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范进中举》(上):势利而滑稽的胡屠户

匠,巡官奥楚蔑洛夫到现场来处理。事实很清楚,怎么处理呢?听说狗的主人不是将军,他就要责罚狗,赔偿工匠;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他就恭维狗,责备工匠。狗还是那条狗,事实还是那个事实,但随着他耳闻的狗主人地位高低的变化,他的脸谱不断变化,前倨后恭,前恭后倨,180度的大转变顷刻之间就表演了四次,翻来覆去,不顾自己打自己嘴巴,活现出媚上欺下的势利嘴脸。

胡屠户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中滑稽形象的典范。吴敬梓抓住这个喜剧人物性格里不和谐的特征,当场尖锐地撕破给人看。在范进中举前后,他对范进这个女婿的态度陡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中举前他骂范进说:人家中过举的张府、周府上老爷都是“方面大耳”,而你呢,“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中举后却说:“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同一个范进,中了举人就嘴也不尖了,腮也不像猴了,比“方面大耳”的张老爷、周老爷更有福气。这就是一种尖锐的、鲜明的对照。

中举前他指着范进骂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中举后却向邻居夸耀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其实众人是笑他前一刻自怨“倒运”选错人,后一刻就自夸慧眼识人,自己打自己嘴巴!

中举前他把范进当作辱骂的对象,动不动“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中举后“现世宝穷鬼”一下子变成“贤婿老爷”。“贤婿”是老丈人称女婿,“老爷”是奴才对主子的称呼,把这两样不伦不类地加在一起,本身就极不和谐。怪不得有人嘲笑胡屠户是“造词能手”。

前倨后恭是势利的突出表现。为什么“倨”、为什么“恭”呢?刚刚中举,范进的才学没有变,品德也还来不及变,什么变了呢?是地位,可见胡屠户衡量人的惟一标准是对方的地位。待人处事没有一个道德评价作底蕴,只以势利作标准,这就把自己人格中最卑劣的品性暴露得一清二楚。这种人在奴才面前是主子,表现就“倨”,在主子面前是奴才,表现就要恭。不是一般地“倨”和“恭”,要“倨”得可恶,“恭”得肉麻,前后才能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对照越鲜明,不和谐就越尖锐,讽刺就越有力、越深刻。“恭”得肉麻就表现出一种奴性,所以奴性便成了势利的影子,在有权有钱的人面前,势利小人会把奴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丑态百出,充分表现出人格的低贱。势利小人缺少对大写的“人”的起码的尊重,在人之上时,不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时,不把自己当人。自轻自贱,是一副贱骨头,患了严重的软骨病,把人的尊严践踏殆尽。所以在舞台上这种角色总是丑角、小丑。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辈份是很重要的,女婿官做得再大,在岳父面前是晚辈,只能女婿尊敬岳父,不能岳父对女婿毕恭毕敬。岳父称女婿老爷,就像父亲称儿子老爷一样,是天大的笑话。这一句称呼就把胡屠户的奴性、势利,讽刺得体无完肤。

接着,他还有绝妙的表演:他毕恭毕敬地跟在范进背后,表现得特别机灵,特别服务周到,“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是神来之笔。范进的破麻布长衫在泥潭里一滚,湿淋淋脏兮兮,何止是皱?扯几十回又怎能扯平?即使不皱了又怎能改变又脏又湿的狼狈相?写他这样做正是表现他千方百计地讨好、巴结、献媚取宠。就像哈巴狗,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就摇头晃脑拼命邀宠。到了破茅屋前他还拉长脖子高声喝叫:“老爷回府了!”戏台上的仆人、跟班就是这么吆喝的。老爷的府第总是气派的好房子,而小说里三次交代范进住的是茅草房。破茅房而称“府”,这又是一个不和谐。这种违背常识的不和谐进一步揭示:胡屠户是在挖空心思地巴结讨好,一副奴颜媚骨。胡屠户不是鲁钝憨直的人,这种小市侩有他的小机灵、小狡狯。如果说,前倨后恭的变化,衬托出他的势利,那么,变化得这么快、这么“灵”,正显示出他势利之深。

2、“嘲弄”手法

为了使不和谐进一步尖锐化.吴敬梓巧妙地运用戏剧性的嘲弄手法。嘲弄的关键在于造成特定的情势,犹如安排下一个陷阱,“请君人瓮”,被嘲弄者按自己的性格逻辑尽情表演,却把不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当胡屠户对新贵人怀着无比敬畏之心,胁肩谄媚唯恐不及的时候,作家故意难其所难,针对他的市侩心理出个难题:为了使发疯的范进恢复常态,需要胡屠户亲手去打这位老爷一巴掌。这样的情势给胡屠户提供了绝妙的喜剧舞台。如果在过去,他眼睛不眨就可以打下去,但在今天,这简直是要他的命!他说得很坦白:“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但情势已经摆好了,这个光荣的使命非他莫属。没办法,他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借酒力壮了壮胆,这才勉强“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冒着被罚到十八层地狱的危险,硬着头皮去把范老爷打了一下。说也灵,果然立刻觉得“菩萨计较起来了”,登时手就发颤。不想不打紧,越想手越疼,竟至于弄得“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不得不“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势利眼心里的菩萨也跟自己一样势利。当然不是菩萨起作用,而是他的心理,一方面是愚昧迷信,相信菩萨要保卫新贵人,惩罚不巴结的人;更重要的是势利,怕得罪老爷,所以特别紧张。疑神疑鬼正是因为心里有势利鬼。在这里,眼前的表现同惯常的行径、自我感觉同客观实际,都极端不和谐,作家在嘲弄中使讥笑达到最高度的尖锐性,从而产生了绝妙的喜剧效果,使人忍俊不禁,噗哧一笑。

3、丑自炫为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范进中举,吴敬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范进中举》(上):势利而滑稽的胡屠户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之比较赏析
    “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课文《范…
    范进中举原文欣赏
    《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
    课文范进中举研讨
    《范进中举》赏析2
    《范进中举》赏析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详案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说课稿2
    范进中举(京剧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4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范进中举素质教育
    《范进中举》说课稿3
    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范进中举》中…
    《范进中举》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1
    《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习题精选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范进中举》探究活动
    《范进中举》主题思想
    《范进中举》课文题解
    《范进中举》生字注音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谈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范进中举》课文分析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范进中举》研讨与练习说明
    《范进中举》人物描写
    《范进中举》多音字辨析
    《范进中举》课文评点
    《范进中举》学习思路
    《范进中举》重难点讲解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范进中举》参考图片
    《范进中举》语言描写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范进是广东人吗
    关于《儒林外史》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论《儒林外史》及其作者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
    《范进中举》课本剧
    《范进中举》形似字辨析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难句解析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范进中举》词义辨析
    《范进中举》学法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解析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电子教材
    《范进中举》词语解释
    《范进中举》整体把握
    浅议《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范进中举》课文背景知识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写作特点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作品的战斗精神与现实主…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
    《范进中举》结构分析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导读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中心思想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典型例题
    《范进中举》写作特色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浅析
    《范进中举》疑难解析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学法指导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问题研究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浅尝──《范进…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强化练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教学杂谈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