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板书)
师:那我们看,在鲁迅写文章的那个时候,在1934年,鲁迅专门特指了哪一类人?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文章第8节的“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
生: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师提示:当时是谁领导的中国革命?当时执政的政府是——国民党(他们的妥协,在抗日上十分地软弱,也引来了民众的不满。那么此时在黑暗处,甚至在地下,领导着中国民众在追寻一条抗击侵略、独立自强的道路的——)
生:是共产党人
师小结:鲁迅称共产党人为同志,他也为自己能够他们的同志而感到自豪。所“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诬蔑”。以上种种论据足以证明中国人有坚定的自信力,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论据证明论点,他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一下,“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地底下”。“状元宰相”和“地底下”一定是个比喻的说法,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生:“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派。
师:当时应指为国民党反动派做事的——
生:国民党的政客文人。
师:“地底下”指哪些人呢?
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师: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是当近中国的脊梁,民族的希望。我们有信心,我们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蒋介石等人的亡国论调就是谬论!再看背景。
师:他们散布悲观论调其实是司马昭之心,是在麻痹广大人民。我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生:没有。
师:再看黑板板书。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批驳当时这种错误论调的。(指板书)他先直接反驳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论证过程错误,那观点就是错误的;再摆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自信力的来间接反驳了错误观点。先破后立(板书),破立结合,彻底驳倒错误论点,既破又立,破立结合,这是驳论文显著的特点,也是它常用的写作手法。
师:当时在枪林弹雨中,我们伟大的革命作家鲁迅先生,他不畏强暴,为民请命,热情赞扬了中国的古今脊梁。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6~9节,希望同学们的声音越来越洪亮。
生齐读6-9节。
师:鲁迅文中所说的“脊梁”在今天也有它的现实意义,那么他们是怎样的人呢?
生:为国事整日繁忙的国家领导人。
生:朝气蓬勃的少年。
生: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人。
师结:他们都是热爱祖国的人。希望我们的学生也热爱祖国,争做朝气蓬勃的少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我认为我这堂课的预设较成功。成功之一,这堂课我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课文背景,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立场观点作了一个铺垫。因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已有77年了,当时那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论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阶级的心理,绝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街谈巷议,鲁迅对这一论调深入剖析是极有战斗意义的。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文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成功之二,和学生一起温习议论文的知识。因为学生对议论文,尤其是驳论文刚接触,还不是很了解,这样做也是贯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顺利地为下面学习驳论文做好铺垫。成功之三,示范朗读非常成功。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在对文本语音、语速、节奏等的处理中来点燃学生的心理,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体验和领悟文本内涵。
2.教学思路非常清晰,紧紧扣住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指导学生找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通过对比敌方的论据和我方的论据,直观、形象地让学生领悟到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我方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破后立,既破又立,破立结合,这是驳论文显著的特点,也是其常用的写作手法。最得意之处就是精心设计了板书,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学习重点。课后很多老师私下和我交流,他们都说听了我这堂课知道以后该如何执教驳论文了。我想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我抓住了驳论文的核心——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进而树立作者正确的观点。鲁迅先生写这篇杂文就是为了批驳当时笼罩在中国各个领域的那种悲观亡国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这应该是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3.精读重点语段,以此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体味作者语言犀利、力透纸背的语言特色。化繁为简,抓住关键语句来品读。如对国民党及社会名流“求国联”“求神佛”举动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读课文下的注解,有意识地把课文注释整合成背景资料,并要求学生结合注解理解文章,不全面的地方我稍作补充。引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把难懂的课文容易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同时也激发学生想要学习文本的兴趣。
不足之处: 1.本堂课,我在教学中声音响亮,但语速偏快了些,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充足。毕竟学生与作者不是同一时代,他们的体验不可能一下子就很深刻。
2.朗读指导不够,我认同赵老师的看法。这也是课后我反思时最不能原谅自己的地方,因为指导学生朗读曾经是我最骄傲的。尽管我范读很好,但非常遗憾的是我没从技巧上指导学生,以至学生的朗读热情不高涨。尤其是文本深入剖析后完全可以让学生齐读全文,在整体朗读中领悟、理解作者鲜明的立场,对国民党反动派辛辣地嘲讽,对共产党人热情地赞扬;遗憾地是我只让学生齐读第6-9节,等于肢解了文本,破坏了整体性。
3.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老师让学生思考问题多,但让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少。虽也让学生讨论、探究,但教师的主导意识可能太强了。
一堂课下来,尽管有很多遗憾,但是我不气馁。因为我认为教书是良心工作,从教以来一直赞赏叶老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要我一直热爱教育事业,不违背良心,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认真钻研新课标,踏实奋进,不断充实自己,就能做好。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崇洋”现象评析(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环球人物》杂志观察家 李泓冰
这些强与弱、自信与自卑的尖锐反差可能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国人的幸福感跟不上经济总量的巨增;其二,现代意义的国民意识、公民意识,还有待建立。
讨论“崇洋媚外”这个话题,不能不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中国究竟是强还是弱? 几天前,一位金融系统的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经意地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句话立即被美国媒体转引并议论。而在国内,这个“全球老二”并未引发欢呼,相反,很多人忧心忡忡。 那么,借鲁迅76年前一篇文章的标题来反问一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对曾经想“超英赶美”的中国来说,这个GDP(国内生产总值)“老二”如果放在半个世纪以前,肯定会引发举国狂欢。刚刚“站起来”的中国,太需要鼓舞民族自信心了。但现在,从政府到国民显然理智得多。 这并非是丧失自信的表现。尽管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过日本,但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美元,一下子就跌到了世界百名开外,更不要说我们在公共资源的公平共享、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保障程度、廉政与法治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这是一个从不同角度看待中国发展现状的最新案例。中国究竟是不自信,还是不自欺?就这个案例来看,显然是后者: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弱点,才能坚持自己的发展目标。 然而,在海外,“中国强大”、“中国人有钱”的印象,似乎已经渗透到民间。北京奥运之前,法国有家权威机构进行民意调查,认定“世界上第二号强国是中国”的人在各国的比率分别是:法国93%,美国90%,意大利88%,德国87%,英国87%,西班牙86%。与此同时,中国环球网对千名网友的调查显示,约八成网友与“八国联军”后代的看法迥然有别,他们认为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 事实上,这些强与弱、自信与自卑的尖锐反差可能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国人的幸福感跟不上经济总量的巨增。说中国强,多半是在经济上,一提到“五四”以来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所追求的民主与科学、法治与平等,还是颇为气馁。 其二,现代意义的国民意识、公民意识,还有待建立。如何客观看待世界与中国,审视国家责任与公民责任,这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否则,剪掉辫子的孔乙己,就算穿上了西装,但骨子里还是孔乙己。 说到国民教育,梁启超称,“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蔡元培先生认定那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须;鲁迅先生更为国民性的改造呕心沥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邓小平当年更直言,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所以,以培养拥有公民意识、道德观念、人文思想和开放胸襟为大任的国民教育,迄今仍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艰难使命。 在经济上“飞”得太快的中国,尽管有邓小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的耳提面命,却在精神文明方面,尤其在国民教育层面显出了苍白与无措。经济“双轨制”带来的各种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历史遗存的封建思想,不但蚕食着华夏文明的精神基石,更使欠缺现代公民意识的国民性弊端暴露无遗。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崇”与“媚”的社会现象,自然会甚嚣尘上。 当中国社会在转轨过程中反复遭遇精神阵痛之际,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等一系列的开放之举,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世界的目光打量中国、打量自己,门户的不断洞开,会不会成为触发新一轮国民教育的契机? 此次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意义重大。上下五千年,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契机,能够在中国的国土上,让国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如此切近、如此全面地接触世界,更向世界如此切近、如此全面地展示自己。 不错,只有清醒和理性地认识并建设自己的国家,让学界、媒体和大中小学生都有机会、有热情认知国民教育,选择做自信并且清醒的“中国的脊梁”,我们才会“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的光耀”,会让“崇”与“媚”的怪现状黯然失色……(全文完)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