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Q >> 沁园春 雪 >> 正文

 

《沁园春·雪》疑难解析

《沁园春·雪》疑难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俊英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是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结合的典范。

  这首词,上半阕写景的部分,把严寒的冬天写得一点也不枯槁,也没有一星儿凄凉意味,恰恰相反,诗人的乐观精神使得他笔下的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读了这些大气磅礴、气象雄浑的词句,真是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这首词的上半阕,虽然句句是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半阕评论人物,但不枯燥。写景评论,两者又密切关联,互相映衬。诗人在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时候,有理有情,极有分寸。一个“惜”字就很有情味。“略输”“稍逊”也饶有意趣。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形象好似巍然站立在我们面前。“只识”二字很传神,这两个句子写出了成吉思汗的为人,也写出了诗人对他的看法。写景的时候,景物的形象都是雄的,写人物的时候,情况也是如此。整个的词,是描写与议论结合,情感与景物相生,气魄极大,感人极深,每读一遍,便觉得有一股浩然之气使人眼界开朗,心胸旷阔。这是一首雪的赞歌,这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卷。这是一首历史人物的诗品,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高歌。

  假若让你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你该怎么写?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写景、抒情之中也兼议论,而且水乳交融,不能截然分开。

  这首词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实景,有想象,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北国雪景图使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

  这首词运用词语非常精确,达到千锤百炼的程度。如“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的“惟”和“顿”都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惟”字有力地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在句中调强黄河上上下下波涛滚滚的气势一下子失去,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的速度。再如“舞”和“驰”这两个动词,“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本词不仅用词精炼,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上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就是巧用比喻。再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作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请注意一下词的语言的精妙。

  开头,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了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再如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了一个“看字”,把诗人细细观看,无限赞赏的心情表达得细致入微。“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说明祖国幅员的广大,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

  在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时,一开始用“引”字就把“江山”和“英雄”联系了起来,突出了“英雄”们对大好山河的崇敬感情。接着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俱往矣”三字笔锋一转,把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革命英雄。臧克家说:“结尾一句,也许是最重要的一句,意义深长,耐人寻味。”

  毛泽东本人具有精英意识,可以从下阕看出来。

  总的说来,这首词用词准确、精练,而且形象鲜明,给人很深的印象。

  如果让你用自由诗来表达《沁园春·雪》的感情,你该怎么改写?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其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和战争景象,想象丰富、气势磅臆、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风格奇峭瑰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唐玄宗十三载(754),诗人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为送武某归京,岑参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孟浩然高适等人也是边塞诗人。请找出三人各一首诗,比较他们风格的异同。

  就像杜甫所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在诗歌创作上刻意追求新奇,具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点,他在边塞诗中创造了一个“奇气益出”的新境界,以独有的风姿卓踞盛唐边塞诗坛的峰巅。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堪称盛唐边塞诗的奇调绝唱,它最集中地表现出“奇气益出”的艺术境界,具有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具有“四奇”。

  古人作诗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你对岑参的诗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首先,环境之奇。即所谓“奇境”。诗中的边塞奇境图是通过对边塞奇景、奇寒的泼墨浓绘和工笔点染来完成的。先看奇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风雪姿餐,横扫一切。一个“卷”字,道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是“卷”的结果,它本属人的动物,风能折,可见风力之大。农历八月,内地正是金秋时节,而西北边塞己是飞雪隆冬,一个“即”字,透出诗人初来乍到、少见多怪的惊奇之感。奇景中充溢着“笔所未到气己吞”的笔力,边地奇旷倏变的特点,被十四字概括尽致。雪景之奇,极尽诗人想落天外的奇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不知何时风停雪落,处处银装素裹、一片晶莹世界;琼枝玉叶,赛似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奇异的妙喻,把雪的皎洁、鲜润、明丽、飞动,传神地描绘出来,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瀚海阑千万丈冰,愁云渗淡万里疑,”放眼远眺,茫茫沙漠,坚冰百丈,纵横交错;无垠苍穹,愁云凝结,渗淡万里,这是何等广阔的视野和奇观:亦是唐诗中罕见的慑人魂魄的奇景!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沁园春·雪,毛泽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沁园春·雪》疑难解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毛泽东词二首说课稿教案
    《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采桑子·重阳》教案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赏析——《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主席词《采桑子.重阳》欣赏
    毛主席 采桑子 重阳
    《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版高…
    鹤山浮云的课堂实录《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品读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毛泽东诗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鉴赏《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德文翻译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
    【原文】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毛主席诗词注音
    沁园春 长沙 1925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长…
    毛泽东诗词之沁园春  长沙(英文版…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我的课堂我做主”──《沁园春·雪…
    独领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党的生日忆毛泽东并全韵和毛泽东《沁…
    《沁园春 雪》没有反映毛泽东的帝王思…
    毛泽东《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始末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大气磅礴,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毛泽东发表《沁园春·雪》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沁园春·雪》【赏析】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引轰动 蒋介…
    沁园春 雪课文研讨
    《沁园春·长沙》电子教材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 雪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沁园春·雪》说课稿2
    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全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片断记录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原文阅…
    诗歌的趣闻——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说课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沁园春·长沙》关于练习
    《沁园春 雪》说课稿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背景分析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我是这样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沁园春•雪》抒写了伟人毛泽东…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沁园春·雪》说课稿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欣赏
    毛泽东谈判期间才震山城 《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于山西…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浅说毛泽东《…
    轰动雾都的人民颂歌——纪念毛泽东《…
    《沁园春·雪》的故事——诗之毛泽东…
    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选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笑傲江湖--《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山居秋暝
    观沧海
    秋词
    诗人·领袖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杂谈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我教《沁园春·长沙》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
    《沁园春·长沙》整体把握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沁园春·长沙》重点概述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新教材新学案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词牌与标题
    《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沁园春·长沙》知识延伸
    《沁园春·长沙》诵读提示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
    《沁园春·长沙》写作特点
    《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
    《沁园春·长沙》结构图表
    《沁园春·长沙》课文导读
    娄山关·忆秦娥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赏析2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建议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问题研究
    《沁园春·长沙》有关资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