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教案 授课时间:十七周周一第6节授课班级:高一(7)班授课人:王仰琼 三维目标 1.体味本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提高学生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反讽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 4.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诗的“三美”及反讽手法的运用。 难点: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课前循环播放)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上周四,也就是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8周年的日子,8年前的这一天,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七子之歌》作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也深受听众的喜爱。那么,同学们知道这首朴素真挚,深沉感人的主题歌歌词的作者是谁呢? ——闻一多,这是七十多年前闻一多《七子之歌》组诗中的一首,体现了身处异国的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一首蕴含着诗人深沉爱国情感的新诗《死水》。) 二、 走近作者 (诗,是诗人情感的表达,要想更真切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我们有必要先知人论世。闻一多是谁呢?) 背景: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5年5月回国。 抗战爆发后,1938年闻一多任“西南联大”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会上讲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当晚被特务暗杀。 与新诗:1923年印行第一部新诗集《红烛》,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分析“三美”,朗诵指导 (从新诗形式上讲,他提倡写作新格律诗,并提出了新格律诗写作的“三美”要求。《死水》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三美”。首先,什么是“三美”?) “绘画的美”,指的是富于色彩的词藻的运用;(也就是说,诗人用一些容易引起人们视觉效果的五颜六色的词汇写诗,试图让读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副类似图画的画面。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一些富于色彩感的词语。大家预习了《死水》,诗中哪些词语具有色彩感呢?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分析绘画美>) “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每节诗都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好像一座有棱有角、刚劲挺拔的大厦,稳健有力。) “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死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教学重点是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死水》是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学习《死水》重点要领悟“死水”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祖国的那份深沉的感情,以及《死水》所体现出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并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 教学目标: 1、语文积累:(1)关于闻一多文学常识;(2)熟读,最好能背诵全文。 说明: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语文的积累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文化常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只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通过吸收内化而学以致用。 2、感知《死水》的三美;探究死水的象征意义,领悟诗人对祖国的深沉感情;学习新诗赏析的方法。 说明:语文学习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价值观,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死水》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问题探究法。 媒体设计:播放《七子歌》、朗诵带《死水》。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澳门回归时的主题歌《七子歌》导入闻一多。先让学生讲述对作者其人其文的了解。再由老师补充介绍闻一多:(1)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2)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3)诗歌创作主张:“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二)诵读吟咏,整体感知 说明:《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看,各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全诗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反复吟诵,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可领悟。 1、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 (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得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再请学生自荐诵读;师生评点并正音。文中有几个字词很容易念错,如: 漪yī沦 剩菜残羹 油腻 罗绮qǐ 酵jiào成等 3、播放朗诵带《死水》(由于本人嗓音沙哑,朗读水平平平,不适合范读,只能借助朗读带子,比较遗憾) (三)诗歌鉴赏,问题设计: 鉴赏该诗我主要从分析“死水”的象征意义与新格律诗的艺术特色入手。 (1)全诗共有五节,试概括每节的主要意思。(因为死水的象征意义比较难理解,让学生通过概括每节大意而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与把握) 明确: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这是它的特征。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