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九年级第二学期 >> 人教版教案 >> 正文

 

高考总复习分项专题教案


高考金题回顾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92年)
   2.不管 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 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攀登到顶峰。(93年)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 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 不会迷失方向。(92年上海)
   4.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 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97年)
   5.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95年)
   6.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93年)
   7.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95年)
   8.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93年)
   9.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年)
   10.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 和严肃处理。(96年)
   1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99年)
   1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多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2000年)
   1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2001年春招)
    [课堂巩固训练]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
    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3.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面。(“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
    4.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生产”与“长势良好”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
    5.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最好可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
    6.《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7.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冒着”与“小路”不能构成谓宾关系,可在“泥泞小路”其前后分别加上“在”和“上”)
     8.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联合谓语中“注视”不能和宾语“报告”相搭配,可予删去)
     9.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主宾搭配不当)
     10.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配搞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配搭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
     11.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此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活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家”改为“行业”等)
     1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是因为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当的,应将“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13.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4.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前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
     15.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16.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17.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公路上。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介绍完英雄的事迹,同学们激烈地鼓掌。
    18.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
    19.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
    20.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可以补充说明扫的程度。而“整整齐齐”则不能与“打扫”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去)
    21.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
    22.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因为不合 事理)  23.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 …发出沙沙的响声,主谓搭配不当。由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要注意联合短语中每一项 与有关成分全面呼应,否则,顾此失彼,文理不通。)
 24.清明前后, ××部队派了800人次, 参加郊区植树劳动。(88年)
   25.最让人高兴的是,在 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 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2000年春季)
   26.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 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2001年春季)

                                第三课时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句子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残缺一般主要表现在主、谓、宾和修饰成分的残缺。句子成分赘余,指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
1、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 宾语残缺  4、 修饰语残缺
(1)、主语残缺
练习: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①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的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②影片叶塞尼娅和奥斯瓦尔的爱情的曲折遭遇,颂扬了吉卜赛人的优秀品质。(√)
③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
④后来,张闻天的儿子有些不安心,想回北京,但在张闻天逝世前的十多年间,一直都是鼓励儿子好好劳动,积极工作。
 ⑤今天的国家精于书法的人很少,这无疑是一个缺点,在艺术教育方面恐怕是值得提倡一下的。
 ⑥我国的农村,占全国总人口的5/6,土地面积宽广,是工业原料的重要基地。(√)
(2)、谓语残缺
  练习: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①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②可见对长辈们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薄弱的程度。
  ③最近全厂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④有了肥,有了良种,如果还按照过去宽行大垄的种植方法,增产的潜力也是不大的。
  ⑤我们文艺界的形势在最近几年中,老艺术家都焕发了革命的青春。
  ⑥原来她们正为争论一道几何题目,你一句我一句地各人摆各人的理由。(√)
  ⑦一天上午,他探路的小竹竿,梆梆地敲打着路面,哭着进门,把头埋在被窝里。
(3)、宾语残缺
  练习: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们研究或自己看书。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③高分子材料用在医药上,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
  ④我看见一位肩背宽厚、两眼炯炯有神、戴着一个口罩、穿着一身军装,他——就是我们的宿舍管理员任为。
  ⑤上海的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气功的生理基础时,曾发现练功者在平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有减慢,耗氧率明显下降,甚至可以降到政党水平的70%以下,低于睡眠状态。
(4)、修饰语残缺
练习: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①全国人民团结在周围,为实现新时期的总目标而奋斗。(“周围”缺少定语限定)
②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他“吃”“拿”习惯了,对此说一个“不”字呢?(“说”前面缺少状语限定)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缺少关联词)
练习:请指出下列句子的残缺成分,并予以修改。
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②《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由于句子较长,暗中更换主语也是造成缺主语的重要方面,此句前半部分的主语是一“周文宾”,而后半部分转换为“王老虎”,应在末句加上“王老虎”这一主语)
   ③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影。(因误把偏正短语中偏的部分理解为中心语而后面句子缺主语的情况也值得高度重视。此句的前一分句主语是“成绩”,而后分句误解为第-个分句主语的是“学校”,故错误地承前省略,应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主语“学校”)
   ④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伏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瑛边。(因句子较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而致使缺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此例中前面主语是“南堡人民”,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谓语,应在“一道”前加上“使”等)
   ⑤商业部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张旗鼓地向群众宣传教育,出售产品的重要意义。(应在“出售”前加“讲清”)
   ⑥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在第二个“学校”前加“使”等)
   ⑦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使“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或在“吃”前加“过着”)
   ⑧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句子稍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呼应,是造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此例末没有与谓语“讨论”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其末加上“的问题”等)
   ⑨《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应在其末加上“的故事”,与“写”这一谓语呼应)
   ⑩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博”后,加“的精神”,与谓语“发扬”相呼应)
   ⑾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此例仅“付出劳动”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限制语)
   ⑿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加“秋后”以限制时间)
[技巧点拨]
关于成分残缺或赘余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望见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望见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成分残缺)
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养猪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97年)
2.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93年)
3.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93年)
4.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 越来越多。(04年浙江卷)
[课堂巩固训练]
   1.从 大量观测事实中 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2.看到老师傅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劳动,使 我很感动。
   3.罗马尼亚艺术家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4.回顾  “文革”对教育战线的破坏,确实很严重。
   5.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在“独立”前加“具备”)
   6.这些杂交水稻由于产量高,而且比国外进口的水稻  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颇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7.炊事员老朱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  有一个打扮成游客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8.国家工商局、技术监督局负责人近日强调:必须把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制造假酒这人命关天的非法行为  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
   9.中科院李院士的报告使我们更加坚定 了为在2005年以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10.当民族危机 的时候,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11.李国英教授又设计出了 两套高难度的自由体操。
   12.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同时谈判并缔结 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13.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在“既无法演奏”前加上“在今天”)
2、成分赘余
(1)、规律总结:
①成分赘余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
②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堆砌词语、词义重复、为蛇添足等
    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常见成分赘余的毛病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A.堆砌词语
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最后一天”跟“截止日期”重复,应删除其一)
2)他们按照民主程序,选出了自己信任的村长,负责掌握管理全村的行政事务。(“掌握管理”与前面的“负责”内容重叠,有堆砌词语的毛病,宜将其删去)
3)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百元以上”包括“数百元”)
4)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应去掉“至少”或“以上”)
B.语义重复
1)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句的“分外多了”修饰成份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另外,“活跃”也是多余的,“活跃”与“沉静”相对,而整个句子是写他言谈方面的情况。)
2)在甲A联赛期间,非常酷爱足球的老爸常常对着电视看到深夜,惹得老妈唠唠叨叨。(“非常”与“酷”语意重复)
    C.虚词多余
    1)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有了助词“的”,句子成了短语,意思变为“下跌”稳定了,可将“的”删去)
    2)这些问题,可以诉诸于司法部门来解决。(“诸”即“之于”的合音字,与其后的“于”重复,可将“于”删去)
    3)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原因”与“因为”重复)
4)这个厂通过大搞技术革新,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现在每月的生产值都能超过原计划的30%-45%。(“的”字多余,“原计划的30%到40%还不足原计划的一半”应删去“原计划”后的“的”)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错在“所”字上,应当去掉“所”字,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加上“所”字不当,因为“所”有“的”的意思,就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这个动作后边要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技巧点拨]
1.望见句中有“否则”, 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2.望见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3.望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4.望见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已被人们所砍光了。
(2)、考题演练
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已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的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重复,应删掉)
    2.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第二个句子前面己说明“只发生活费”,己排除了发放奖金,再说“免发奖金”,重复罗嗦,应删掉)
   3、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4.从他微弱的呼吸着,他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前面已说\"微弱\"、“没有死”己含有)
    5.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多余“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6.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不可多余)
    7.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进行”多余,应去掉)
    8.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打”多余,应删去)
    9.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宾语多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10.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11.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附加成份多余“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12.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否则重复)
13.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是否”多余,应删掉)
    14.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15.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将其删掉)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成分多余)
1、(2004年高考 天津卷)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中旬”与“前后”重复,删去“前后”)
2、(2004年高考 福建卷)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删去“的时间里”)
3、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 活跃而健谈多了。(97年)
4、凡事要依靠群众, 否则 单靠自己, 什么事也做不成。(88年)
5、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98年)
   6、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 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季)
   7、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课堂巩固训练]
1、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当前 全国各类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2、听了父老乡亲们的介绍,看了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心里感到 由衷的钦佩和欣慰。
   3、对于那些知法犯法的党政干部,我们必须依法 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4、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无声的 潜台词。
   5、中央对棉花生产是十分重视的,指出“棉花生产要有个大发展,速度要加快”指示。
   6、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红旗镇采用“内引外联”的办法发展起来的几个乡镇企业的验。 
7、自然科学发展加速的第三个原因是,科学领域集中了社会上最优秀、最富有创造才能、最勇于探索精神的人才。
   8、习惯势力使他们对公安局无端抓人拘禁感到 熟视无睹。
(四)结构混乱
1、结构混乱的两种类型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2、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
主要有:1、举棋不定 2、藕断丝连 3、中途易辙 4、反客为主 5、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训练】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1)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2)他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2)、藕断丝连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训练】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1)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 高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收集整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往往是他自己备课中忽视的地方,或者是他自己知识薄弱的环节。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训练】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1)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民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很高,都称他为爱国诗人。
2) 我们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有能力办好这些事情。
(4)、反客为主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训练】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1) 村民还没有开会选举,村主任他先当上了,就开始报复持不同意见的人。
2) 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作业堆里,太清苦了。
(5)、 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技巧点拨] (四)结构混乱
1、望见宾语过长的句子,检查是否患句式杂糅症。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高考经典试题](结构混乱)
    1、电子工业 能否 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 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93年)
    2、我们能不能 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96年)
    3、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2001年春季)
   4、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2001年)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 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表现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99年)
   [课堂巩固训练]
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善不 善于发现和使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往往有着重要的作用。
   2、20世纪末,人类能否 和平迈入新的世纪,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  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
   3、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关系到能不能 真正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重大问题。
   4、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  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
   5、当上级宣布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大家有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的。
   6、当前,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经营十分引人注目,已经成为 新的经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它的巨大作用。
   7、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4)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5)从清理结果看,全省地、厅级干部,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在标准范围以内的和超过标准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其”指代不明。“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存在歧义。全句可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超标者的百分之八”,或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全省地、厅级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
  (6)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7)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8)小张和小王在学校门口相遇了,他请他去看电影,他请他去游戏厅。
2、句子歧义:
A、词义两可
    (1).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2).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3).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4).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
B、修饰两可
    (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6米深的井里。(“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不明确)
    (4).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
C、停顿歧义
    (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4)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D、模棱两可
    (1)观在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如果全渠共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就不能说完毕,应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2)于是,陶行知就指定了生活教育社中的几个共产党员负责筹备建校,并担任学校工作,又请了一些进步人士当教师。(“并担任学校工作”的主语可是“陶行知”,也可能是“几个共产党”)
(3)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的“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词义两可造成歧义
例: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离退休不到五年的职工不得享受此种待遇。
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保管没问题。
三个县里的妇联主任出席了这次会议。
爷爷看见我俩很高兴,急忙上前打招呼。
中国女篮打败了韩国女篮得到了冠军。
3、语义费解
(1).到带领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既然是“参观”,怎么又是“归途”呢? 令人费解)
(2).高楼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大楼的设计要从大楼的距离、四周有方便的交通、人员撤离要有良好的通道、内部要有自救设施诸方面因素考虑。(由于句子太长、内容结构不合理,造成令人费解的错误。可改为:“设计要从多方面考虑:大楼间的距离、自救设施等”。)
【训练】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1)进公安局者,请走后门。
(2)这次需要下岗的人数多,这些人都是“什么人”的“什么”,叫哪个下好呢?
(3)你们光知道嫌我不咋,我要是对他们咋了,他们肯定还会搬来上司咋我呀。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1、“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2、“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 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 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 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 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 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技巧点拨](五)、表意不明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3)望有反问句、疑问句,检查是否患表意相反症。
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了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附:多重否定句句意的断定技巧:
将句中的反问和每一个否定词,都用“-1”表示,最后将所有的“-1”相乘,如果积为“1”则为肯定,否则为否定。但要注意:如句中有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等,也作“-1”处理;“无时无刻”是没有一分钟的意思,也用“-1”表示。

[高考经典试题]
1.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2004年高考 全国卷1)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答案:C  A项中“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的产品”还是指“索尼公司的产品”不明确。  B项中“此”是指“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采取果断措施”不明确。  D项中第一种意思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第二种意思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4年高考 全国卷2)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解析:AB D三项都有歧义。
3.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2003年 全国卷)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4.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 去汇报.(94年)
   5.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91年)
   6.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96年)
   7.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都被 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2000年春季)
   8.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 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9.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理化呢?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10.他在班上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据他的科任老师反映,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
 [课堂巩固训练]
   1、不准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和商业区以外的地方设立广告牌。
   2、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 一个 中学语文教师 特别关心的问题。
   3、部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的准备的。
   4、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5、记者否认外星人光临W国N城是有根据的
   6、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道德还要不要?在义与利面前如何选择?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7、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8、一个产业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这个产业就会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反之,则成为一个夕阳产业。
   9、搜集史料比容易,鉴定和应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文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 六)、不合逻辑:
1、病句类型介绍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  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2、不合逻辑类型
概念范围不清            自相矛盾             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主客颠倒                关联词语用错
  所谓不合逻辑的语病,主要是指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其表现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概念使用不当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标志”就是“标明事物特征的记号”,这“标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就是“标志”的本质特征,它把非本质的特征,如记号的大小、颜色、形状、种类等都排除在外。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含义,逻辑上叫“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人”的内涵是“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每个概念也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逻辑学上叫“外延”,例如“人”的外延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人。概念是用有实在意义的词或短语来表达的,词和短语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概念是词和短语的思想内容。使用概念,必须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确切的了解,否则,使用起来就会不恰当。
  使用概念最常见的错误有:
  A.用错了概念
  1)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为建设现代化服务,他们写的诗歌、小说、杂文、剧本以及画的漫画,都成了鼓舞人们为建设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有力武器。(句中“作家”的外延,包括不了创作诗歌的诗人、画漫画的漫画家。所以,“作家”要改为“文艺家”,才包括得了诗人和漫家。)
  2)阴历一月正是一年中严寒的时候,而七月则是一年中酷热的岁月。(“岁月”表示相当长的时间,用在句中外延太大,不合适,应改作“月份”;其次“岁月” 是个整体概念,不能用具体的数字修饰。)
  3)鲁迅在《二心集》的序言里谈到了他由进化论转变为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进化论”是一种思想,“立场”是政治态度。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立场,但“思想”不等于“立场”,两者不是同类事物,不能互相转化。句中的“无产阶级立场”应改为“阶级论”。)
B.暗中更换概念
  逻辑学上有一条“同一律”,讲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内容必须前后保持一致。就概念来说,就是要求在同一段话里,讲同一问题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保持不变,不允许让一个概念一会有这样的内涵和外延,一会儿又有另一种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不允许暗中更换概念。
  1)人到了老年,白发稀疏,皱纹满面,牙齿脱落,耳聋眼花,感觉迟钝,脊骨弯曲,步履蹒跚。这些表现,都是体质衰弱给老年带来的老态。 (第一个“老年”指年纪大,第二个“老年”指老年人。在同一段话里使用相同的词语,不加说明地表示不同的概念,这是常见的暗中更换概念的错误。应把后一个“老年”改为“老年人”)
  2)我是一名干部,我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你自己能代表人民吗?(本句有偷换“人民”这一概念的错误,作为一名干部,不可能一次性为所有的“人民”服务,其工作只能体现在为人民中的每一个成员服务的过程中)
3)青年人只有加强锻炼,才能长好身体;也只有加强锻炼,才能提高工作能力。
(两个“锻炼”内涵不一致)
C.概念关系不清
一个概念包含着若干小概念,例如“车”这个概念,相对于“火车”、“汽车”、“电车”、“马车”、“自行车”等概念来说,是大概念;而相对于“车”来说,“火车”、“汽车”、“电车”等又是小概念。在通常的情况下,大小概念不能并列使用,
其次交叉关系的概念也不能并列使用。
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句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大小概念并列不当,因为“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杂志”,其次“电视”不属于出版物)
2)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一切生物”已包含了“人”,是大小概念的关系不能并列,可在“一切生物”前加“其他”一词)
3)目前,武汉消协举办的“3•15”绿色消费论坛隆重召开,这是首次将商家、学者、消费者和大众齐聚一堂谈“绿色”。(“商家、学者、消费者和大众” 是交叉且包容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
4)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概念分类不统一“图片”应包括“宣传”)
 (2)判断不合理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表示否定的思维形式。作出判断必须遵守逻辑规则,避免判断不合理的各种错误。
  A.自相矛盾
  在同一条件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作出判断,思想必须首尾一贯,不允许前后自相矛盾。
   1)巍巍长城,逶迤万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既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又说是“天然屏障”,二者自相矛盾,应删去“天然”)
2)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少数”与“较为普遍”相矛盾)
3)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B.一面意思与两面意思不协调
  有些词语如“高”、“大”、“好”、“能”等只有一面意思,有些词语如“高低”、“大小”、“好坏”、“是不是”、“能不能”等有两面意思。让只有一面意思的词语和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相互配合,就会不协调,使判断的意思不明确。
  1)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颜面,而且决定着祖国的荣誉。(“输赢”是两方面,后面只说了一方面,“输赢”与“荣誉”,前后不照应。)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与“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一面与两面不协调 ) 
3)研讨会上,厂长们一致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保证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是厂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重要保证。(“不能确保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因而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些属于负面的情况,并非厂长们追求的目标,不需要什么“重要保证”,所以,修改时还应将“重要保证”改为“关键”。)
C.否定不当
  有的判断是肯定的,有的判断是否定的,二者的“质”不相同。加上否定词,肯定判断会成为否定判断。如果使用否定词出了错,就会弄错判断的质。例如: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此句原意是睡前应避免“恼怒”“饱食”“卧处当风”。句中用“忌”,是对三种情况的否定,后面接着用“不可”,又否定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为肯定,意思正好与原意相反,因此“忌”与“不可”应去掉一个。)
  2)学校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炊事人员的教育,避免了食物中毒的事故不再发生。(“避免”与“不再发生”,有悖作者的原意,应删去“不”)
   只有一个否定词,判断是否定的;如果用了两个否定词,意思成了肯定的;如果用了三个否定词,意思又成了否定的。还要注意的是,反问句式相当于一次否定。如果判断里有不止一个否定词,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意思弄反了。例如:
  1)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快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滥用否定词引起混乱,去掉最后的“不”字)
2)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你认为难道谁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滥用否定词引起错误,去掉末句中的“不”字)
3)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D.主客倒置
  判断的对象是主体,用来说明判断对象的是客体。二者颠倒了位置,主体成了客体,客体成了主体,这种错误叫“主客倒置”。
   1)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前往“靖国神社”为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招魂的反动行径,对于曾饱受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是不能容忍的。(主客关系颠倒,应是“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不能容忍“日本内阁要员的反动行径”)
2)在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说:“在扶贫助教期间,农民们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们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主客关系颠倒,应改为“基层干部对农民的话很有感触”。)
3)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主客体倒置,可改为“对于改革……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
     (3)推理缺少根据
  推理是由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必须有正确而充分的根据,必须避免理由不充足或毫无理由的逻辑错误。特别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一定要用在确有因果关系的前后句子之间,否则,便会犯因果无据这种不合逻辑的错误
  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朝末年的革命形势,使鲁迅先生形成了爱国主义思想,所以他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第一句话的理由是充分的。从第一句话推出第二句话,理由是不充分的。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不等于都选择科学救国的道路,要说明鲁迅为什么一度选择科学救国的道路,还应当补充点有力的理由才行)
2)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顿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因而”使用错误,其前后推不出因果关系。)
    3)特大贪污犯胡某对记者说:“我由于把自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与“走上贪污犯罪道路”无因果联系)
4)迫于压力,伊接受了监核会单独问讯伊科学家、核查中使用U2侦察机的要求,禁止伊政府发展、进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分句语意承接不合逻辑)
5)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3、典型试题
       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自相矛盾)
       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                         (关联词语用错)
       3.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4.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描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5.八百多人,几干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八百多人”怎么有几千条胳膊呢?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
       6.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
       7.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
(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8.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
(“都”表所有,而前面限定为“有百分之九十”,前后矛盾,应去掉“都”)
   9.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10.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11.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12.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分类列举不当。“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女”)
   13.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14.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4.[高考经典试题分析](不合逻辑)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94年)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年)
   3.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95年)
   4.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年)
   5.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
   6.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年)
5、[课堂巩固训练]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近几年来,王芳同志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3.我们青年人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不高和时间经验不足。
   4.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5.下了晚自修,教室里没有一个人,只有小王还在教室里打着手电在偷偷摸摸地搜索着什么。
   6.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各类用品、服装、文具、家电的大型超市即将开业。
   7.据初步统计,目前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8.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训练】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不合逻辑)。
1) 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用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
2) 出席这次报告会的共青团员有三千多人。(√)
3) 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人,或许要碰钉子。
4) 不论什么人,只有肯下功夫,才能成才。(√)
5) 夜深了,校园里已都熄灯了,只有周老师办公室窗前的灯光依然闪烁。
6) 我完全同意许校长的意见,只是我们在公车私用这个问题是否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7) 特大贪污犯胡某对记者说:“我由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8) 因为他注重体育锻炼,所以语文学习一直不好。
9) 张海迪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可见,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

                                第四课时
病句辨析方法指要
一、基本步骤:
一语感,二语法,三修辞,四逻辑。
单句:先查主干:一是搭配,二是残、余。
   后查枝叶:一是搭配,二是残、余,三是顺序(多重定、状语句)
复句:先查句间关系,二查关联词语
1、语感审读法
2、提取主干法
3、枝叶梳理法
4、逻辑分析法
5、审读关键词语法
二、方法指津:
辨析语病的方法常有:
(一)、紧缩法
先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主、谓、宾),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其主干是:“我们加强教育和管理。”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这句的介宾短语紧缩后为:“为了防止不再发生。”显然是动宾不搭配,“防止不”的意思是“应该”或“要”,与下文明显矛盾,造成语意不明。把“不”字删掉,就通顺了。
(二)、语感法
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若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这个句子第一分句“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不管”后的内容应是不确定的,把“不管”改成“尽管”,就通顺了。
(三)、类比法
有些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依照原句的结构再仿造几个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搞清了。如:“忠王李秀成临刑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乍一看不知对否,但仿写一句就可以看清了:“你是不是很勇敢呢?从现实看,并不是这样。”显然,“这样”含糊不清,表意不明,是勇敢还是不勇敢,尚未表述清楚,有些模棱两可。因此可以推断原句有语病。
(四)、逻辑法
有些句子从语法上找不到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这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是否恰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从语法上看,该句无语病。从逻辑上看,该句有语病。“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该改为“仿造名牌产品”或“制造伪劣产品”。
三、答题技巧点拨: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见词语题。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一)、根据标志词查找语病
1.关联词使用的常见语病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等。
如: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1992年)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1993年)
③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2000年春季卷)
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干部和群众”应说成“干部或群众”。
例②“不管”相当于“无论”,故例②有与例①一样的毛病,可以将“不管”改为“尽管”。
例③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练习:
(1)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的个人主页,这样你只要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全世界的人就可以了解你的情况。(语序不当,两个分句主语不同,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你”应置于“只要”后)
(2)在班会课上,王老师以赞许的口吻说:“不仅王林同学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其他同学,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呀!”(缺主语,两个分句共用同一个主语,应将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王林”置于关联词“不仅”前)
2、介词使用的常见语病
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
如: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1992年)
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1997年)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护。(1999年)
例①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或去掉“经过”,或去掉“才使”才可以。、
例②“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
例③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练习:
(3)在校庆八十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国作品,完全是由高2004级文科班学生创作的。(介词“在”赘余)
(4)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主宾颠倒,在“他”后加“来说”)
3、并列短语使用的常见语病
并列词组的运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 ①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1993年)
 ②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1995年)
③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1996年)
例①“挽救和培养”是并列词组,“挽救”“失足青年”讲得通,“培养”“失足青年”则讲不通。
例②“安排”后面是由四个并列短语组成的宾语,显然,“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与谓语“安排”搭配。
例③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是并列词组,但只有“严肃处理”与“事件”搭配,“事件”是不能“批评教育”的。
练习:
(5)每当想起和王老师相处的那段日子,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和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又会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并列短语作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6)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才能取得新知、发现新知,不断增长经验和才干,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青年。(并列短语作宾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7)每逢节假日,他时常丢下工作和妹妹到公园玩耍。
(8)在今年全区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复习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并列短语作谓语,与宾语不搭配)
(9)伊拉克的大街上,到处停放着美国人的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使街上气氛显得很紧张,大人和小孩低着头,匆匆忙忙地走着。(并列短语分类不当)
4、包含词使用的语病
(10)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语义重复)
说明:常见的包含词使用还有当前和当务之急在用,十分和酷连用,首开和先例连用,开始和正式连用,忌和不连用,十分和悬殊连用,防止和不连用,最初和初衷连用;目的与为之连用,之所以与因为连用。令人与堪忧,令人与震摄,过分和溢美,即将和欲。
5、否定词使用的语病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如: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勥意搞反了)
④世界各大报刊、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作了详细报道。(望见有“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检查是否患虚词使用不当症)
练习:
(11)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否定句不当,语意不清)
(12)在全国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禽流感”得到有效控制,可是谁敢担保它会不会卷土重来?(否定词在疑问句中,易出现三重否定,致使语意相反)
6、双面词的使用
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1993年)
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1995年上海卷)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
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二面”的毛病。
例②和例③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练习:
(13)要想稳住人才,使之不流失,关键在于激励措施是否到位。(一面两面不呼应)
说明:呼应不当的双面词还有:能否、轻重、高低、快慢、冷热、升降。
(14)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挖掘学校的潜力?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并列问句与回答不呼应,往往只答其中一句)
7、数词的使用
(15)专家指出,我国西部广大中小学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学生入学人数会快速上升至饱和。(约数词“左右”多余)
(16)看上去,他只有近20岁左右的年龄,那里会有35岁?(重复“近”与“左右”)
(17)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倍数词使用不当,表降低,减少只能用分数)
(二)、句式杂糅和中心语残缺解读
(18)如何才能让全村老百姓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杂糅,去掉“是”和“在”,在“知识”前加“让”。)
(19)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了解到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们学校一位女教师丢的。(杂糅)
(20)在示级示范中学授牌仪式上,我们有一份光荣与自豪是无法形容的。(杂糅)
(21)民间投资需求不振是导致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调节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杂糅)
(22)我们文科综合的成绩能不断上升,得益于老师们不断钻研教法,学生们努力改进学法,付出了艰辛努力。(杂糅)
(23)学校经过充分论证,经教代会讨论,拟定了2010年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届时,学校校园面积将达到200亩。(缺中心语)
(24)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的权利以及医疗的计划事故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缺中心语,加“的方面”)
(25)出于对广大农村学生进行课外写作辅导,中国教育出版社最近新出版了一批关于写作的新书,希望大家积极购买。(缺“的需要”)
(三)、短语语序排列
并列短语可按下列方法排序:
1、依时间先后排序
秋心、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秋季农作的先后顺序)
2、依空间距离排序
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之间。(人们观察事物由上到下的顺序。)
3、 依范围大小排序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范围排序可由大到小,也可由小到大。此处为由小到大。)
4、依程序轻重排序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程序上一层强胜一层)
5、依情感流程排序
她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6、依时局变化排序
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7、依数目常规排序
有时使繁:用黑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8、依成绩名次排序
中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分获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总分前三名。
9、依法定位置排序
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家齐心合力抓经济,带领人民奔小康。
10、依对应承接排列
小琳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哥哥是军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站岗放哨。
(四)、解读歧义
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1、用词的原因
某些兼类词运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我要热饭”,形成歧义在于“热”是视为动词还是名词。某些量词(如两个),即可限制人,也可限制物,往往也会造成歧义。此外,像“我去上课”、“鸡不吃了”这类句子中,上语是施动还是受动,也往往形成歧义。
2、结果的原因
结构层次的切分或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如“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就属此类。此外,像“学习文件”一类,对结构关系的理解不同(是动宾,还是偏正)就形成不同的语意。
3、语音的原因
轻重音不同,也会造成歧义,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其中“就”轻读,表明效率高;如果重读,则表明效率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人教版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高考总复习分项专题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过秦论(人教版高一必修)
    苏珊安东尼(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人…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高二语文“立意专项训练”教案(人教版…
    沁园春*雪(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公益广告复习教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
    我心中的语文(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宝玉挨打(粤教版高一必修)
    石壕吏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守财奴》说课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高一必修)
    公开课:事实还需雄辩—议论文指导(…
    《济南的冬天》说课教案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语文版《你是你的船长》教学设计(语文…
    伤仲永(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j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现代文复习讲义(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古诗文复习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字体…
    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高一必修)
    足不出户知天下(粤教版高一必修)
    《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童年的朋友
    一面
    《宇宙的未来》课堂实录
    《诗经.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人教版…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散文走进课堂——电视散文教学设计2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那树》教学设计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北师大版…
    《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
    《乡土情节》教案1
    名师汇报课《安妮日记》教学设计
    苏版《边城》教案
    《边城》说课稿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观看辩论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直面苦难》教案1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专题教案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丑小鸭》教案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错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说课稿精选《说“屏”》《桥之美》(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渴生者》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营》教案设计(语文版八…
    巨人和孩子(语文版七年级选修)
    地下森林断想
    《庄子》故事两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2006年安庆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人教版九年…
    关注我们的社区(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动物游戏之谜(人教版高一必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看电影学写作
    沪教版《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7
    归园田居(其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沪教版《激流》总序教案
    沪教版《哦,香雪》课堂实录
    《听泉》教案2
    沪教版《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教案2
    《黄英》教案2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5
    《致空气》(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我与地坛》教案14
    浅谈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方法
    《春之声》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
    我家的希望工程——电视散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
    马说
    《“文明”与“文化”》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船长,我的船长哟!》教学设计
    《刮痧》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4
    《都江堰》教案2
    《我与地坛》教学札记
    小作文写作训练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药》教案
    别离
    史记起始课
    罗密欧与朱丽叶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
    我与地坛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让语言闪亮发光
    山中访友
    八声甘州柳永
    我的空中楼阁之六
    华罗庚教案
    罗曼罗兰教案
    《宽容》序言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第六课语言的艺…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
    《物种起源》教案3
    《物种起源》教案2
    柳永词二首
    苏轼词二首
    长亭送别
    报任安书(节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雷雨
    老人与海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脚踏一方土》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第六课语言的艺…
    守财奴
    可以预约的雪
    《落日》教学设计
    《我的四季》教案3
    《相信未来》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学简案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及课…
    《荷塘风起》教案2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3
    2、《海燕》郑振铎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2
    《数学与文化》课堂实录
    《都江堰》教案4
    《富有的是精神》教案
    《祖冲之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黑洞旅行》教学设计
    《黑洞旅行》教案
    《黑洞旅行》《祖冲之传》教案及练习
    教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
    《劝学》说课稿
    冰心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
    《激活你的积累,展现你的文采》简案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5中
    《垓下之围》教案4
    《垓下之围》教案3
    沪教版《春天的故事》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2
    沪教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
    沪教版《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鸿门宴
    《启功传奇》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
    《赤壁之战》说课稿
    广东版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
    济南的冬天
    《金色花》教学实录
    长城谣
    《云南的歌会》
    《石缝间的生命》教学设计1
    《陈情表》说课稿2
    《陈情表》教学实录
    端午的鸭蛋
    《孔子》
    《罗密欧与朱丽叶》课堂实录2
    沪教版《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7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7(含练习)
    《兰亭集序》教案9
    《逍遥游》教学设计
    秋水
    《拣麦穗》教学设计
    《霞》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拣麦穗》教学设计
    浪之歌
    《长亭送别》教案13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