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的鸭蛋
|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从平淡而有味的语言中感受作者的故乡情结 教学重点:深层品味故乡情结——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的追想,对民俗的回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间多媒体展示一条谜语:航空信 (打一中国城市名)以此来激励学生(以激趣为目的)。 一滴水,可以看见大海;一粒沙,可以了解历史;一个节日,可以知晓一个民族的风情;那么,一个鸭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先生的世界,一起来品味《端午的鸭蛋》。 二、整体感知,感受故乡情结 (教师)咸鸭蛋谁没有吃过?可是有哪位同学就此写过一篇文章呢?作者为什么写鸭蛋?小小鸭蛋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要求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难字词。 (教师过渡:看来我们似乎已理解了作者在文中的感情,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借小小鸭蛋表露他的故乡情结?) 三、品味故乡情结——对故乡的热爱 (教师)汪曾祺先生曾说:“探索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汪曾祺的文字。从文中找出能充分体现汪老对故乡热爱的词句,并读一读。 1、用“ (文中的词句)写出了作者 (的感情)”回答,并试着读一读。 (在学生分析不到位时,可提示学生:作者还有哪些话没说出来,意犹未尽呢?请学生揣摩、领悟作者的心理感受:别的地方的鸭蛋哪里有我们高邮的鸭蛋好,还是我们高邮的鸭蛋是真正的鸭蛋。) (适当进行朗读指导:语气亲切,语调平和,语速不急不缓,感情应该是有一点超然,略带一点甜蜜。) 2、在集体品读了平淡的语言中蕴涵的感情之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节。 (教师小结)作者时时以外地的咸鸭蛋的劣反衬家乡咸鸭蛋的好。在如大白话一般的平淡语言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拳拳之心。 3、我提醒大家一句,不知大家注意到了这个词没有——“我们”、“我”。在刚刚同学们找到的这些句中,处处可见“我们那里的”、“我的”、“我们那穷地方”,为什么用“我们”?能不能去掉“我们”?〖亲切、自豪,把自己也融入其中。〗 (追问)“我们那穷地方”,作者称家乡是“穷地方”,是嫌弃家乡太穷吗?这一句为什么说也体现作者的家乡情?(有困难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四、品味故乡情结——童年之乐,民俗之趣 1、(教师)同学们在初读课文时还读出了作者对童年的记忆。请大家找出能表现童年乐趣的细节,试着读出来,品味童年之乐。 2、(教师)请你描述一下高邮的人们过端午节的场景。(可以根据文本,展开想象) (教师)诗人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笑。作者的童年因着每个端午的每个细节而成为了诗,成为了梦,成为了永不褪色的画卷 。 五、文如其人,简介汪曾祺 (教师)汪曾祺散文一草一木皆有情,又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豁达与乐观,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多媒体介绍:汪曾祺的一个小故事) 六、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汪曾祺作品中的故乡情结(可根据时间安排或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链接汪先生的散文,进一步感受他文章的情感特色。 《咸菜茨菇汤》 《炒米和焦屑》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小组中阅读《咸菜茨菇汤》,讨论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结束语(布置作业) (老师小结)咸鸭蛋谁没有吃过?可是有哪位同学就此写过一篇文章呢?读了《端午的鸭蛋》一文后,我们要回视自己的生活,介绍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附:拓展材料: 咸菜茨菇汤 汪曾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⑴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⑵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⑶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⑷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人教版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端午的鸭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劝学》说课稿 |
下一篇文章: 《激活你的积累,展现你的文采》简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