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F >> 范进中举 >> 正文

 

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范进中举》中的对比

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
           ——《范进中举》中的对比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节选其中的《范进中举》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人的灵魂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这一主旨。
一、胡屠户对范进态度的对比
胡屠户是当时社会小市民阶层的代表人物,他对范进的态度变化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前倨后恭。中举前范进穷困潦倒,他动不动就张口大骂范进,把范进当作累赘,甚至觉得把长到三十多岁还呆在家中的女儿嫁给这么一个穷鬼,简直是倒了一辈子的霉。当范进提出要考举人时,他极尽骂人之能事,把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还啐了一口痰到他脸上。口气傲慢,举止不失流习性。没想到范进真的中举了而且喜极而疯了,众人要他打醒范进以治其疯病,这个平日百般辱骂、讥讽女婿的他却为难惶恐了,只好借酒壮胆颤着手“打”了范进一下。回家途中,见女婿衣裳滚皱了许多,一路上替他扯了几十回。中举后范进要送银子给他,他当即就夸范进是“贤婿”,说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态度前后截然相反,强烈对比凸显了胡屠户见富就爱、得炎便趋、逢势即附的性格特征。
二、众邻居对范进态度的对比
范进中举前忍饥挨饿无人救济,参加乡试没盘缠无人过问,大家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可一旦范进中举了,众邻居却不请自来,主动关心,极力帮忙。报录的人来了,范进还在集市卖鸡,有人主动去寻找。范进喜极而疯了,往外疯跑,有众人主动跟着,他的一只鞋掉了,有人主动拾起来。面对着范进的疯病,众人积极主动商量医治的方法。范进家贫,一时拿不出什么款待报录人,便有主动拿鸡蛋的、拿白面的、背斗米的、提两只鸡的、搬桌凳的。中举前众邻居漠不关心,中举后热情异常,只因中举后的范进在他们眼里再也不是穷书生了,而是有权有势的举人老爷了。
三、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对比
张乡绅早已是举人,又做过一任知县,家中富有,但对中举前的范进却不屑一顾。一知道范进中举了,他装得才认识似的,郑重地写好大红全帖,亲自坐轿来访,主动跟范进攀亲,称自己与范进是“亲切的世兄弟”,“如至亲骨肉一般”。不仅送银子,还送房子。张乡绅为什么对范进这般亲切慷慨极力拉拢?就因为中举后的范进地位和他相仿,拉拢了范进,他就可以攀附范进的宗师周学道和房师汤知县,可以扩大巩固自己的权势。他也可以和范进相互勾搭,欺压百姓了。
四、范进对胡屠户态度的对比
中举前,范进对胡屠户是满心恐惧,战战兢兢,无论胡屠户把话说得如何粗野鄙俗、尖酸刻薄,范进只是“唯唯连声”,低头哈腰地说“岳父见教的是。”一副逆来顺受、卑微猥琐的样子。可中举之后,范进称胡屠户就直接称为“老爹”了,而不用尊称“岳父”。虽然胡屠户仍然是长辈,但因为范进是举人了,不再需要靠着胡屠户的救济才能生活,而是可以给他送银子了,地位已经高过他了,所以就不那么称呼了。作者通过范进中举前后心态的变化,巧妙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灵魂的毒害。
    围绕着范进中举,众人的态度前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生动地描绘了众人的丑态,揭露了科举制度对人的灵魂毒害之深,从而将文章主旨异常鲜明地凸显出来。(已发表于《语文周刊》语文版八年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范进中举,吴敬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范进中举》中的对比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详案
    《范进中举》赏析
    《范进中举》说课稿1
    《范进中举》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3
    范进中举素质教育
    《范进中举》说课稿2
    《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之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说课稿4
    《范进中举》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京剧剧本)
    《范进中举》赏析2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课文范进中举研讨
    《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
    范进中举原文欣赏
    “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课文《范…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习题精选
    《范进中举》中心思想
    《范进中举》电子教材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课文解析
    《范进中举》学法建议
    《范进中举》浅析
    《范进中举》探究活动
    《范进中举》重难点讲解
    《范进中举》结构分析
    《范进中举》写作特点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人物描写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
    《范进中举》课文评点
    《范进中举》多音字辨析
    《范进中举》典型例题
    《范进中举》写作特色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范进中举》课文导读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学法指导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学习思路
    关于《儒林外史》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论《儒林外史》及其作者
    《范进中举》课文背景知识
    《范进中举》课本剧
    《范进中举》课文分析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范进是广东人吗
    《范进中举》整体把握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范进中举》问题研究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
    《范进中举》研讨与练习说明
    《范进中举》难句解析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浅议《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语言描写
    《范进中举》参考图片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杂谈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形似字辨析
    《范进中举》生字注音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
    《范进中举》疑难解析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课文题解
    《范进中举》主题思想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范进中举》作品的战斗精神与现实主…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范进中举》词义辨析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词语解释
    《范进中举》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范进中举》强化练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浅尝──《范进…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谈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