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理科 >> 小学数学 >> 三年级教学 >>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 正文

 

长方体的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立体图形,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接下来继续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讲、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3分钟)

  1.教师分别出示一副纸牌(是用长方体盒装的)和一张纸牌,让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形状,引出长方体。

  2.(课件)提问: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入手,从平面到立体,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直观经验,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

  教师设疑:刚才大家听见的和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呢?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征?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约20分钟)

  1.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把一个土豆切成长方体,需要切几刀?怎样切?

  同组的互相交流一下,再指名上台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切法。可以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切萝卜演示。

  切一刀时,问:你们有什么发现?(有一个面)问:出现边时,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有一条边)问:这条边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出现顶点时,问:这个点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面、棱、顶点。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切、看、摸,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在操作中直接感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作准备。)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课前要求学生自备牙膏盒、化妆盒等长方体物体)

  任务: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引导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剪、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识长方体的透视图

  将长方体放到桌面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质疑:为什么看到的结果不同呢?教师揭示原因,抽象出长方体的立体图(分别有三个面和六个面)。

  动画演示:长方体的立体透视图。先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小棒、塑料拐角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A、让学生找出长度相等的三组棱。

  B、讨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它们和这三组棱有什么关系?

  C、告诉学生: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D、将长方体框架横放、侧放,指出它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小棒和塑料拐角,自己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一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再现长方体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引导学生把学具变换放法,突出图形的变式,在"变式"中理解,让学生真正理解长、宽、高的含义。)

  2.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展示动图像:

  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讨论: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归纳:长、宽、高变为相等,我们把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或叫立方体)。

  师:请同学观察自己带来的正方体(魔方、积木等),然后用刚才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小组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迁移学习方法,较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2)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

  分组讨论:正方体在具有长方体这些特征的前提下,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归纳结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约14分钟)

  1.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一量,它的长是( ),宽是( ),高是( );再测量一个正方体的实物,它的棱长是( )。

  2.完成教材15页练习第2-4题。

  3.拓展练习:把一块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11厘米、7厘米的长方体,平均锯成两块小长方体。

  (1)每块小长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为调整后续教学方案获得有效信息,变式拓展练习,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提升灵活应变能力。)

  四、梳理知识,反思总结(约3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

  (设计意图: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当作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来源:中国哲士网

有关 数学试卷考试题测试 数学三年级教案1 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资料

本篇 长方体的认识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周长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实践活动掷一掷
    第八单元可能性(新课标)
    几分之几(新课标)
    住新房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新课标)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新人教三下)
    铺地面
    公顷、平方千米(新课标三下)
    量一量
    三角形的认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什么是周长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分析
    什么是面积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练习二(一)
    制作年历(新人教三下)
    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校园(新人教三下)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百分数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五)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有余数的除法(四)
    有余数的除法(二)
    整理和复习综合练习
    小数的大小比较(新人教三下)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新人教三下)
    练习二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整理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新人教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有余数的除法(三)
    认识简单的路线(新人教三下)
    四边形
    统计(新课标三下)
    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校园教学(新课标三下)
    数学广角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1)(新课…
    万以内数的减法
    认识整千数
    口算乘法(新课标三下)
    旅游中的数学
    实践活动掷一掷(新课标)
    分数的简单计算
    认识东西南北
    认识几分之一
    平移和旋转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新人教三…
    新课标《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新课标三下)
    年月日
    平均数(新课标三下)
    三下《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新人教三下)
    谁先走
    小数的初步认识(新人教三下)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新课标三下)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新课标三下…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连续进位乘法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新人…
    口算除法(新人教三下)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解决问题(新人教三下)
    秒的认识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平移
    简单的数据分析(新课标三下)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减法的简算方法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新课标三下)
    单元练习课(4)
    估算(新课标三下)
    分数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电影院
    第五册教案
    第五册《可能性》
    什么是面积
    《锐角和钝角》案例与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
    笔算乘法(新课标三下)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新课标三下…
    笔算除法(新人教三下)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
    地砖的周长
    《年、月、日》说课稿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分数的初步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设…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验算(新课标三下)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新课标)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年、月、日》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苏教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整数除以分数
    整数除以分数
    《周长和面积的对比》教案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较简…
    口算乘法(教案)
    谁先走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统  计
    认识角
    圆的周长
    平移和旋转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及设计理…
    可能性
    《恐龙》教案
    “面积”的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
    观察物体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面积
    认识毫米
    认识小数
    量一量
    平均数1
    周长的认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形的面积
    倍的认识
    比大小
    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有余数的除法
    体积与容积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设计
    除法估算(新人教三下)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平均数2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数末…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估算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体育…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买球》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联系站长 | 人物资料  | 自助友情链接 | 新站登录 | 下载本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网站地图