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F >> 范进中举 >> 正文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余代宏       老师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读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里的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双呆滞的眼睛;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迂腐气。细节描写就是指某此细小的人物表现或对细微事件场景的描写。顾名思义也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细胞。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初中课文《范进中举》是清代讽刺小说大师吴敬梓作品《儒林外史》的节选,本文虽然短小,但精彩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入木三分,是整部小说高超讽刺艺术的缩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表现力。

  1、白描式的细节描写是对古典小说叙事形态的一大超越:

    作品的细节描写采用客观呈现的白描手法,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运用简洁质朴的白话语言,把小说形象生动而又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极大地强化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正如鲁迅所说“乃秉持公心,指时弊”(引自《中国小说史略》)。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回。”等句,全是冷静的客观的细节描写。小说完全摒弃了古代说书体小说骈丽化的俗套,创造了细节描写的白描化的范例。

  2、细节描写的运用,作者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鲜明对照,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揭示胡屠户的市侩心理,揭露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俗习气,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3、对人物的最富特性的细节进行夸张的描写:

    即把某种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以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例句:“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胡屠户站在一边,不管那只手隐隐地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些细节描写,寓讽刺于夸张,可谓传神,把胡屠户的市侩无耻、趋炎附势和迷信无知的品性表露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4、细节描写让原本枯燥的情节走向生动: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了细节描写对于文学作品特别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写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语言的生动形象,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很关键。

    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讽刺魅力,在本文随处可见,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5、让作品由肤浅走向深刻: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进,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很多。放榜当天,范进抱了鸡在集上卖,“手里插个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好不狼狈;邻居告诉他中了举人,他却以为人家哄他,“只装作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便要夺他手里的鸡,他只好无奈地请人家不要跟他开玩笑。这些细节描写,把范进迂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范进读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欢喜得发了疯,拍手大笑,满街飞跑,弄得披头散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一只,口里狂念:“中了!中了”作者以细致的笔调,描摹了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疯态,刻出范进对功名的热衷,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支配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以及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深深地体味出吴敬梓试图以文化的力量影响读书人、改变读书人、改造社会的良苦用心。

    前面引用的有关胡屠户的细节描写,同样采用客观呈现的白描手法,对于人物刻入木三分,深刻地表现了胡屠户刻薄、市侩、势利的小人嘴脸,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儒林外史》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鲁迅所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引自《中国小说史略》),而小说中精彩深刻的细节描写是讽刺手法运用上的关键一环,我们由《范进中举》可见一斑,真可谓“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范进中举,吴敬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详案
    《范进中举》赏析
    《范进中举》说课稿1
    《范进中举》剧本
    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范进中举》中…
    《范进中举》说课稿3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之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说课稿4
    范进中举素质教育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说课稿2
    《范进中举》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京剧剧本)
    《范进中举》赏析2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课文范进中举研讨
    《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
    范进中举原文欣赏
    “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课文《范…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习题精选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电子教材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课文解析
    《范进中举》学法建议
    《范进中举》浅析
    《范进中举》探究活动
    《范进中举》学习思路
    《范进中举》结构分析
    《范进中举》写作特点
    《范进中举》问题研究
    《范进中举》学法指导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范进中举》中心思想
    《范进中举》多音字辨析
    《范进中举》典型例题
    《范进中举》写作特色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范进中举》课文导读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重难点讲解
    《范进中举》课文评点
    关于《儒林外史》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论《儒林外史》及其作者
    《范进中举》课文背景知识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范进中举》课文分析
    范进是广东人吗
    《范进中举》参考图片
    《范进中举》整体把握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题解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范进中举》课本剧
    《范进中举》研讨与练习说明
    《范进中举》难句解析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浅议《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人物描写
    《范进中举》疑难解析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形似字辨析
    《范进中举》生字注音
    《范进中举》教学杂谈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谈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
    《范进中举》主题思想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作品的战斗精神与现实主…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范进中举》词义辨析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范进中举》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强化练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浅尝──《范进…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语言描写
    《范进中举》词语解释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