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是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目前语文教材版本较多,但都选入了《范进中举》,可见本文在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本篇课文共需二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范进中举发疯”的中心环节 (2)把握两个人物形象——范进和胡屠户 (3)探究小说的主题——批判封建科举制度 (如果学生提到的话可以说一说“世态的炎凉”这一主题) 2.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主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封建科举制对人的毒害,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3.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描写,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2. 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说教法: 本文篇幅较长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取舍。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提问法: 长文短教,因而教师提问的导向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提问精而巧,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情境设置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更形象直观,活跃气氛,引起兴趣,激发感情,引发感悟。 3、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表格法: 填写“中举前后对比”表格,突出主旨。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初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 2.学法指导:
a.圈点法: 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b.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c.朗读法:朗读“喜极而疯”这一精彩片断,体会人物语言、动作、心理,赏析高超的写作技巧。
说教学程序:
1. 创设情境:一位叫范进的老先生辛辛苦苦,年年进考场,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举人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范进其人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2. 展示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 整体感知:速读课文说一说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对于主要人物的描写都用到了哪些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为分析人物做准备)
4. 精读赏析: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并分析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先引导学生分析“范进”的形象,此过程中可让学生先自学圈画,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然后根据刚才的方法,让学生分析“胡屠户”的形象特点。)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顺便也能归纳出讽刺小说的手法:对比和夸张。并提供表格供同学填写。(教师要板书)
5. 课内小结:学生对照板书,考虑造成范进性格特点的原因,归纳出文章主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也可捎带提一提另一主旨:世态的炎凉。此过程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让学生欣赏“范进中举”视频片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6. 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1)分组编演课本剧
(2)采用引申法,让学生假想“孔已己”中举后将出现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编演课本剧和撰写想象作文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能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与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自我教学反思:
• 1.在研究教材方面的优势:挖掘深,把握准,深入浅出,易于学生接受。
• 2.在组织教学方面的优势:双边活动组织成功,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3.教学手段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相结合,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