浑厚。“舞”、“驰”:化山脉、高原这些静物为动态,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作者精神振奋,连大自然也生机勃勃了。归纳:作者勾画了一幅到处是天寒地冻但又并非死气沉沉而充满生气的面。 )

  5、自由放声朗读这几句,考述虑如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毛泽东具体望到的这幅面。提问。

  6、谈谈这样的诗句给你哪些感受?

  7、“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请插上你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这幅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面。)

  8、毛泽东给我们展现了这幅壮丽雄奇的北国雪景图,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喜悦,豪迈,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9、齐读上阕,读出赞美之情。

 10、个别朗读下阕后,提问:下阕的一二句在整首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竞折腰”什么意思?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竞折腰”表明无数英雄对大好河山的崇敬之情,雄伟多娇的江山也引得一代代英雄为之不断奋斗。)

 11、毛泽东评价了哪些英雄?他用哪个字总领对这些英雄的评价?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惜”字总领。

 12、分组朗读“惜”字所领的内容,并讨论“惜”中包含了毛泽东对这些封建帝王的哪些评价?

    明确:肯定他们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即肯定中华民族是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批评其不足,毕竟是封建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文学才华欠缺;自信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后来者居上。

 13、齐读毛泽东评价这些“英雄”的词句,注意语气要连贯,读出惋惜之情。

 14、新时代真正的英雄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才能?

    既能建功立业又有文采。

 15、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如何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自信、自励和抱负。毛泽东相信中国人民定能赶走日寇,建功立业,相信风流人物必将创造出空前伟大的业绩,人民的江山定会开辟民主幸福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16、毛泽东的宣告正确吗?你能用一些历史事实验证吗?

    学生回答后展现面:抗战胜利,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江泽民发表“三个代表”谈话等。

    小结:如此看来,既能建功立业又有文采的英雄,的确还得看今朝的革命英雄,他们无愧于祖国山河的雄伟多娇。

 17、齐读下阕,注意读末句时,“俱往矣”应一带而过,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全词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读出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
五、总结

  这是一首雪的赞歌,也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卷,是一首历史人物的诗品,也是一首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高歌。上阕写景,句句洋溢着热爱山河的豪情;下阕抒情议论,句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抱负。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情由景生,议由情发,产生强烈的感人效果。
六、有感情的齐读全词,感情要充沛

  分散试背后,配乐齐背。
七、布置作业

  请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这幅北国雪景图。
【板书设计】            北国雪景  冰封  雪飘

  (描写) 长城、大河、山(舞)、原(驰)          赞山河     红装素裹         评古论今  引   竞折腰

  (抒情议论) 惜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抒抱负   看今朝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沁园春·雪,毛泽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毛泽东词二首说课稿教案
    《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赏析——《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欣赏
    毛主席 采桑子 重阳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
    鹤山浮云的课堂实录《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品读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鉴赏《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德文翻译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
    【原文】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毛主席诗词注音
    沁园春 长沙 1925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长…
    毛泽东诗词之沁园春  长沙(英文版…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我的课堂我做主”──《沁园春·雪…
    独领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党的生日忆毛泽东并全韵和毛泽东《沁…
    《沁园春 雪》没有反映毛泽东的帝王思…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大气磅礴,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毛泽东发表《沁园春·雪》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介…
    沁园春 雪课文研讨
    《沁园春·长沙》电子教材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 雪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沁园春·雪》说课稿2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全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片断记录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原文阅…
    诗歌的趣闻——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说课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长沙》关于练习
    《沁园春 雪》说课稿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背景分析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我是这样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毛泽东…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沁园春·雪》说课稿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欣赏
    毛泽东谈判期间才震山城 《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浅说毛泽东《…
    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
    《沁园春·雪》的故事——诗之毛泽东…
    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选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笑傲江湖--《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山居秋暝
    观沧海
    秋词
    诗人·领袖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杂谈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我教《沁园春·长沙》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沁园春·长沙》重点概述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新教材新学案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词牌与标题
    《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沁园春·长沙》知识延伸
    《沁园春·长沙》诵读提示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写作特点
    《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
    《沁园春·长沙》结构图表
    《沁园春·长沙》课文导读
    娄山关·忆秦娥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赏析2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问题研究
    《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