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语言
|
谈语言 学习重点: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建议 1. 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可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2. “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义。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语中勉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错误的,也不可取,口语也要规范。 学习内容 1. 大雅似俗的风格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因而,这篇课文实在是大雅似俗。 2. 关于课文的论点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有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二个分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课文的论点并没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没有直接提出,而是隐含在或者说渗透在具体的论述中。这种情况在文章中比较少见,但在谈话中也并非绝无仅有。因为谈话必须平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常常是开始的时候想到了最重要的内容,然后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 有人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可能认为本文的论点是“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众化”指的其实是“不能脱离口语”,只是因为上下句都谈到了读者,才说成“大众化”。第三,作为论点,这里的“考虑”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上文说到“不能忘了”,这里才用“考虑”与之呼应。有人可能会认为论点是“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这种认识的困难还在于,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当较为简约,比如说成 “口语的加工,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能不能认为文章的论点是“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也不行。因为“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不通,所谓“化”是向某个方面某种性质转变的意思,但口语在前,书面语在后,怎么能把后来的转变为原有的呢?“书面语规范化”的说法也不通,因为并不是先有了一种不规范的书面语再使之规范,作者的意思是对口语进行加工,进行规范化。那么,说文章的论点是“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如何?那也不行。因为“文章规范化”会使人误认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这是不是说文章的论点只有一种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论点就可以表述为“书面语应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其实,“经过加工的口语”,就是“口语的规范化”。 3. 课文中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 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既然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相比,句子还是长一些,结构复杂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多一些。这里只分析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该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问题在于,“不懂得”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结构充当的。有的语言学家把这样的单句叫做超句,而且这个复句结构又是一个多重复句,总体上是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并列复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达思想的需要。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作者不能把这个分论点写上去,如果那样,必然会前言不搭后语。因为这里是在批评反面现象,所以说“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饱满,也为了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对这种反面现象的最好批评,莫过于指出其结果:“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而这个复句所阐明的道理与上文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作者就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形成了有人称之为超句的复杂的单句:“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关于结构 课文可分成三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一)(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二)(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1)(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2)(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三)(6——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1)(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2)(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3)(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4)(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5)(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模拟试题】 《谈语言》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时髦( )圩堤( )斟酌( ) 勉强( )逻辑( ) 2. 辨字组词。 握( )撑( )僵( )疆( ) 违( )讳( )譬( )髦( ) 揖( )辑( ) 3. 解释下列词语。 (1)弄巧成拙: (2)适得其反: (3)以讹传讹: (4)约定俗成: (5)一劳永逸: 4. 选出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他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于人的甚多。 B.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昂然。 C.他画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莫不惟妙惟肖。 D.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 、 ,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 、 ,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 (2)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 ,反复 ,不要以讹传讹。 (3)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 ,又要考虑 ,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 6.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阅读完课文后体会一下这篇文章有哪些特殊的风格,并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7. 由于课文是一个谈话记录,所以论点不是直接提出,而是渗透在具体的谈话中。阅读课文,你能从谈话中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吗?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8. 读完课文后,你对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有哪些新的认识?写文章要注意用语要规范,不能脱离口语,平时你写作文时注意过这些问题吗?重新读一下你以前写过的作文,你一定会发现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试修改这些习作并尽量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二. 强化阅读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 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学习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谈语言,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
下一篇文章: 收集家乡的谚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