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对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方法的领会和运用。 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串讲、表演、做练习等方式,引导同学自学,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课型和课时 自读课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由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演忠臣、一位演奸臣,一位演皇帝,忠臣向皇帝进谏,要他多听从民意,广开言路,不要受小人蒙蔽,岂料奸臣在皇帝旁边挑拨离间,龙颜大怒,奸臣将忠臣推出去斩。由这小品导入古代臣子进谏若直接言明自己的意见(即“直谏”)会很危险,臣子进谏最好是讽谏,由此引出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并解释“讽”及课题的意思(即邹忌用含蓄的语言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二、点出《邹忘讽齐王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根据注释①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用小黑板加以补充。 《战国策》即《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别史著作。由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分国编次,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共33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研习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 正音: (yì) 间(jiàn)进 期 (jī)年 数(shù)月 2、引导学生提出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归纳。 (1)孰视之 (2)明日,徐公来 今齐地方千里 寡人之耳者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4)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 吾与徐公孰美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忌不自信 / 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 问之客曰 王之蔽甚矣 3、先让同学翻译第一段,再请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徐公以及请一位同学做旁白通过这种活泼生动的形式即串讲了课文,又让同学领会了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内容 师:(1)大家观看表演时有无发现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生:——有,都说邹忌美于徐公。 师:(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不同,可否找出? 生:——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比妻稍为冷淡点,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 客:用陈述句,语气更平淡。 师:(3)为何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 (写板书) 生:——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师:(4)好,他们都是说邹忌美于徐公,那么从文段看,实际上是谁更美呢? 生:——徐公。 师:(5)既然是徐公美,那么妻、妾、客的回答就与事实不相符合了,那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样了呢? 生:——被蒙蔽了 (写板书) 邹忌 妻 私 妾 畏 客 有求 受蔽 师:(6)好,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第一段讲什么? 生:——邹忌比美的事 师:(7)好,大家看看,第一段与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呢?邹忌比美的事与我们所要讲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何关系呢?(引导大家看板书及第二段)。大家看板书,邹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齐王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 ——有,宫妇左右私齐王,朝廷之臣畏齐王,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转身写板书:) 邹忌 齐王 妻 私 宫妇左右 妾 畏 朝廷之巨 客 有求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师(8):好,那么邹忌之妻因为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而受蔽,与邹忌相比,齐王的情况是否与邹忌相同呢,那么他是否也应该受蔽呢? 生:——是并且受蔽更甚。 象这样由邹忌分析出齐王受蔽这结论时,是先说邹忌的情况与齐王的一样,而邹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齐王也应因此而受蔽。 这种推理方法就叫类比推理。(挂出小黑板)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9)邹忌说到齐王受蔽这里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整指出齐王受蔽这事实呢? ——不是,他是想说齐王须纳谏。 (10)好,那么大家看看齐王最后有没有接受邹忌的意见呢? ——有。 (11)好,那么要向国君说明须纳谏这个道理是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国君接受的,正如刚才上课前的小品中的忠臣进谏,忠臣向国君说明要广开言路,不然会被奸臣蒙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说他是想说国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后被杀。可是对比之下,邹忌就显得很高明了。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王必须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挂出小黑板,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设喻说理”。) 师: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课后思考题第一题第4小题) 生:“群臣史民……受下赏”。 “群臣进谏……皆朝于齐” 师: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为了帮助理解,可插入谋士淳于髡谏齐威王的小故事以说明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从谏如流的。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着重说明是比美之事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综合以上得出结论:) 为何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5、邹忌形象分析(简单提一下)——写在小黑板上&[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学习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生命与和平相爱 |
下一篇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