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
注重情境教学 激活主体个性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浙江省萧山市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 方伟伟 《比尾巴》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观察图片和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 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看图识字和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12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八字头、鸟字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通过读读看看“比尾巴”的过程,学习问句的朗读,了解6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读、看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重点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动物王国”画面,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又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这一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 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评析: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无需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因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识字朗读 1、看图认读动物名称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6种动物,将动物名制成“名片”,让学生将其一一对应。 结合动物图片看拼音读准字音。 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理解“短”、“扁”、“最”。 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兔子、鸭子、孔雀图片,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短”、“扁”、“最”。 3、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评析: 借助图片识记字词,也能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读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书写“云、公”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二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评析: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会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运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本人就是本着这一理念展开教学的,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1、注重情境创设 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创设一个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情境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次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交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为学生开辟了展示自己的天地。“三人行必有我师”。“请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听。”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吸取众长,引发了思维的交叉和补充,使学生共同识字,共同品尝学习的快乐。由于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优势互补,使学习内容不断充实,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学生读生字,读课文,学生乐此不彼。引导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知道学习要有所发现,有所疑,有所惑,有所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生字教学力求扎实 新教材识字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识字量增加是一明显特点。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巴、把、公、松”写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同时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比尾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比尾巴》教学案例 |
下一篇文章: “比”出来的精彩──《比尾巴》教学片断与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