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九年级第一学期 >> 作品分析教案 >> 正文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小结

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本词分为上下两阙:阙: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阙: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2、《致青年公民》: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位经过革命斗争考验的,有着党性原则的坚强战士。“我”号召、希望全国广大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大业中去,在祖国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本诗采用“楼梯式”的诗体,使得语句简短,节奏分明急促,音节铿锵有力。结构:表达期望:青年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总写单纯乐观的青年应积极投身建设祖国建设需要青年----具体写 青年应继承先辈事业青年的奋斗会改变祖国的面貌青年会在祖国建设中提升自己的价值----照应上文
3、《相信未来》:此诗鼓励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不屈不挠地努力,“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3):写残酷现实,以突现主旨。第二层(4--6):言历史公正,以推说理由。第三层(7):书“相信未来”,表内心呼唤。
4、《六月,我们看海去》:青年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出来的,让人在诵读时似乎看到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结构:1?13句:现实??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14?25句:想象??寻梦的感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5、《十八岁和其他》:杨子在孩子生日之际,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敞开心怀,诉说对长子东东的理解、期望和深爱,给了孩子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诉说自己面对孩子十八岁时的心情。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第三部分: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
6、《我的四季》:人生四季就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播种,不辞辛劳的浇灌,无怨无悔的收获,冷静的检点。我们要把握人生四季,无论困难、挫折,都要从容品味。行文脉络:春耕春种??夏季管理??秋季收获??冬季享乐,反思。
7、《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8、《我的五样》:主要记叙了一次“测验”过程,从而探讨“我因何而生?”这一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
(二)重点语句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在深秋季节,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到水流的中央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挡了飞快行驶的船只。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
3、它的每一秒钟都过得极不平静,/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充满了时代的特征,充满了新生的创造力。火热的时代正召唤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
4、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有了灰暗的色彩,如“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等等。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尽管这样,诗人依然坚持理想、相信未来。)
5、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诗人摆脱了前面两节中的灰色、冷峻的一面,尽量采用色彩明亮的、气象壮阔的语词,以此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使诗人豪情万丈,“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我”竖起的“手指”,“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我”展开的“手掌”,诗人要用这样的巨手,“摇曳着曙光”,“摇曳着”“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在海天的大幕上,“用孩子的笔体”率真而坚定地写下:“相信未来”。)
6、六月,我们看海去(“六月”就不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负有了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用静止的画面去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的激情以及激情背后的探索精神。)
7、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人既然拥有了生命,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地块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生命的责任。)
8、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
(三)写作技巧(可放在“课文内容”之中)
1、《沁园春?长沙》:①借景抒情,借充满生命活力的湘江秋景图(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抒发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状态。②语言上,具有诗歌的跳跃性(开头前三句),运用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万类”的自由??民生的压抑。语言上还运用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遍”“击”“翔”等。③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如设问、对偶、夸张等。
2、《致青年公民》:①诗人采用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热情奔放。②这是首政治抒情诗,采用大量排比句形式,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3、《相信未来》:该诗层次鲜明,结构清晰,反复吟咏“相信未来”,使主题更加明确。
4、《六月,我们看海去》:①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起来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另一种节奏主要由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②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
5、《十八岁和其他》:①小标题的运用表现了作者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②谈话式的行文方式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③语言朴素、真挚,表现了淋漓尽致的父母之爱。
6、《我的四季》:本文的语言富有生活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诸多思考。
7、《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①本文富有激情与理性。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字里行间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在这里,激情和理性并不矛盾,激情是建立在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全文既是激情的职业宣告,也是理性的深入思考。我们在文章中到处可以看到作者理性思考的身影。②文章逻辑性强。全文行文自然流畅却不失严密的逻辑性,作者先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作者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睿智。
8、《我的五样》:①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本文多处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宝贵,可他们和写作的笔一比,都不是最宝贵的。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舍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钟爱的理由。②比喻手法的运用。本文的一些地方比喻运用得十分妥帖。比如,“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总有五样可以塞入”。再如,“教室内变得很寂静,好似荒凉的墓冢。”
③逐层推进的写法。本文交待“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先说空气、水、阳光,因为这是构成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一般人看来,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接着作者写鲜花,因为鲜花代表着爱,生命中如果没有了爱,那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呢?最后作者引出了一般人不会选择的笔。就是这最不被人们所看重的笔,在毕淑敏的笔下变得至关重要,在这五样中,她首先排除了鲜花,因为没了鲜花不要紧,只要有生命和笔,“我”仍能写作;接着她又排除了水,因为没了水,仍然有空气和阳光,只要有阳光和供“我”呼吸的空气及写作用的笔,“我”的生命就存在意义;接着她又放弃了空气,“我”不能呼吸,但只要给“我”阳光的温暖和写作的笔,“我”仍能延续存在的意义;当阳光和笔也必须放弃一个时,作家保留了笔,“我”情愿放弃一切,但唯独不能放下创作的笔,没有了笔,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的灵魂,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生命的存在。这种层层推进的写法,很值得我们揣摩。
四、学习方法
1、初步形成的学习习惯。①能在集体场合恰当地进行表述;②勇于举手,主动发言;③勇于提问;④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情朗诵;⑤学会演讲,辩论;⑥会写预习报告;⑦能写学习总结;⑧能命制题;⑨能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10)自觉进行“成长记录”
2、初步掌握的探究行为。①选择感受最深的文章内容评析;②选择难点内容求助别人;③选择最擅长的内容表达清楚或考查别人;④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作品分析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小结,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10
    江南的冬景教案2
    《前方》教案2
    《前方》教案4
    《前方》教案3
    《前方》教案5
    《前方》教案7
    《前方》教案6
    《前方》教案8
    赤壁赋》教学设计19
    《前方》教案11
    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方》教案1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8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2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3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5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5
    《赤壁赋》教案5
    《赤壁赋》6
    《前方》教案9
    《赤壁赋》教案20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7
    《赤壁赋》简案11
    《赤壁赋》12
    赤壁赋14
    赤壁赋13
    赤壁赋15
    《赤壁赋》16
    《赤壁赋》教学设计17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1
    〈赤壁赋》9
    《相信未来》3
    赤壁赋8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22
    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05(小结)教案
    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05(小结)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5
    赤壁赋18
    江南的冬景教案4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0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9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4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5
    《江南的冬景》教案1
    赤壁赋7
    沙田山居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5
    《最后的常春藤叶》
    江南的冬景教案7
    江南的冬景教案6
    江南的冬景教案8
    江南的冬景教案8
    祝福
    《最后的常春藤叶》
    《我与地坛》的风格
    《前方》教案1
    江南的冬景教案3
    《沁园春•长沙》5
    《白杨礼赞》简案
    我的母亲
    雨霖铃
    拣麦穗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向青春举杯”专…
    《沁园春.长沙》4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向青春举杯》…
    《沁园春.长沙》4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案5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相信未来》1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相信未来(2)
    《相信未来》4
    想北平
    《相信未来》5
    始得西山宴游记
    《相信未来》6
    《向青春举杯》第一板块教案试卷
    《前方》教案10
    沁园春•长沙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醉翁亭记
    満井游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孟子二章
    岳阳楼记
    越巫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林黛玉进贾府
    盲人看
    赤壁赋2
    《赤壁赋》教案3
    赤壁赋2
    综合学习: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宴子使楚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综合性学习: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赤壁赋2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南园》
    周庄水韵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6
    《老王》说课稿
    最后一课
    《鲁迅自传》
    梦游天姥吟留别
    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圣经》与《希…
    《希腊神话》
    古希腊戏剧
    《六月我们看海去》
    《赤壁赋》教案1
    《阿房宫赋》
    萌  芽
    边城
    《呱……呱》
    《最后的常春藤叶》
    荷塘月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练习
    金岳霖先生
    京口北固亭怀古
    发问的精神
    <<蜡烛
    我与地坛
    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吟诵…
    念奴娇.赤壁怀古
    《鸟啼》
    图片两组
    《听听那冷雨》
    图片两组
    《听听那冷雨》
    亡人逸事
    综合性学习: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甜甜的泥土
    《行道树》教学设计
    六国论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威尼斯商人
    爱莲说
    黎明的通知
    《谈骨气》《想和做》《哨子》
    安妮日记(节选)
    我与地坛
    菜园小记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隆中对》简案
    《出师表》简案
    《墨池记》简案
    上枢密韩太尉书
    曹刿论战
    《送东阳马生序》简案
    《陌上桑》简案
    麦琪的礼物
    我与地坛(教学案•学生版)
    怀疑与学问
    麦琪的礼物
    论求知
    散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芦花荡》教学设计教案
    短文两篇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教学实…
    我与地坛
    《鱼我所欲也》简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