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06各地试卷语言表达题每周练1 1.在下面语段画横线部分填写恰当的话,使语意连贯。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样从容,一样简单,一样自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美丽的内涵:春的绿叶和生机, ,秋的红叶与成熟, 。重要的是把握住每一个季节好的日子。请不要在冬天里做春天的事,在秋天里唱春天的歌,萤火虫只在夏夜里闪光,白雪不会覆盖在月季花上。 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3.根据下面一则消息,拟一条保护狮子的公益广告。(25字以内) 据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一名猫科运动专家2006年1月9日称,如不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剩余的狮子栖息地和制止人类与狮子的冲突,被称为“兽中王”的狮子将在本世纪内灭绝。(新华社)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出横线部分的内容。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人类能文雅和善良得去可怜一个蚂蚁;在一个野蛮的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是时代的产物,一个人很难逃出时代的束缚和塑造。 5.把下面的散句变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 吴昌硕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既接受传统,又熔铸百家,是一个善于变法、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师。 6.阅读冰心《繁星•八十九》,然后以“看花的人”的口气写一段对“花儿”的反驳,不少于30字。 花儿低低的对着看花的人说 “少顾念我罢 我的朋友! 让我自己安静着 开放着 你们的爱 是我的烦扰” 7.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 ①近日,安徽大学生物系三年级的一名普通学生,该校环境保护协会的会长高光锋同学兴奋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该校的200多名大学生“环保使者”领取了世界自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2005年“福特汽车环保奖”。(《光明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2月15日上午,当着学校众多领导和同学的面,25岁的王一硕把26770元助学贷款交给了广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的有关负责人手中,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公开提前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国青年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被原作者指责严重抄袭,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兴荣主动提出辞职。当被问到为什么以辞职这种令当事人都感到吃惊的方式来了结此事时,胡兴荣说:“人总会犯错误,这件事情上,光道歉不足以表达我的诚意,我希望更加光明磊落一点。”(《湖北日报》)
8.一位中科院院士将探望阔别二十多年的母校,并给全校师生作一场专题报告。请你代表全校学生拟一份欢迎词。要求感情真挚,言简意赅。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今天是你爸爸46岁生日,你因为要参加考试而不能回家为他祝福。请你用手机给他发一则短信,表达你对他的感激与祝福,要求至少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不超过3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依照例句,任选其余三种情况中的两种情况,各写一句40字以内的话,要求既描绘画面内容又写出蕴涵的深意。
例句:与群众说话,眉横眼瞪,喷涌的口水如同火药爆炸,充满盛气凌人的嚣张,显示着不可一世的骄横。 (1)与同事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上级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法官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夏的鲜花与灿烂 冬的白雪与深沉 2.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摆脱了南朝诗风的影响,开阔了题材,律诗体式定型完成。 3.①人啊,退一步,远一点,莫让“兽王”的英姿成神话。②你的存在,是人类昂扬精神的最好见证。③你王者的身影如果消失,草原上将是一片亘古的荒凉。 4.答案示例:人类会残忍和凶狠得谋害自己的弟兄 5.吴昌硕是一个艺术大师(1分),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1分),他接受传统、熔铸百家(1分),他善于变法、风格独特(1分)。 6.言之成理(2分),语言通顺(2分)。不是对花儿的反驳的不给分。 7.答题要点: ①注意三段文字的内容上的联系;②能够承上启下,衔接自然;③语言平易,便于播音。 示例: 大学生积极参加环境保护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而诚信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上面报道的是有关大学生的消息,下面报道一则有关大学教授的责任感的消息,据《湖北日报》报道: 8. 答题要点: ①称呼(格式)(1分)②对到来欢迎(1分)③对专题报告感谢;(1分)④表达向院士学习,争取成材的决心。(1分) 示例: 尊敬的院士先生:我谨代表全体学生对您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您的成就为母校增添了光彩,我们倍感自豪。对您的专题报告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超越。
9.答题要点:①内容上要表达感激和祝福。(2分);②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2分) 示例:①愿我的祝福,如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您的眼里快乐地流淌。 ②摘一片枫叶,采一朵丁香,愿您生活的诗行留下芬芳。 23.答案示例: (1)与同事说话:挤眉弄眼,自吹的言词犹如气球膨胀,充满云山雾海的夸饰, 洋溢着真假难辨的虚伪。 (2)与上级说话:眉开眼笑,好听的话语如同鲜花盛开,充满讨人喜欢的乖巧, 奉送着让人肉麻的吹拍。 (3)与法官说话:支支吾吾,头上的冷汗如同泉水喷涌,充满心中有鬼的惊惧, 表演着破绽百出的丑态。
高考2006各地试卷语言表达题每周练2 1.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 ①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②人又能攀多高? ③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 ④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向。 ⑤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⑥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人能走多远?____________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2.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自选两个汉字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则古训告诫人们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不超过50字)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古训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字是一位在外的学子写的“母亲节的祝福”,请你根据它的内容缩一条凝练而生动的手机短信。(不能抄录原文句子进行简单组合,不得超过30个字)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属于您的日子,妈妈,节日快乐! 虽然在这里,我说什么您也不会听见,但我还是要说,妈妈,我爱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让我明白人世间的道理,是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深切的关怀,也是您在平日琐碎的生活中照顾我的一切。如果我对您的爱是一滴水,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整个海洋;如果我对您的爱是春日里的一片新绿,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朗朗春天里所有温暖的阳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不知用什么来报答您无私的爱。 亲爱的妈妈,在您放飞我的时候,也请您保存我的爱,相信在离别之后不久,就会有永远的相聚。不论何时何地,您始终是我最牵挂的人,始终是我心中最圣洁最温暖的守护神,相信我始终需要您,需要您的拥抱、爱抚和关心! 等到那一天,我学成归来,我能独立撑起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妈妈,到时我会让您骄傲,并且为此而快乐!或许,你要的,也不过如此。 答:
5.仿照下面的诗句,选择新的写作对象,另写一段。(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原作:路边的那一潭死水: 仿写: 无纹无波。 我不要这样的生活! 我不要这样的生活! 要么就卷入长江大海, 要么就去无声地滋润田禾。 6.下面摘录的是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第一次市长圆桌会上的发言,读后按要求作答。 女士们、先生们: 作为会议东道主,我要再次表达对各位同行的真诚欢迎之情。 重庆是城乡二元结构非常突出的特殊型城市, 有比较发达的都市, 有欠发达的远郊。通过解析重庆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我谈几个观点,与诸位探讨。 第一,要赋予自然界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人类不能持是自然主宰的态度;自然是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源泉;自然界也不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所以城市发展必须 、 、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城市发展应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中体现和谐。 第三,城市化必须有序推进。 第四,城市发展要注意资源的节约,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世界需要和谐,人类需要沟通。我的观点只是管窥之见,用中国有句成语来说,是用来“( )”的,我希望听到各位同行管理城市、发展城市的真知灼见。 谢谢主持人,谢谢诸位。 (1)适合填入两个方格的关联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下面三个短语按最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①师法自然②尊重自然③保护自然 (3)填入括号内的最恰当的一成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春蕾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期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为主题的期刊,请你为期刊的扉页写一副上下联,以彰显主题,表达全校师生的共同心声。要求每联7个字,并用上拟人或夸张的修辞方法。 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依照例句的提示,请分别给下面四个成语写出意思相对一致的俗语。(4分) 例句: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面红耳赤—— (2)以卵击石—— (3)见异思迁—— (4)判若云泥——
9.为下面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并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漫 画的内容。 标题: 内容: 参考答案: 1. ⑤②④①⑥③ 2.例: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3.略。 4.压缩以后的短信应该包含母亲对我和我对母亲两个方面的内容。参考例句:妈妈为我操劳无限,恩重如山;我愿妈妈骄傲快乐,—生平安。(每方面3分.共6分) 5.参考示例:墙壁上的那幅肖像,不哭不乐。要哭就哭出眼泪,要乐就乐出性格。(注意:仿写语句在内容上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相对完整的叙述层次或论述结构。每句1分,能按以上要求写作的,加1分,共5分) 6.(1)既 又(2分,只要所填关联词能把前后句子顺畅连贯起来皆可) (2)②①③(2分) (3)抛砖引玉(2分) 7.答案示例: (1)上联:银光流泻态婆娑下联:神舟飞度傲长天。 (2)上联:神舟豪迈览苍穹下联:气概浩荡壮河山。 (3)上联:长征箭撼九重天下联:神舟惊动五千年。 8.①脸红脖子粗②鸡蛋碰石头③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一个天上,一个地下(4分。每填对一项1分) 9.标题:路标(2分) 内容:是指明化工厂的方向,更是对化工厂的控诉。(或:“控诉了化工厂的危害,标明了人类污染环境的必然后果。”)(大意相符即可。)(2分)
高考2006各地试卷语言表达题每周练3 1. 在保留愿意的前提下,把下面几个短句改成一个语意连贯、文字简洁的长句。 (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2005年11月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 (3)胡锦涛主席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改成长句:
2. 猜灯谜是民间喜闻乐见、健康益智的文化艺术形式。2006年春节文娱晚会上出现了各省、市、区电视台主持人“猜灯谜”活动。它融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给人智慧,怡人性情,使晚会增添不少光辉。请你猜出下面灯谜。(任选两小题) ①另辟蹊径登山去(打一外国国名) ②振谜!兴谜!只闻其声,不见振兴(打一成语) ③权有了,说话底气也足(打五字老流行歌曲) ④相思一年又一年(打一蔬菜名) 3. “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响彻华夏。节目展播过程中,主办方巧妙地将这个节目评选的最大权利交给了决定收视率的观众们。许多歌迷都相信,自己支持的偶像成功与否,是可以由自己的选票来决定的。《超级女声》可能不是一个为挑选专业音乐人才而进行的评选,但却是一次体现民意的新秀拉票大赛。请你为某“超女”设计一段“拉票词”。语言要生动活泼,有鼓动力,富有文采,不超过60字。 答: 4.仿照示例,按照下面的提示语,为“网络”写两条宣传语 提示语:联通公司是中国的一个通信公司,主要经营通信业务。它的成立打破了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使中国的通信市场走向了竞争的良好态势,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宣传语:情系中国,连通四海。 (1)提示语: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沟通手段,IP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信箱、网上聊天等功能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流、帮助更容易、更方便、更迅速。 宣传语: (2)提示语: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新闻、时讯、资料、图片等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人们了解生活信息、上网学习、查找知识变得更方便、更容易。 宣传语: 5.调整下面文段画线部分语句的结构和顺序,使句式整齐,文意连贯。(可以增、减字数,但不能改变原文意思) 那险情奇景既慑人心魄又诱人。看,河流宽阔汹涌、大浪滔天,古树参天、林涛阵阵的森林;飞流直泻、响声震天的瀑布,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招蜂引蝶,绿水滢滢、平静如镜的湖泊。我深深地对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恢弘神美的形貌风骨产生敬畏并赞叹不已。 答:
6.李青语数外成绩都很好,对写作很感兴趣,常在校刊发表文章。在报选考科的时候,她选择了文史,准备以后报读大学中文系。但这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她母亲认为读法律或财经专业好就业,有前途…… 假如你是李青的表姐(表兄)兼好朋友,你怎样说服李青的母亲让她同意李青报读文史类呢?(答案不超过60字) 答: 7.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1) (2) (3) 8.针对下面两种情形之一,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看法。不超过40字 (5分)、 ——早晨,上班高峰,总会有几个精神矍铄但步履略显蹒跚的老人晨练归来,也吃力地挤上公共汽车。于是,第一个发现身边站着老人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紧接着邻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自觉地让出座位,老人们满意地道谢落座,车厢里一片暖意融融…… ——有时,并不是上班高峰,车上也不是很拥挤,只有一两位白发老人上车,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不知何时已闭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会发现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头靠在车窗上,或低垂着头,几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尴尬而无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车内的站立者们只有无言地苦笑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根据下面的说法填上相应的成语。 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比如: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再如: (1)最宽阔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反常的天气__________________ (3) 最怪异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丰厚的稿酬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海滨市和崧山市春节期间的天气预报表,请据此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简要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民出行提出建议。要求:用语亲切、自然,60字左右。 城市名称天气状况温 度风力风向空气状况 海滨晴转多云16oC—210C 南风2—3级较差 崧山中到大雪-27oC— 10oC北风6—8级良 参考答案 1.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2.①新加坡 ②靡靡之音 ③掌声响起来 ④四季豆 3.示例:你抬头浅浅一笑,就把我们轻易电到,你只要把舞一跳,我们就跟着发烧,看着你从开始走到今朝,我们努力把你送得更高,发短信手都酸掉,一直到钱包空掉,在网上努力投票,键盘鼠标一直地敲,其实我们的目的单纯也不高,只是想留下你多看你一秒,×××我们支持你!(此题答案比较开放,只要能体现出“超女”和支持者的互动关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有鼓动力即可) 4(1)从前咫尺天涯,如今天涯咫尺。(1)远在天涯,近在网内。 (2)一网打尽世界万花筒。(2)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5.河流宽阔汹涌、大浪滔天,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瀑布飞流直泻、响声震天,湖泊绿水滢滢、平静如镜;森林古树参天、林涛阵阵,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招蜂引蝶。 (句式一致得3分,语序合理得2分) 6.示例:①阿姨(姨妈、舅妈),一个人的兴趣对他的未来的成功是最重要的,李青有写作的兴趣和才能,读中文系很合适,说不定家里将来会出个大作家呢。②阿姨(姨妈),李青有写作的爱好和才能,上中文系很合适的,将来不管是当作家记者,还是教师公务员,也都是挺不错的职业吧。(按答题的等次分优、良、一般、较差分别评6、5-4、3-2、1-0分。表达中不写称谓不扣分) 7.答案示例:在荷蕾上,立一只红蜻蜓;在夕阳里,点点鸦的影儿;在母亲眼角,挂一滴照见游子的泪。 8.针对第一种情形:⑴人们的心灵向善;(2)爱是可以传递的;(3)人们的行为可以传递:近朱者赤;(4)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唤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热情。 针对第二种情形:(1)人们的行为都是可以传递的,近墨者黑;(2)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潭;(3)冷漠和自私有时像瘟疫一样蔓延,(4)人世间真正缺少的不是爱和善良,缺乏的只是爱和善良的传递。 评分细则:(1)有关键词“传递”,文理通顺的5分,只写到爱或自私,文理通顺给3-4分,(3)就“让座”而谈给0-2分。 9.(1)虚怀若谷(2)晴天霹雳(3)虎头蛇尾(4)一字千金。 (此题明考成语,实考语言联想能力和品味语言的意识。) 10答题要点: 1、表述要“温馨”,表格中各项都要涉及。 2、根据天气特点对市民出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春节期间,海滨市天气晴好,习习南风和融融春光将伴您走亲访友、远足交游,美中不足的是空气质量较差,请做好防护;崧山市将瑞雪飘飘,银装素裹,空气清新,但凛冽的北风和雪天会给您的出行带来不便,请注意防冻和防滑。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说明: 本专题复习教案由三个子教案组成,每个教案一课时:专题总领课教案;如何把握诗歌的形象;怎样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古典诗歌鉴赏专题总领课教案 教学目标: A、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B、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植和强化学生的鉴赏基础; C、总结高考试题规律,预测2003年古典诗歌鉴赏试题走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备考方略 教学重点:构建古典诗歌鉴赏以及相关知识网络和体系 教学难点:总结规律、预测走向; 教学方法: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以理性升华为支点,在大量材料的支撑下,议、评、联、结; 前置诊补: 问题: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 近十年来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大盘点 1995年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1996年是一首咏史言志的元曲; 1997年是以比较阅读形式出现的刘禹锡的《望洞庭》和雍陶的《题君山》; 1998年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1999年是考查的是杜甫的《漫成一首》; 2000年高考题是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 2001年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2002年高考考查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2003年高考考查的是王维的《过香积寺》 2004年(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高考考查的是宋祁的《木兰花》 2004(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安徽 江西)高考考查的是张籍的《秋思》 20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高考考查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2004年(青海)高考考查的是五代欧阳炯的《江城子》 2005年(全国卷Ⅰ)高考考查的是李华的一首唐诗《春行即兴》 2005年(全国卷Ⅱ)高考考查的是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年(全国卷Ⅲ)高考考查的是刘攽(bān)的一首宋诗《雨后池上》 2005年(上海卷)高考考查的是比较赏析李白与徐凝的《望庐山瀑布》 明确:盘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盘点二、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盘点三、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盘点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教学过程: 一、明确考纲要求:(板书)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构建知识网络 〔一〕设问:鉴赏常用知识有那些,如何对考纲进行细化和诠释? 板书:术语、细化、诠释 点拨: 1、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2、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板书):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现手法:(板书): 表达方式(板书):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文艺表现方法(板书):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⑶、篇章结构(板书):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板书:思想内容 ⑴写个人际遇、遣怀即兴的内容(板书)。 主要的表达程式和用语有以下: 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抒怀、羁旅客心、伤春惜春、自伤迟暮、游子思归的乡愁、闺怨树奇、爱情诗; ⑵抒写国家兴衰和百姓疾苦(板书) 边塞征战、怀古咏史抒怀、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作 ◆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包括两个层面内容: ①态度:同情、褒赞、激赏;贬斥、厌恶、冷漠 ②倾向性:人民性、封建性、民主性、专制性 历史性: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提示:这个过程及其重要,它起着为整个鉴赏过程定向的作用。否则,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 如,下面是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读后回答问题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A、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 B、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 C、本诗在构思和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从这首诗的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分别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态度等考点,题肢设计严密、科学,有较好的检测功能。而明确了考点的具体内容对于正确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具有强烈的定向和定位作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对于考点的阐释的重要性。 [附:简析]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人。写景起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诗中处处有怨情。 〔二〕、对高考题目的分类及命题趋向的分析、 问题设计:高考试题的分类如何? 明确:综观十余年的高考试题,按照诗歌表现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咏物诗。(板书)1994年高考题元稹的《菊花》;2000年春季高考试题虞世南的《蝉》。透过两首诗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咏物诗的特点,掌握品读此类诗歌的规律、方法;以便举一反三,更好地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工作。请看作品: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问题:⑴、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点拨:两首诗虽然冠以“菊花”“蝉”,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是“别有兴寄”,另有寄托。如《菊花》借菊花的高洁的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的高贵无暇的品行的。《蝉》中,虞世南藉“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借自己的“垂诿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 ⑵、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点评:在诗歌里作者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菊花”“蝉”之外,其实,在“此花开尽更无花”里;在“居高声自远”的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作者那种“自况、自喻、自比”的清高的节操来。 同样,1994年和2000年高考题在设置选项时,也紧扣了“咏物”的体式,从形象和技巧方面命题。 归纳:咏物诗有两大特点: 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 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我们在复习时,对同类的诗歌,如果能从“咏物”的特征入手,那将会事半功倍。 2、咏史诗(板书)。 请看杜牧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阁江犹唱《后庭花》。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水龙吟》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问题:请就这两首诗,谈一下咏史诗的特点? 明确:咏史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板书:特点) ⑴、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⑵、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⑶、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所以,咏史诗里面的景物或者其他的人和事和现实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距离,都是“有我之景”,是用来传达作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 下面我们结合这两首诗,来分析一下。 点评:从字面上看,写的就是“夜泊秦淮”,而且,表面上,作者似乎把批评的矛头直指不知“亡国恨”的“商女”,但这其实是曲笔。因为商女唱什么,是由达官贵族决定的。所以,“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和想象未来纳入读者的视野,既有辛辣的讽刺、深沉的哀痛、无限的感慨,更有隐忧国事的清醒。这样,读者通过对诗作的品读,可以对晚唐的政治腐败有切实的感受。同样,1996年的《水龙吟》的考查,也是通过干扰项的设置,体现了作者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的感慨和思索。可见,咏史诗的检测的重点也是落在“借古”而“讽今”和“伤今”上。 3、即兴即景抒怀之作(板书)。 点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类诗歌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 1995年李清照《如梦令》抒写了深闺女子暮春伤感的愁绪;1997年高考题考查的是刘禹锡的《望洞庭》和雍陶的《题君山》是采用的比较鉴赏的形式写出了洞庭湖和君山的山光湖色之美;1998年高考题目是贾岛《题李凝幽居》是通过描写李凝幽居的环境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999年杜甫的《漫成一首》检测了考生对诗歌所描绘的江上月夜那安谧、和平的意境的领悟能力;2000年是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是通过考察考生对经典的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赏析进而检测考生体悟含蓄蕴藉的诗风的素养;2001年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考查的是临别之景和送别之情;2002年是用主观试题考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由此可见,这类诗歌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 设问:高考试题中的即兴即景诗歌有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考查的大多是唐宋时期的著名流派的著名作家,如李白、杜甫、贾岛、韦应物、刘禹锡等等,且鉴赏的四个选肢是从语言、形象、技巧、主旨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的考测,作家作品不重复考;二是选材的原则是不避俚俗,《如梦令》考的是少女伤春的闺怨,《望洞庭》《题君山》以及杜甫的《漫成一首》都是湖光山色和江月清风的山川之美,比较庄重的是《春夜洛城闻笛》《赋得暮雨送李胄》和《题李凝幽居》分别是写客子之思和送别之情以及隐居不仕。至于《约客》更是写尽了生活的闲居细节。但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大多数师生倾情关注的爱国的“壮词”,却一直“千呼万唤未现身”。这同样给我们今年的高三备考工作以有益的启示。在2006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仍需要趋冷避热。 三、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考查形式及预测 问题: (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的检测形式主要有几种?: 归纳与明确:近十年高考古典诗歌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 1、对古典诗歌的词句含义的正误的评判;1997年和1998年的试题就是对诗词文句的翻译能力和诗句的理解能力的考量。 2、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命题者的审美判断进行选择,因为,高考试题的选肢,不是考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验证,而只是作为冷眼旁观的“裁判者”来进行正误选择。除2002年,其余几乎都是这种方式。 3、以主观题目的方式考查考生的古典诗歌的审美判断水平和能力。2002、2003年高考形式。 (二)、对于2004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形式的预测: 设问:今年的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将会以何种方式出现? 明确: 1、试题将不会像新诗鉴赏一样再来一次“回归”,2002年以前客观题目的形式的考查将不大可能出现。 2、2006年古典诗歌鉴赏试题有可能以下面两种方式出现: A、2002年来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为主要目的的检测形式 (2006安徽省语文首次自主命题,从稳中求变的角度推测,这种形式的可能性最大)。 B、2006年高考也可能以一种新的形式,即写赏析小论文的形式。 题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写一段100左右的文字,描写闺妇的心理活动。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伏波”,指后汉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侯。唐诗中多用“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军营。 明确:夜晚,皓月当空。独守空房的她想象借雁足给丈夫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增添了无限的愁绪。这愁绪搅得难以成眠,因此,想借梦境与亲人团聚也不可能了。她揽衣起身徘徊窗前,痴痴地想: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的亲人身上。《诗歌鉴赏与阅读扫描》延边大学出版社。 四、复习古典诗歌专题要注意的问题和复习建议: 问题:古典诗歌专题复习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明确:1、注重诗歌感性材料的积累。 将教学大纲规定的诗词部分背诵篇目共30篇,逐一落实;对新编教材中的诗歌要加以分类。做到熟读成诵;将唐诗宋词中的重要流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2、在知人论世上下工夫。为此,必须强化文学常识的复习。尽管文学常识没有列入考试的范围,但文学常识基础不牢,“知人论世”就无从谈起。 3、 要熟知唐宋两代代表作家的个人风格: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清新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等等。 4、要明确做鉴赏题目的一般步骤和程序。①整体感知,辨清类别;②品评语言,炼字炼句; ③体会意境、体察形象;④突出技巧,明辨特色。⑤注重辅助条件,如诗题、作者、时间、地点、小注等隐含条件和显性条件。 5、要在已知的鉴赏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比、调换、再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的自觉意识。平时的每一次训练,都应以培植这种意识为着眼点。 五、课堂反馈: 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 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⑵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⑶在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传神的词或句子。 明确: ⑴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⑵《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 ⑶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六、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设问: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解答问题: 春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⑴两首都写到了“春眠”,请指出其不同? 《春晓》: 《田园乐》: ⑵在《春晓》中,诗人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请解释。 3、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意境的理解。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 ⑴本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⑵请选择你认为在炼字炼句方面堪称典范的例子,予以点评。 ⑶请简析“明年谁此凭栏杆”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作用。 附:参考答案: 1、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⑵、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2、⑴、《春晓》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早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以用“春意闹”的“闹”字来表现。《田园乐》最后才写到春眠,花落莺啼反衬山客的居处和心境越加宁静,其意境主要在“静”上。 3、答: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幽雅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抡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高冠广袖的少女的身影。 ⑵、阵阵春色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大自然。 4、⑴、本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园的情思、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隐痛。诗题中的“饮”字,诗歌中的“淮阳多病”“客袖侵霜”“明年谁此”等词语,均可表现这一点。 ⑵、、“侵霜”一词,“霜”字一语双关,既有风霜、风尘之意,也有彰显作者孤寒心境的作用。“侵霜”更增流离之苦,饱含辛酸。 ⑶、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古诗词鉴赏教案(一) 一.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复习内容: 诗歌鉴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要从字词句篇入手。所谓的字,在诗歌鉴赏中地位特别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意思有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还有,诗歌语言因为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梅花等。诗歌的句不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我们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 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这些内容以下会详细讲解。 第一、二课时 鉴赏诗歌语言 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评析】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例4、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例5、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风已老,莺正年轻。梅子熟了,果肉鲜圆(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虽然是描写江南的初夏,但实在抵不了这一“老”一“肥”的诱惑,把它放到春天来了。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典型的比如 ①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②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③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④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⑤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上举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3)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二)、其它值得注意的字词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同学们自己体会!)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 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二、总体的语言特色 总体的语言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 (一)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1、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2、孟浩然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绚丽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其中政治诗感慨讽谕,颇有深度和广度。其咏史诗托古讽今,成就很大。这类诗往往讥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淫误国,也有的则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类诗多用律绝,截取历史上特定场景加以铺染,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效果。名作如《隋宫二首》、《南朝》。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无穷。但刻意求曲有时也带来晦涩难懂的弊病。他的咏物诗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作者的情怀。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和“何处哀筝随急管”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响很深。其诗继承面较广。其七律成就最高,继承了杜甫精严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以及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 李贺: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瑰丽。李贺诗歌美学的别一个特征是艺术形式上的鲜明创造性、独特性、陌生化美学效果的追求。这主要表现在用词求生、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荡,境界惝恍朦胧四个方面。李贺诗歌中,少有前人用过的熟词熟字,他的选词用字,总是务求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即体现在他多用许多冷色调的字和带有硬性基质的词汇。一些字如“泛”、“凝”、“幽”、“泪”、“冷”、“苦”、“惊”、“血”频频在诗中出现。色调的冷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在冷色调字眼的使用中,我们见出诗人的力避陈言的用心和独特的诗情。这种独特即是表现了他的凄惋哀愁的思考,使得诗歌总能使人体会到诗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得诗歌境界异常清幽。 (二) 明快 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 起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例如: 1、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2、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3、词藻华丽 4、明快:明白通畅。 5、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还有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穿”写在险恶的三峡中舟行如梭,“下”写出峡后顺流急驶,准确生动。9、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10、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