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每一遍都会被感动,每一遍都能发现启示,甚至每一句话都可以读出新东西。《我与地坛》是有厚度的。
这篇文章讲过很多遍,在讲之前,总是做很多准备,找作者的资料,读作品的评析,听老教师的课,总觉得不能草率地过掉这么一篇优秀的文章,准备了很多问题,课件也是好几十页,鉴于《我与地坛》只有两课时,我总是把所准备的东西一股脑的讲给了学生,课堂内容非常多,实际上我几乎没有停顿的在讲,说是引导学生看课文,可实际上就是打哪指哪,学生没有自己领悟课文的机会。
课后仔细想一下,我在感悟《我与地坛》的时候文章一遍遍得阅读,有的问题尚不能明白,怎么留给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时间就那么少呢?是不是应该更好的把握引导与讲析的度呢?
这次这节课,我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我大胆的决定,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生的阅读体会拿出来交流。于是,我提前一周下发了文本材料,并布置了三道预习题目。课上完之后,很多老师说:“你的学生太棒了!”我在课堂上也惊喜的发现,学生们的回答也正是我想要的答案。这一切的收获,都归功于我把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了学生。
关于作者的介绍,我是通过课堂的导语完成的,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给教学营造一种氛围。二、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课下学生自己会去关注作者),这样比教师直接给他们要深刻的多。
4000字的文章,高中生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我给初中生只讲一个课时。对于人生及生命的感悟,我深知学生还没完全理解,我继续给他们时间,我接下来布置了读后感。在批阅读后感的过程中,我再次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止境的。
整节课,我都充当了听者这个角色。由于受到知识水平、阅读能力、生活经验等限制,学生研读时出现了一些错误和疑惑,我能利用自己的思想水平、阅读经验高于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及时做好启发点拨工作。但是,整堂课上,我给学生的评价就是“好”“很好”,没有指导性的语言,没有评价性的语言,更没有和课堂相融的语言。如果问我有什么收获,我只想说,相信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是正确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文章抒情语言中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由地朗读全文,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一、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赏析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呢?(用简单词语概括)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全班齐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词。(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文中第四段还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先设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阅读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地坛景物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昭示着什么? 明确:a.写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中“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 b.写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c.写“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4、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请问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没有? 明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 第三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是,我应该怎样活? 应该说,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选择了活。因为死亡是一个自然来到而且必然来到的结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那就不要急着去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至于怎样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写作的最初动机。 5、 那么,文中的那些读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和而宁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这是一种身陷苦难多年之后的平静的苍凉。对死亡的舍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平静接受意味着对苦难的无条件地承受。
五、读张海迪写给史铁生的信《轮椅间的心灵对话》片段。
六、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体味作者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体验生命意义。
2、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筛选信息,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从而理解作者对生命和亲情的感悟历程。
2、理清文章思路,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传达的复杂感受。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来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2、话题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整体思路。
2、研读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过自己21岁的人生将会是怎样的呢?(学生畅谈)
二、史铁生
21岁,人生的门刚刚打开了一条缝,憧憬的眼眸从门缝里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阳光、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飞碟,可突然有一天这扇门咣当一声关上了,遭遇此不幸者,史铁生也。史铁生,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其内涵却极为丰富。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因腿疾住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做了7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1983年因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他的作品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答自己问》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语种,在国外出版。史铁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面对残疾,他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体味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解读生命,解读史铁生。
三、解题
题目取为《我与地坛》,我和地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明确:地坛是我参悟生命,理解母亲的环境。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地坛告诉作者为什么生,为什么活?
四、整体感知内容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第一部分,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一节为过渡段。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十节结束回忆。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我与母亲”)。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四、我与地坛的关系
1、 史铁生政党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双腿残疾,他一时被命运冲昏了头,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一个。也就在这时,地坛走进了他的生活,给了他独处的空间,15年来他未曾离开过地坛。为什么史铁生如此喜欢来到地坛呢?
明确:(1)家的住址(地理位置)
(2)地坛和我有着相似之处:
地坛:浮夸的琉璃被剥蚀了,炫耀的朱红被淡褪了。玉砌雕栏坍圮了
我 ;在狂妄的年龄残废了
两者同时天涯沦落人,同是经历了生命的辉煌,而走向了低谷。好比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到年老色衰
(3)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给作者生命暗示。
2、 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生命启示?
(1)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 如何活着
3、 地坛凭什么能给他这些启示呢?
明确:地坛的历史(地坛的经历),地坛的景物
五、分析景物(体会句子)
1、 第五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2、"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2、 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3、 地坛使他的感情变化如何?分析我与地坛的关系?
绝望——希望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二)总结话题 ——《地坛——精神家园》
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墙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六、你如何看待苦难,你认为人该如何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1、 米兰 昆德拉在他著名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告诉我们: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我应该选择什么?是生命的轻盈,还是生命的沉重?我在思考……
2、也许只有当苦难的巨石压制心灵的时候,心灵才会有超乎寻常的爆发力和敏锐的理解力。
3、活着,是上帝恩赐给我们的一根美丽的吸管,我们用它尽情地吸取自然的美丽、人情的芬芳,还有苦难中那无与伦比的营养。
4、苦难果然是一架梯子,它让勇敢者踩着它,摘取幸福的果实。
5、在困难、挫折、苦难面前,人应给自己折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丧失了听力,面对不幸,他为自己折了一只音乐的船,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正攻读博士学位的霍金,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但他为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探讨星系,黑洞,带味的粒子,自旋粒子等,
6、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七、研读第二部分内容,感受母爱
1、引入
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地坛陪着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让他参悟了生、死,让他知道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美好。史铁生要感谢地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可给予他第一次生命的人,更要感谢,这就是母亲。为什么要感谢它呢?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的心?
(1)首先,用无声的行动描写展示对母爱的理解。“我”出门,她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我为什么?惟一一次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还是自我安慰,暗自祷告;无数次焦虑地去“园中”找“我”,不知在园中走过多少路,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地离去;一时寻不到“我”,“就步履茫然而急迫”;她“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流出“我”的笔端,进入读者的心灵。这重复多年的无声行动中,所压抑的是痛心的焦虑,而显露的则是母亲对儿子深切的理解。 例句: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
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映。 (2)其次,借“我”之口,用直接的心理描写表现母爱的深度。她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地向天祈求,祈求儿子的平安;她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甚至于作过“最坏的准备”,“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儿子遭遇的不幸,最痛苦的是他的母亲,最担忧的是他的母亲,这就是母爱的深度。
(3)再次,从“我”的角度,侧面烘托,写出母爱的力量。母亲送我出门,“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自己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从来想不到母亲的痛苦;昔日的“倔强或羞涩”,留给自己的只是“痛悔”,而“丝毫也没有骄傲”;到最后才意识到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对母亲的难以遏制的痛悔、思念之情的反复抒写,正是对母爱动人力量的侧面烘托。
3、总结
这是一位苦难的的母亲,她有一位残废的儿子,因为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关心儿子,为儿子的一次次离家而担心着,但她没有阻止儿子,要求儿子为她想想,因为她理解儿子。这又是一位坚强的母亲,面对这种种境遇,她勇敢地活下来。但她实在是心力交瘁,操劳过度,49岁就离开了人世。这是一个生来就是受苦的母亲,在儿子残废之过,她一趟趟跑劳动局给儿子找工作,去求人,结果一次次怀着失望而归,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为了这根治不好的病,她做着不懈的努力。儿子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往往对生活陷入极度的绝望,这些母亲都默默地承受了,她总是变着法儿地想让儿子快乐。儿子快乐了,她上心才得到安慰。有着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的母亲也给了史铁生生存的启示:面对苦难,你得勇敢地活下去。
4、欣赏《秋天的怀念》
5、史铁生是如何对待母亲的?
不理解——理解——自责——后悔
5、以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母爱
6、《懂你》
|
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colababy 祝大家快乐 |
7、该如何面对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